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贵妾之女 > 第229章人都死了
  阿琇的念头只在心里一闪, 便又自己否定了。

  从凤离父亲的葬礼过后,凤妍便一直被关在王府中。老太妃不是霍老夫人, 哪怕是并不喜欢凤妍抓尖抢上调三斡四的性子, 却也不会放任不管。

  相反,她对凤妍极严。

  从前小李氏留给凤妍的那些乳娘丫鬟,都被拨离了凤妍身边,换上了太妃的人。凤妍锁住的院子里, 光是粗使的婆子就足足十二个。说是做活的, 其实就是看管人的,三班倒, 时时刻刻盯着凤妍。

  这种情况下, 洛吉别说对凤妍倾心了, 就连一面,二人恐怕都不曾见过。

  不是凤妍, 那能说一声是凤离妹妹的,就只剩了凤娇。

  可是凤娇, 不是在铁梨山上清修吗?

  阿琇看向凤离。

  凤离也是眉尖微微蹙起, 显然并不知道。

  “我回去后,会回禀祖父祖母。”

  凤离沉吟着。

  老太妃一直为了凤娇年纪轻轻就要心如枯井而感到焦虑。

  哪怕这是凤娇自己的意思,老太妃还是希望凤娇能够过些年再做决定。

  从心里讲,老太妃也还是愿意看到凤娇能够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伴在身边的。

  不过这个人若是洛吉,那就得另外说了。

  “你这话, 是从何处听来?”

  初一眨巴眨巴眼睛, 试图眨出自己姐姐的灵动来, 奈何眼睛小了些,灵动就变成了狡黠。

  “洛吉自己还不好意思说哪,偷偷告诉九皇子的。九皇子又悄悄地告诉了我。哎姐夫姐姐,你们可别传出去啊。”

  阿琇默然。

  敢情这九皇子,还是个大嘴巴。

  “姐夫……”初一朝着凤离挤眉弄眼的,“其实洛吉人还不错的。”

  北戎皇子,心胸开阔,性情爽朗。

  来到大凤朝,名为和亲,实为质子。这种处境下没有怨天尤人,日日往宫学里认真习学,嘴里说的最多的,便是有朝一日回到北戎,能将从大凤学到的这些带回去造福北戎百姓。最大的爱好,是往京城大街上的酒楼食肆钻来钻去地吃东西,尤其爱好肉食……

  因他与凤容关系不错,和初一相处也就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

  无论初一还是凤容,对洛吉的印象还都是不错的。

  当然,若说这些都是表象,是洛吉包藏了别的心思在里边。那初一就得说一句,这么心机深沉的,或许他日还真能从大凤脱困而出杀回北戎,夺了北戎汗位也说不定。

  凤离与洛吉接触便少了很多。但他手下暗人也不是吃素的,上到王公贵族家里,下到普通官员身边,暗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洛吉身份特殊,无论皇帝,还是凤离自己,都不可能不去注意。相反,这位北戎皇子,那绝对算得上是暗人监视的重点。

  “这事情,有影儿么?”阿琇问初一。

  洛吉既然是顶着和亲的名头来的,皇帝总不会一直这样拖着他。哪怕只是为了两国暂时的不动兵戈,迟早有一天,皇帝也会为洛吉赐下婚事。

  如果说洛吉有朝一日真的跑到皇帝跟前表示,自己有了意中人,意中人是安王府的姑娘,那阿琇相信,皇帝十有八——九是会点头同意的。

  若这人选真是凤娇……

  阿琇沉思起来。

  凤娇,在她印象里是个沉静的女孩儿。不知道是不是姻缘不顺的缘故,上次送她一起去铁梨山的时候,阿琇觉得凤娇愈发地少言寡语了。偶尔看过去,还能看到她在发呆。

  洛吉怎么样,阿琇并不清楚。

  可她也同安王老太妃是同样的心意。十几二十岁的女子,正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她还是希望凤娇能够有个好的结局的。

  “当然了,虽然不是直接听到洛吉说的,可九皇子也从来不是个口无遮拦的人哪。”

  那,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是洛吉知道凤容与初一交好,故意说给凤容听,然后再由凤容传给初一,再叫初一透露给凤离?

  这弯子绕的未免太大了些吧?

  还是说,这是凤容刻意透露给初一,向安王府和凤离卖个人情?

  阿琇有些想不通。

  眼前一黑,被凤离伸手挡住了眼睛。

  “别多想了。”凤离见她一双桃花眼眨都不眨,呆愣愣的,轻声笑道,“我想,若是真的,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就暗人查探返回来的消息来看,抛开了身份来说,洛吉为人很是不错。

  凤娇嫁过人,就算是如今已经归家,在天下大多数人看来,这身份或许还不如死了丈夫寡居的女子。

  再者她是主动休夫,就更叫人诟病了。

  “祖母总想为她再择良人。其实,这有些为难的。”凤离放下手,对阿琇和初一说道,“门当户对的人家,多会嫌弃她再嫁之身。门户低的,未必是真心看重她本人。”

  凤离说出这番话,叫阿琇有些惊讶。

  当初他曾经问她,明知道广阳郡主的孙子是断袖,却还是看着凤娇嫁了过去,是不是太过凉薄。

  阿琇不知道该怎么说。

  从情而言,凤离的母亲小李氏是害死凤离母亲的祸首之一。哪怕有兄妹之名,可凤离对小李氏所出的三个孩子,并无手足之情,也是真的。

  凤离不愿插手凤娇的婚事,阿琇觉得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可若从本心去深思,凤娇后边的遭遇却又叫凤离多少有些内疚了。

  尤其是看到安王老太妃为了凤娇心焦,甚至生出几根银发的时候。

  将手覆在凤离手上,阿琇关切地看着凤离。

  他的父亲和小李氏都已经死了。

  或许,他也该是时候放下心结了。

  感觉到了阿琇的担忧,凤离对她安抚一笑,黑亮的眸中有着深不见底的情意。

  初一捂住了脸,哀叫,“姐夫,给我条活路吧!”

  这动不动就要秀一秀两情相悦,你们倒是情分越发好了,旁边的人谁受得了呢?

  凤离“……”

  将这个碍眼的小舅子一起提了起来,凤离嘱咐了阿琇几句,“天凉了,你多注意些伤处。”

  阿琇点头,看着凤离揪着初一走了。

  却说凤离回到了王府后,先去见了老王爷和老太妃。

  “祖父不在?”

  翠竹轩里,只有老太妃一人。

  听凤离如此问了,老太妃便示意他坐下,叫了侍女端茶给他,说道,“陛下口谕,让他进宫去了。”

  说来也怪,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什么样的解语花没有?

  偏生不知道这两年什么毛病,动不动就把老王爷宣进宫里去说话。

  尤其老王爷让爵后,皇帝更是恨不能但有余闲就让内侍来喊人。

  这要不是都一把年纪胡子花白了,老王妃说不定还要往歪处想一想的。

  “也不知道一天到晚哪里那么多的功夫说话,是奏折太少了?”老太妃抱怨。丈夫从前位高权重的,事务繁忙,夫妻俩共处的时光并不多。好不容易没了那些琐事,怎么还不得多见见呢?

  侍女恭敬地送了茶来,凤离接过后转手放到了几上。想起初一的话,斟酌了一番后,对老太妃说了。

  “你这话当真?”老太妃立刻警觉起来。

  “凤娇在铁梨庵清修,洛吉皇子是怎么看见她的?”

  这不对劲啊。

  凤娇的为人她最是明白了,说是清修,那绝不是打个幌子而已。

  据凤娇身边的人传回的信儿,这孩子每日里卯时未时戌时,一天三次按着点儿在庵里诵经祈福,比人家正经的出家人还要勤谨。

  无事的时候,便在赁下的院子里走动几圈,看看花草,甚至还会亲自动手做些素食。

  日子过得清静又清心。

  洛吉皇子是在哪里看到她的?

  还闹出个意中人的话来?

  凤离沉吟,“洛吉只说是安王府的女孩。会不会不是凤娇,是凤妍?”

  “不可能!”老太妃断然说道,“凤妍就没出过咱们王府。”

  洛吉确实往王府里来拜望过两次老王爷——那是因为洛吉的祖母,是出身大凤朝的郡主,算起来,洛吉身上有着大凤朝血脉。弯弯绕的亲戚,他也能喊老王爷一声舅外祖父。

  虽然这关系有些远了。

  不过上门归上门,洛吉也只在王府前殿处走动过。想见到凤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来人哪。”

  老太妃叫了一声。

  立刻有侍女上前。

  “你出去安排一下,天气冷了下来,给凤娇送些厚实的衣物铺盖过去。再叫刘妈妈来回来见我。”

  刘妈妈是凤娇身边的老人儿了,也跟着住在铁梨山上。凤娇的事情,问她准没错。

  “也好。”凤离安慰有些显出有些焦急的老太妃,“不过是道听途说的消息,也并不能就当真了。”

  老太妃想了想也是,叹了口气道,“凤娇这孩子不像她妹妹,是个叫人心疼的。她经历了前次,我总想着叫她往后顺遂些。”

  说到底,血脉亲情摆在那里。不是真的伤人心的小辈儿人,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冷漠呢?

  不过,这往铁梨山送东西的人倒是去了,叫刘妈妈回来却没了必要。

  老王爷回来,带了个消息。

  洛吉王子确实期期艾艾地跑到皇帝跟前说了自己对某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姑娘一见钟情,打听了一回,那位姑娘出自安王府。

  若是别人家的女孩儿,皇帝顺势也就赐了婚。

  不过安王府到底不同,皇帝对一直旗帜鲜明支持自己的这个堂兄弟,还是很看重的。叫了安王进宫去问了他的意思。

  安王一头雾水。

  他家里又不是只有一个姑娘,洛吉到底对谁一见钟情了?

  还能不能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