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山河不夜天[穿越] > 第四十三章
  李大学士拿着这份糊了名的卷子, 啧啧称奇。

  其他阅卷官看着也不断点头, 口口赞叹。一个阅卷官道“虽说前两篇写得略属平常, 可这最后一篇, 在一万多考生中当属第一。”

  有人问道“那本次会试的排名又该如何是好”

  李大学士想了想,道“虽说会试往常哪怕确定了前十名的卷子, 也不会轻易揭开糊名。但今日便破个例。先帝时期也有这类先例,有两位举人文采出众, 难分上下, 最后是将其揭开糊名, 查看他们真实的字迹, 再辅以后两场的考卷, 最终得出会元。诸位同僚,老夫提议咱们先选出前三甲, 然后揭开排名, 再排前三如何”

  “听李大人言。”

  于是, 考官们先确定了前三名的卷子,接着他们命令官差, 取出这三人后两场的考卷。当然, 是他们的真实字迹。

  誊抄考卷的只是秀才, 字迹大多端正秀美, 否则也不会被选上。然而和这三位考生一比,便如萤火曜日, 所差甚远。阅卷官们看着原版的三份考卷,顿觉心旷神怡。

  等看完三份考卷后, 一位副考官道“我已然有了结论。”

  另两位副考官也道“我也心中定论。”

  最终所有人一起看向李大学士。

  脾气古怪的李大学士摸了摸干枯发白的山羊胡,道“那便投票决议吧。老夫为三票,尔等三位各有两票。”

  “善。”

  会试放榜前一日,唐慎完全忘了这事,睡得很香。谁料第二天大早,天还没亮,奉笔便将他喊起床。唐慎心中一惊,立刻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奉笔道“公子今日还是在家中等着,由我去盛京贡院外看名次”

  唐慎想了想“我亲自去吧。”

  换上厚厚的棉袄,披上斗篷,天还未曾亮,唐慎便和奉笔、姚三一起来到了盛京贡院。

  如今是阳春三月,可盛京依旧寒冷,呵气成雾。这还不到寅时,寂静宽敞的马道上,除了上早朝的王公大臣,就只有来贡院门口等成绩的考生。他们披星戴月,沉默地走在路的两侧,嫌少有喜上眉梢、自信充沛的。

  唐慎掀开车帘看到一个个满脸苦大仇深的考生,无奈地叹了口气,道“这次会试的题目,确实是偏了”

  来到贡院门口,远远望去,月光下全是学子们黑压压的人头。可这么多人,却只听到呼吸声和一两道咳嗽声,接着便是死水一般压抑的寂静。

  终于,贡院大门开了,考生人潮终于动了。

  唐慎站在人群的中央,他看见两个官差举着红色的大榜,将这张杏榜贴了出来。榜单是从后往前贴的,本届会试一共录取291人,唐慎看到第217名竟然是刘放。他一开始还以为是重名,谁料再看,竟然真的是刘放刘克己,本次参考的国子监学生中最有希望夺得会元的刘放。

  也有其他国子监学生看到了刘放的名字,有人喊道“刘放,你怎的只有与217名啊,刘放兄你怎么了唉,没想到刘放兄这般沉不住气,竟也不等榜单放完,就甩袖离去了”

  唐慎心想要不是李大学士出了这种乱七八糟的破题,刘放能拿不到本届前三甩袖离去还是好的,脾气暴躁的可能都要当场骂人了。

  等再往下看,唐慎又看到了一两个熟悉的名字。在景王府参加解元宴的几位学子,大多获得了前百名,可都名次靠后。再往上看,唐慎看到了梅胜泽的名字,在第34名。

  唐慎立刻转头,看向不远处的梅胜泽。

  梅胜泽朝他拱拱手,苦笑道“我已然知足了,景则可别笑话我。”

  唐慎深有体会“感同身受,无耻之尤。”

  榜单再往后放,唐慎又看到两个认识的名字。两刻钟过去,只剩前三名没有公布。

  姚三紧张地屏住呼吸,唐慎也死死盯着杏榜。

  开平二十七年,盛京会试第三名,姚僐姚问机。

  第二名,唐慎唐景则。

  第一名,王霄王岱岳。

  忽然被人一把按住,唐慎懵懵地转过头,只见梅胜泽欣喜地看着自己“景则,你得了第二”

  姚三也激动坏了“小东家,您是第二名”

  唐慎愣了下,故意道“我叫唐慎”

  众人哈哈一笑,周围的国子监同窗们也纷纷祝贺。

  梅胜泽“瞧你这模样,可把你得意坏了。”

  唐慎嘿嘿一笑,难掩激动“知我者,胜泽兄也诸位同窗,千里楼,今日中午,我唐慎全请了”

  “可不得去捧景则兄的场子”

  “我定然前往”

  会试中第在唐慎的意料之中,可会试拿了第二,这出乎唐慎意料。他美了一天后,仔细想了想,得出结论“我本身天纵奇才,又有穿越金手指过目不忘加成,嗯,这占了八成原因。除此以外,我第一篇文章写得应当算是不错,可第二篇委实一般,只能说文字扎实。能得第二,一定是靠第三篇吾日三省吾身。朱熹先生助我啊”

  竟然猜得八九不离十。

  唐慎得了好成绩,立刻便去向傅渭、王溱报喜。然而这次他并没能见到王溱,王溱离京去办事,几日都没回来。等到再见王溱,却是唐慎想不到的情况。

  每次会试都是在二月进行,三月放榜,四月初就要殿试。

  国子监人才辈出,每次会试放榜至少有六分之一的进士出自国子监。每到这时候,国子监林祭酒便会邀请朝中大臣,请他们来国子监授课,被称为“官课”。这日唐慎听讲习说,明日来国子监授讲官课的竟然是户部尚书王子丰,他错愕不已。

  梅胜泽也道“景则,竟是你师兄你怕是早就知晓了吧。”

  唐慎无辜极了“我连我师兄何时回的京城都不知道”

  第二日,林祭酒带考生们来到率性堂。未时一刻,身穿正红色官袍的王溱从讲堂的正门进来。他虽说穿着官服,却没戴官帽。他站在讲堂前方,清润平和的目光在台下学子身上扫了一番,应当看见了唐慎,可并没有刻意看他。

  国子监的学生中,有一半出身官宦世家,对王溱有些了解。还有一半是正儿八经的寒门子弟,从没见过这种朝廷权臣。见到王溱如此年轻,以刘放为代表的寒门子弟吃了一惊,本来端着的表情各有变化。

  然而国子监的学生们还是沉住了气。

  王溱开口“我名王溱,字子丰。今日来国子监开官课,是为师生之谊,并无宦场高低。”

  学生们齐声道“听王先生言。”

  王溱正式开始授课。

  林祭酒这次特意请王溱授课,讲授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政务时事。当然,王溱不可能将朝中大事透露出去,可他举手投足、谈笑风生间,便轻易说了几样先帝时期的往事。聪慧的学生一点就通,对官场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未来的殿试也有了一些准备。

  四月初的殿试,不考八股制艺,只考时政策问

  官课结束,学生们还沉浸在刚才的讲课中。

  王溱声音清朗“可还有困惑之处。”

  几个学生犹豫片刻,提出自己的疑惑。王溱一一解答。

  官课结束,王溱至始至终没有多看唐慎一眼,唐慎都开始怀疑自家师兄这次莫非真的只是来讲授官课

  “王子丰是个这么好心的人”唐慎总觉得王子丰和好心这个词完全没有联系。

  等他走出率性堂,一位讲习在外头等他,道“景则,王大人在崇志堂等着你了”

  唐慎一头雾水地来到崇志堂,他轻轻敲门,王溱道“进。”

  唐慎进了屋,只见王溱站在崇志堂西墙的一张老翁骑牛图旁,仰首望着。唐慎进来后,他转身看向唐慎,目光在他的脸上停顿了一瞬,接着往下落,落在他唐慎的肩头。

  唐慎“子丰师兄。”

  王溱走上前,伸手从唐慎的左肩上摘下一朵淡色花瓣。

  唐慎一愣。

  王溱“杏花。”

  唐慎“许是刚才从国子监的后院里走过时,落在身上的。”

  王溱笑道“恭贺小师弟,杏榜提名,会试第二。”

  这些天被无数人恭喜过,唐慎早已有了免疫力。可听到王溱这句平平凡凡的话,又看着王子丰这张微带笑意的面庞,唐慎莫名地就有了点赧意。唐慎语气真诚道“如同师兄说的一样,会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殿试。”

  王溱点点头,忽然扯开话题“你的字练得如何了”

  唐慎身为现代人,都一下没能理解王子丰这神奇的脑回路。

  不是,刚刚还在说会试,怎么突然又问他练字怎么样了

  唐慎心里嘀咕,嘴上道“练了很久。”

  “离殿试还有十日,这些日子你每日申时来府上。”

  “师兄”

  “我教你练字。”

  “”

  今天的王子丰怕不是真的哪里不对吧

  等到很久以后唐慎才知道,王溱压根没觉得他殿试能够靠真才实学得前三甲

  时政策问,说起来简单,其实比八股文还难写八股文的题目都是出自四书五经,哪怕对天下大事没有一点了解的寒门子弟也能引经据典,写出不错的佳作。可时政策问呢

  唐慎今年才十六,论阅历他比不上会试第三的姚僐,论家学渊源他比不上本届会员王霄。除了这两人外,本届杏榜上那些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的考生,哪个不比他强唐慎想拿前二十还有机会,想拿前十就已经很难,前三更是难如登天

  然而,事在人为。

  殿试时,唯一的主考官只有当今圣上,所有其他考官都被称为“卷官”。291名考生的卷子,先由卷官选出前十名,提前排好名次,接着再交给皇帝,让皇帝点出前三甲。

  唐慎要是进不了前十,连让皇帝看他一眼的资格都没。

  四月初二,卯时不到,考生们从宣武侧门进入皇宫,来到明意殿。这一日,皇帝自然是不在的,接近三百位考生向空置的御座行礼,由十名卷官发卷监考。

  唐慎身为会试第二,坐在第一排的第二位。

  哪怕他早有准备,看到这四道时政策问题时,还是猛地懵住。唐慎上辈子没有从政的经验,这辈子穿过来满打满算,才过了三年。别说以官场思想去思考这些题目,给出解决策略,唐慎竟然连第四题所说的“域虎之战”都不甚了解,只听过大概

  然而唐慎神色不变,举止镇定,气定神闲地开始答题。

  不知道该写什么,他便写一些恭敬圣上、请皇帝安的官方话。唐慎仔仔细细地写着每一个字,认认真真地按照殿试专门规定的格式,把每个字誊抄上考卷上。

  写策问不难,写好字、写好格式,极难直到日落西山,唐慎才写好最后一个字,他吹干墨汁,停笔不写。

  又过了半个时辰,所有考生全部停笔,收卷离开皇宫。

  唐慎走到一半,梅胜泽跟了上来。两人互相瞧了一眼,皆是苦笑。

  梅胜泽“景则,如何了”

  唐慎真诚地说道“填满了,每篇一千五百字。”

  梅胜泽“好你个唐景则,我只写了一千二百字。不好,我本次殿试的排名又要在你之下了。”

  两人哈哈大笑。

  新晋士子们从宣武侧门鱼贯而出,卷官们则拿着被糊了名的考卷,每人分到三十张卷子,开始轮换批卷。卷官都是朝廷重臣,一半是二品大员,六部尚书基本都在,除了王溱因为避嫌没在其中。

  礼部尚书是个高瘦的中年人,蓄着一撮秀美的小胡。

  殿试时,卷官们看到的都是考生亲笔写的卷子。礼部尚书看完一份卷子,再翻开下一份,他的视线刚刚看到第一行字便停住。过了片刻,他叫来礼部左侍郎,指着这张卷子道“可觉着眼熟”

  礼部左侍郎看了一眼,也移不开视线,等看完整份考卷后,他哈哈一笑,又喊来户部右侍郎“秦大人,你快来看看。”

  这一下,便惊动了屋子里所有的卷官。

  众人围聚过来。秦嗣走过来一看,目光死死盯在这张卷子上。

  礼部尚书摸着胡子,笑眯眯道“可是王大人的字迹”

  秦嗣苦笑道“有王大人七分的神韵,想来是王大人那小师弟,唐慎唐景则的卷子”

  礼部尚书故作冷哼“这字不练上个一年半载,可练不出这么像好你个王子丰,你这可是故作记号,舞弊营私”

  堂屋中,众位朝廷的肱骨大臣低头看地,心想这话您当面和王子丰说去

  礼部尚书哼了一声,转手就把唐慎的考卷给了左侍郎。

  “理据详尽,文正字秀,放入前十候补吧。”

  “是。”

  师兄的一片心意,唐慎哪里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