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重生种田日常 > 第277章 第277章
  次日一大早,外面天光微亮,苏叶刚起来洗漱好,谢卫华从外面进来,脱掉外衣,热水洗过手,一手轻拥着她的腰,一手抚上她肚子,和她说:“叶子,村长叫人来通知,说今天村里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去清理进城路上的雪”,路上雪铲了,运东西出去才方便.

  苏叶还没说话,从被子里坐起来的谢承熹先开口:“爹,我能跟你去吗?”

  谢卫华放开苏叶,走过去揉揉他头发:“不能,你太小,山路上风大,太冷了”

  谢承熹:“好吧”,他虽然想跟着爹爹,但要是生病了,娘照顾他,会很辛苦的,听爹娘说今年开春,他也要每天跟大哥去学堂了,听大哥说学堂里好玩,会有很多小伙伴,他很期待。

  苏叶递给谢卫华温开水:“村长动作好快”,昨天晚饭后谢卫辰才去找他,今天一早就行动了.

  谢卫华喝了水,说:“嗯,新村长做事果断.”

  男人们吃完早饭,去铲雪清路,何芬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了,天气不好,她现在几乎一日三餐在自己屋里解决,在屋里慢走.

  苏叶去她那说了一会话,转回自己的房间,她记得叶德武给她送来的兔毛还有一些,她下了地窖,把装麻袋里的兔毛搬到上面,全翻出来,还有五团,一团约二两重,能织好几件小孩毛背心.

  这毛背心织得快,一天织一件没问题,保暖好,苏叶打算自己和几个丫头一起织了,捐给灾民,为受冻的孩子尽一份力.

  丫头们带孩子玩雪橇回来时,苏叶织的毛衣有一指长了,给两孩子换下衣袖湿的衣服后,她把余下的毛线给赵三竹:“果园的几个丫头也会织,你把毛线给她们发下去,织的大小跟我现在织的一样,鸡心领,尽量今晚织好.”

  赵三竹接过毛线袋子,笑着说:“大太太,肯定可以,这么简单的事,且现在又不忙.”

  苏叶转头和谢云舒说:“今天忙,姐姐们没时间带你们玩,从现在起,你和弟弟一起看画本,行吗?”

  谢云舒应道:“没问题,我会看好弟弟的,可大哥云芙云婧换了衣服来找我们怎么办?”

  谢承熹听了姐姐的话,抽抽鼻子,心里想,他比姐姐还乖,才不用她照顾.

  “一起看画本.”

  “好吧”,谢云舒不太情愿应道.

  果然没一会,三小孩过来了,后面跟着两个丫头,有两个丫头看孩子,苏叶专心织着毛衣,临中午织了近一半.

  去清路的人很多,有下人的不仅派下人去,自己也上阵,中午,送姜水去的张管家回来,报信说他们快清到周家村后面山上了,中午他们进城吃饭,张管家用饭后赶马车去接他们.

  中午吃完饭,孩子们都出去了,谢母和苏叶赵晴说:“上午我想到一件事,那些灾民上午有粥领,下午自己弄吃,我想我们家咸菜每年都做很多,前年的还有,咸菜咱家捐点吧”.

  苏叶记得当年刚逃难到这里时,叶梅煮野菜糊糊的时候,苏景枫当时说糊糊里有点咸菜放下去一起煮多好啊.

  苏叶领会了谢母的意思,说:“好啊,介咸菜能匀出一百斤,菜脯,说真的,有点舍不得”,菜脯做好能吃要近一年时间,这东西放久也不怕。

  这年代盐贵,咸菜自然也贵,灾民逃出来时就算及时带上银钱,天暖回去后还要盖房子,自然精打细算,这个时候白菜萝卜不便宜,蔬菜不舍得买,盐不舍得放,送点咸菜给他们正好,有菜有盐.

  赵晴笑道:“是啊,我也不舍的呢,那个做起来费功夫不说,还费料费时间.”

  苏叶看谢母面上有些不愉,知她心肠软,想到姑姑谢雯跟她说过谢母当年在他们逃难路上做过的事.

  苏叶想了想,说:“娘,我娘家舅家每年做的咸菜也不少,一会我叫三竹跑一趟,他们两家应该能匀出不少来,娘.

  年前杀猪做腊味剩的骨头都在冰窖里,你说我们家也在城门口搭个棚子,把骨头都拉去,差陆家父子每天熬骨头菜干汤,每天分十岁以下的孩子一碗,您说行不行?”

  谢母一听,高兴地说:“主意不错,我们村家家户户都腌咸菜,一家出一点就不少,骨头也是,家家户户都有,我现在去找你们姑姑去”,说完站起来穿上大衣出去了.

  苏叶和赵晴面面相觑,许久,苏叶才说:“我第一次见婆婆这么果断.”

  赵晴小声地说:“相公和我说过,小时候他经常跟婆婆去上香,婆婆每次香油钱都给二十两银票,我听了很惊讶,我爹做了那么多年捕头,一个月俸银不过二十两,婆婆上香一次,我爹一个月俸银就没了,当年公公真厉害”,能供婆婆这般花银钱.

  这个,谢卫华还真没跟她说过,苏叶笑:“公公厉害,所以相公三兄弟才厉害啊”.

  幸好谢家三兄弟没一个遗传到婆婆软弱和没什么主见的性子,遗传到的谢晓竹在她嫁过来后,受她影响,变得开朗,有主见.

  赵晴点头,谢家三兄弟都挺有出息的,没一人浑浑渡日.

  赵三竹去苏家传消息回来没多久,叶梅和陈兰上门,打过招呼,两人没见谢母,叶梅奇怪道:“这么冷的天,你婆婆呢?”

  “她去找三伯娘,娘,舅妈,你们怎么过来了?”,苏叶放下手里的毛线.

  叶梅微笑:“你差三竹那丫头说要我们匀些咸菜捐给灾民,我们来问问怎么回事?”

  在老家,她见富户们捐银捐衣被的,没听说过捐咸菜的.

  陈兰笑道:“你不觉得捐咸菜奇怪吗?”

  苏叶把谢母之前说的话说了,最后说:“我觉得这主意不错,当年我们初到这里时,喝野菜糊糊的时候,小枫当时说过,有点咸菜放下去一起煮就好了,我记得很清楚呢.”

  陈兰哈哈笑道:“原来当时小枫想法和我一样啊,你不说,我都忘了当时我也有这想法,挺有道理的.”

  叶梅想了想,也是,多年来风调雨顺,几届县令官声都不错,常平仓想必是满的,加上城里富户捐的粮食,粮食不缺,油盐、蔬菜就缺了,家里咸菜缺是不少,不过白菜萝卜可是比咸菜便宜太多,后院几个棚子青菜够自家和下人吃.

  思绪一转,她说:“咸菜我出五十斤,白菜萝卜加起来一车,村里要捐银子时再一起捐”,她直觉,雪灾过去,灾民回家时,村里肯定会捐一笔银子给他们.

  陈兰:“我跟你一样吧,咸菜我出介咸菜,菜脯我舍不得送出去.”

  叶梅:“那当然,那东西做出来多麻烦啊,弄不好还废了.”

  苏叶微微一笑.

  陈兰看苏叶刚才织的小毛衣,说:“你给承熹织的毛衣怎么用兔毛了,羊毛没了和你武哥说啊.”

  苏叶:“不是给承熹,织了捐出去,武哥送这毛线有三年了,大部份赏给下人了,剩一些,我分给丫头们织,织好了捐给孩子们,小孩子抗冻能力差些.”

  叶梅笑道:“我那也还有一点,也让丫头们织了捐出去,幸好当年我们到这里时是刚进秋天.”

  是啊,幸好是初秋,那时没有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穷,吃不饱就没什么商业行为,衙门税收少,没有赈灾能力,如是深秋或冬天,到次年开春,村里会少一些人.

  陈兰:“我家里没兔毛,不过孩子旧衣不少,有两床还暖和的旧被子没用,也捐出去.”

  下午申时中,清路的人都回来了,谢卫华一回来就和谢母说:“娘,旧衣服收拾好了,送到村长家,明天一起装车拉走,柴火明天直接在家装车.”

  谢母忐忑地说:“我们家还捐一百斤咸菜,也送到村长家吗?”

  谢卫华愣了一下,问:“村里有其它人捐咸菜吗?”

  谢母:“有,好多家捐.”

  “那就一起送去村长家吧”,谢卫华说,怎么安排车自有村长操心.

  当晚,村长家不仅收到几十袋旧衣服,六床旧被子,还有七、八筐咸菜,十几筐白菜,十几筐萝卜,筐子都是大筐,整个堂屋堆得满满当当.

  老村长看这些连说几声好,和苏世泽说:“村民们想的周到,这些正是灾民们需要的.”

  苏世泽问他媳妇:“你起的头?”

  村长太太:“不是,我没想到,是世泊媳妇和她娘家嫂子起的头,不过也引起一些人不满,说当年我们刚到这里时,衙门没银子安置不说,每天辛辛苦苦开荒才能换到粮食,进城买东西口音不同,还受当地人欺负,现在给他们捐东西,想的美!”

  苏世泽说了四个字:“目光短浅.”

  老村长:“她们这么想,在情理之中,捐不捐随意,又不勉强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