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太子妃她有点怂 > 第58章骑马
  钱兴贵为司礼监品秩最尊的掌印太监, 权势滔天,孝子贤孙遍布京师。

  这天他怒气冲冲地出了宫, 径直去了明智坊的干儿子家。

  干儿子恭敬地奉上茶果,见他目光阴鸷,问“老先生因何事动怒”朝中内阁大臣被尊称为老先生,钱兴自诩内相,位比内阁元辅, 孝子贤孙平时都称他为老先生。

  钱兴怒道“罗云瑾近来太猖狂了”

  干儿子轻蔑一笑,道“罗云瑾不过是个教坊司出身的罪奴罢了,老先生完全不用把他放在眼里,别看他现在风光得意,以他那眼高于顶、孤傲清高的性情, 早晚栽跟头内官监就没一个服他的”

  钱兴冷笑“这人向来看不起内官,真真是身为下贱, 心比天高内书堂出身又怎么样咱家也是内书堂学出来的教咱家的老师还是那年的新科进士他以为圣贤书读多了, 世人就不把他当阉人看了, 痴人说梦一样都是内官,他从来不叫万岁爷爷, 不叫太子千岁爷,和文官一样只称圣上、陛下、太子殿下, 他以为他摆出那副不和内官同流合污的做派,文官就会把他当自己人了没有根的东西, 还想要体面他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

  干儿子谄笑着附和“可不是内官监的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每天独来独往, 看不起我们这些人, 都是给人当家奴的,谁比谁高贵呀”

  罗云瑾是从教坊司拨到宫里当差的,扫了一年的院子才被皇太子推荐去内书堂读书。他天资聪颖,基础扎实,举止言行一点都不像谄媚阴柔的宦官,反倒像是儒生,内书堂的老师大喜过望,悉心培养,当众将一本文官编纂的专门记录宦官善恶事迹的书赠予他,希望他能通晓大义,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忠于皇帝、但绝不会引诱皇帝耽于享乐、而且能和外朝文官保持思想一致的近侍。罗云瑾学识出众,相貌俊美,置身一群宦官中间,就是鹤立鸡群,很快引起嘉平帝的注意,将他提拔至文书房。

  文书房的内官很排斥罗云瑾。民间百姓称呼尊长为“爷爷”“爹爹”,宦官也这么叫皇帝,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家奴,他们只忠于皇帝,罗云瑾却从不这么称呼嘉平帝。宦官和文官起冲突,他两不相帮。文官骂他是阉狗,宦官也骂他,觉得他瞧不起阉人,更偏向文官。后来罗云瑾被派去督军,众人以为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京师,没想到他因祸得福,居然立下了战功,狠狠打了一次文官的脸。嘉平帝大喜,给了他调军之权,他此后扈从征伐,勇战沙场,扶摇直上。回了文书房以后直接调去司礼监,升任太监。

  文能和前朝翰林比一个高下,武能上阵杀敌、万军之中取敌首级,罗云瑾文武双全,即使不和任何内官结交,也稳稳地走到了今天。

  正因为他的特殊,大部分宦官从不把罗云瑾当成自己人。

  钱兴狞笑“要说高贵罗云瑾以前倒也算得上高贵可惜了还不是成了罪奴”

  干儿子一愣,本想细问,钱兴却转了话题“杨安已经死透了这口气咱家咽不下,你派人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宫里各监哪些是杨安的人手。”

  干儿子忙恭敬应了。

  这天金兰刚送朱瑄出去,昭德宫郑贵妃打发人过来,说想请她赏花。

  宫里御花园的菊花开了,一丛丛一簇簇,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分外好看。庆王妃前几天听金兰提起菊花糕,垂涎欲滴,这几天就眼巴巴盼着甜食房早些做出来。

  金兰想也不想就婉拒昭德宫的邀请,她要去仁寿宫。

  她抬出周太后,昭德宫的宫人知难而退,走之前留下几只大抬盒,说是郑贵妃送的谢礼。

  金兰好奇郑贵妃送了什么,拿起礼单一看,不过是些糕点小食、果酒瓜果之类的寻常东西,最贵重的也不过是两坛子荷花蕊罢了。她失望地撂下单子像郑贵妃这种权倾六宫的宠妃,不是应该出手阔绰、一掷千金的么而且郑贵妃和东宫积不相能,不是应该送重礼羞辱东宫吗怎么居然只送了些瓜果

  杜岩检查完抬盒里的东西,桀桀冷笑“殿下救了郑娘娘,郑娘娘还是如此吝啬。”

  金兰没把郑贵妃做法求子的事情说出去,宫里的人都以为郑贵妃那晚是中毒,在世人眼中,她救了郑贵妃一命。郑贵妃羞于道出全部实情,只能装聋作哑,任太子妃仁善宽厚、不计前嫌解救贵妃的流言满天飞。

  在杜岩看来,郑贵妃欠东宫的是救命之恩,昭德宫居然只送几只抬盒就敷衍过去,实在小气。

  金兰心想,郑贵妃说不定连这几抬瓜果都不想送。

  郑贵妃只是喝了求子汤呕吐而已,不是什么大病症。她只不过是顺手帮郑贵妃催吐减轻痛苦,却被误认为救了郑贵妃的性命,赢得宫里宫外一片赞誉。而嘉平帝为了替郑贵妃遮掩做法的事,高调地赏赐东宫,更加坐实了流言,文官趁机大肆宣扬此事,朱瑄声望更隆。郑贵妃有苦说不出,还得主动奉上谢礼以郑贵妃素日的脾性,这回竟然没往东宫送一篮子臭鱼烂虾,已经很不错了。

  金兰笑了笑,吃过饭,去仁寿宫走了个过场。

  周太后和薛娘娘几人坐在暖阁窗下打牌,周围宫人环绕。不一会儿德王妃、庆王妃、赵王妃联袂而来,沈选侍正好累了,问她们会不会抹牌,德王妃和赵王妃点头说会,沈选侍赶紧下了牌桌,拉着她们上桌,硬把两人按住,又来拉站在一边看热闹的金兰。

  金兰笑着说“我不会玩。”

  沈选侍推她上桌“不会玩也不要紧,我来教你。”

  金兰入宫前练过抹牌,还特意翻阅了几本击蒙叶子格、小叶子格,不过一直没机会玩,她还摸不清周太后打牌的习惯,装作第一次抹牌的样子,薛娘娘、沈选侍和其他宫妃围在她身边,热心指点她,抢着教她出牌。

  她这个正经玩牌的从容沉着,不论输赢,一笑而过,旁观的薛娘娘和沈选侍却越吵越激动,两人都认为对方不是一个好老师,有误人子弟之嫌,挤在金兰身边,你掐我一下,我瞪你一眼,差点打起来。

  金兰一边在心里默默算牌,一边仔细观察周太后的表情来出牌,还得分心安抚身边的薛娘娘和沈选侍,一心几用,哭笑不得。

  玩了一个多时辰,周太后很尽兴,留下金兰几人吃饭,饭毕,周太后回暖阁午睡,众人告辞出来。薛娘娘给金兰使了个眼色,一胳膊肘推开也想和金兰说话的沈选侍、庆王妃,拉着金兰的手送她出宫“之前说要教你骑马,一直没机会,你这些天得不得闲”

  金兰想了想,点点头,朱瑄这几天早出晚归,忙得昏天暗地,她处理完宫务就在书房里看书。

  薛娘娘笑道“那你就准备好拜师茶罢”

  她性情爽朗,风风火火,等不及和金兰再约定时辰,直接拉着她去了宫里专门为宫嫔修建的跑马场。

  跑马场就在御花园北侧,教坊司的女杂伎时不时会在这里排演击球、蹴鞠、捶丸。薛娘娘吩咐下去,早有内官监的小内官牵了几匹马在场中等候,后妃们骑的马都是内官监千挑万选的,每一匹都皮毛色泽油亮,鬃毛经过精心的修剪,体态轻盈,脾气温顺,马鞍镶金嵌宝,黄金缕成的络子上还挂了铃铛。

  薛娘娘带着金兰换了身窄袖骑装,亲自帮她挑了匹温驯的黑马,先教她怎么蹬鞍上马,内官和宫女紧紧簇拥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兰,生怕她不小心摔了。

  金兰学了一个下午,内官和宫人就提心吊胆了一下午,小满更是大汗淋漓,衣衫湿透,直到搀扶她下马,这才长长吁了口气。

  夜里朱瑄回东宫的时候,金兰已经躺在床上了。

  朱瑄今天回来得比平时早,往常这个时候金兰还在书房里练字,听杜岩说她歇下了,他连衣裳都没换,径自提步走进里间,掀开床帐。

  金兰正靠坐在床栏上打瞌睡,忽然被壁灯照进槅扇的灯光晃了眼睛,猛地清醒过来,揉了揉眼睛。

  朱瑄挨着床沿坐下,俯身摸了摸她的脸,皱眉问“是不是病了哪里不舒服”

  金兰摇摇头,拉住朱瑄的手,“没有今天跟着薛娘娘骑马累着了叫杜岩伺候你用膳罢,我已经吃过了。”

  朱瑄低头吻一下她的眉心,掀开锦被,要扶她躺下“累着了就早点睡,别等我了。”

  金兰脸色一变,齿间溢出一声痛苦的抽气声,按住朱瑄的胳膊“我就这么躺一会儿你用膳去吧。”

  朱瑄眉头皱得愈紧。

  金兰知道瞒不住他,苦着脸小声说“今天骑马太高兴了,跑马场那边都是参天大树,树荫底下凉快,骑着马多走了几圈这会儿腿疼,躺着不舒服。”

  朱瑄问“有没有请太医”

  “请过了,王女医亲自来的。”金兰赶紧道,“也擦过药了,休息一晚就好了。”

  朱瑄嗯一声,轻轻拍了一下金兰的脑袋“睡吧。”

  他放下床帐,走到用膳的隔间,叫来杜岩,他要看王女医留下的方子。

  杜岩立刻让小满去拿方子,他早就知道太子会问起药方,所以让小满抄了一份留着,王女医留下的那份已经送去存档了。

  宫人鱼贯而入,送来晚膳。

  朱瑄洗漱毕,换了衣裳出来,坐在月牙桌前,一边吃饭一边看药方,叫来懂医理的小满细问药方里的药材是什么效用,有没有忌口的东西,小满一一答了。他放下药方,刚吃了两口饭,又问起金兰今天学骑马的事,问她有没有摔着,小满也一样一样答了。

  杜岩站在一边伺候,默默听着两人一问一答,心中唏嘘不已贺枝玉和贺枝堂姐弟一直没有消息,太子让他们瞒着太子妃,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太子妃性情柔和,但并不是没有脾气的人太子这么重视爱护太子妃,若是太子妃因为弟弟妹妹的事情和太子生分了初见太子妃的那天,太子呕血新婚那晚两人吵嘴,太子高烧了一整夜

  他在摇曳的烛火中打了个激灵,不敢多想。

  金兰又睡了一会儿,被一阵窸窸窣窣声吵醒了,睁眼一看,床头一片朦胧的烛光,床帐半拢,槅扇内静悄悄的,一个宫人也看不见,朱瑄坐在床头,侧身对着她,一身浅色湖罗道袍,正低头脱靴子,烛光笼在他脸上,脸孔美玉一般温润。

  她看着朱瑄的侧脸,一时看得入神。

  朱瑄忽然道“吵醒你了”

  “我没吭声呢你怎么知道我醒了”金兰笑着坐起来。

  朱瑄脱了靴子,掀开锦被,轻笑,“你看着我,我当然知道。”顿了顿,声音忽然一低,语气缱绻,“好看吗”

  金兰脸上微热,凑过去亲他的脸“好看。”

  亲他的时候她在笑,差点磕着他的牙齿,她轻轻咬了一下他的唇,松开手,刚要退开,朱瑄追了过来,按住她的手,凶狠地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