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太子妃她有点怂 > 第126章本宫要噎死了
  书阁里灯火通明。

  朱瑄没有换衣, 从宫外回来, 长靴上薄薄一层沙土,抬脚踏进长廊。

  罗云瑾立在光线幽暗的长廊里,负手凝望北边余晖笼罩下辉煌金碧的摛藻阁。一身交领云肩通袖襕蟒衣, 佩牙牌, 束弯刀, 侧脸眉目如画, 余光看到朱瑄的身影出现在灯火幢幢的长阶前, 立刻转身,几步下了石阶。

  朱瑄的目光从他脸上一掠而过, 示意身边人退下。

  罗云瑾直接道“郭大死了。”

  郭大从真定府回来时受了内伤, 行动不便, 罗云瑾让他先休息几天。今早属下来报,郭大出事了。今天早上, 郭大家人见他睡到中午还没有起身, 掀帐叫他起来吃饭,发现他已经死在睡梦之中。

  朱瑄面色不变“死因是什么”

  罗云瑾道“他在真定府的时候中了毒,之前没有毒发。”

  真定府的幕后之人用的是斩草除根的法子, 郭大的马夫随从全都死在了路上, 他以为自己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其实只是对方知道他必死无疑,所以没有继续追杀。

  朱瑄双眉略皱。

  夜风送来清脆悦耳的铃音, 廊前灯火摇曳。

  罗云瑾眸光明锐, 道“郭大调查案子的时候没有暴露锦衣卫的身份, 我会再派人去真定府。”

  对方不惜痛下杀手也要阻止郭大调查旧案,愈加说明背后一定有隐情。他们越想隐瞒,他越要派人去查。

  “引蛇出洞你的人到哪里了”

  朱瑄嘴角挑了一下,罗云瑾行事雷厉风行,派去真定府的人肯定已经出发了。

  罗云瑾没有隐瞒,语调平稳“按脚程来算,他们现在已经到了真定府。他们出发前,我让他们假扮成郭大,真定府的人误以为郭大又回去继续调查,一定会再次下杀手。”

  除了罗云瑾,没有人知道郭大活着返回京师了。他在郭大回宫复命的当天就想出来这个计策,郭大的死不会影响他的计划。

  朱瑄冷笑,回头看一眼不远处侍立的扫墨。

  扫墨三步并作两步小跑上前,问“千岁爷有什么吩咐”

  翻涌的云霞收起最后一道余晖,晚风拂起朱瑄的衣袍,他皱眉思考计划,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了一声。

  罗云瑾眼帘撩起,看他一眼。

  扫墨一动不动地站着,等朱瑄吩咐。

  朱瑄脸色苍白,咳嗽了一会儿,道“罗云瑾的人到真定府了,你通知那边的人,留心他们,尤其要注意他们是不是被人跟踪追杀。必要的时候可以和他们里应外合,活捉追杀他们的人。”

  扫墨脸上并没有现出讶异神色,恭敬应是。

  这也不是东宫头一次和罗云瑾联手抓人。

  不过知道这事的人不多,至少杜岩小满他们全不知情。

  朱瑄吩咐完,掩唇咳嗽,眉宇之间倦色浓重,挥了挥手,扫墨躬身退出长廊。

  戴纱帽的宫人捧着茶盘站在阶下,迟疑着不敢上前。

  朱瑄又咳了一会儿,立在廊前微晃的灯影中,轻声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活不久了。”

  不是疑问的语气。

  罗云瑾眼眸低垂,没有说话。

  朱瑄沉默了一会儿,淡淡地道“你放心,我舍不得她难过。”

  风声呼呼,宫人手中的绛纱灯被吹得哧啦哧啦响,夜色轻拢,苍蓝夜空中浮点星子。

  罗云瑾转身离开。

  身后传来朱瑄淡漠冰冷的声音“罗云瑾,你会梦见她吗”

  罗云瑾怔愣片刻,脚步停顿下来,背对着朱瑄,闭了闭眼睛,敛去眸中深深的隐痛。

  “太子想问什么”

  他不可能撒谎说自己忘了她,少年最潦倒落魄时,遇上最好的她,注定是一场劫难。

  但这场劫难却是他最美好的回忆,是他痛苦挣扎的岁月中唯一的温暖。

  即使稍纵即逝,也足够让他刻骨铭心一辈子。

  朱瑄望着翘起的飞檐间闪烁的星子,出了一会儿神“等她知道真相的时候,会不会怪我”

  罗云瑾惊讶地回头看一眼朱瑄。

  朱瑄一笑,仍是满脸倦色,眸子却恢复清明,笑容似雨后初晴,岚霭散去,渐渐露出秀丽幽深的翠岫。

  “周原朊朊,堇荼如饴。她怪我也不要紧。”

  “我甘之如饴。”

  宫殿内次第亮起烛火,苍凉的梆子声悠悠传来,夜色深沉。

  罗云瑾收回视线,“没有人比太子做得更好。”

  这话由他来说有点可笑,却是他混杂了嫉妒、不甘和自卑中的肺腑之言。

  朱瑄果然笑了笑。

  圆圆能够抚慰他所有阴森晦暗的情绪,以至于他居然能够心平气和地和罗云瑾说这些话。

  但他不会因此就放手。

  “罗云瑾,等查清了薛家的案子,孤会奏请你去辽东镇守。”

  恍若惊雷轰隆滚过,罗云瑾瞳孔猛地一缩,握紧刀柄,诧异地转过身。

  微寒的夜风中,朱瑄负手而立,清俊的面孔藏在黯淡的灯影中,缓缓地道“你害死她,即使你是无心的,你还是害死了她我恨不能把你千刀万剐,让你痛不欲生,日日饱受煎熬我把你放在眼前,让你亲眼看着我和她成亲,叫你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

  杀人诛心,他不会杀了罗云瑾,他要罗云瑾一辈子活在悔恨痛苦之中,日夜煎熬。

  “我这样折磨你,她会不高兴的”朱瑄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我尊重圆圆的选择,等事情了结,你可以离开。”

  他依旧恨罗云瑾,但是现在的他有圆圆在身边陪伴,圆圆求他放过罗云瑾,那他就给罗云瑾一条生路。

  朱瑄离开很久以后,罗云瑾还站在长廊里,高大挺拔的身影似乎要和无边夜色融为一体。

  牙牌的大红穗子被风吹起,拂过他冰冷的手背。

  罗云瑾唇角轻翘。

  朱瑄说他是甘之如饴。

  他又何尝不是。

  朱瑄回到寝殿的时候,药刚刚煎好了。

  金兰看着他喝药,他也不怕苦,端着药碗一口气喝碗,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她拈起一枚蜜饯给他含着,他不爱吃这些酸酸甜甜的东西,不过还是就着她的手指咬住玉露霜梅,轻声说“很甜。”

  金兰凑近了亲他“乖。”

  看他疲累,催他早点睡,按着他的肩膀让他躺下,拉好锦被,把他整个笼住,双手双脚摊开,蛮横地扒在他身上。

  “今晚也不许看奏本。”

  朱瑄躺在被窝里动弹不得。她珠圆玉润的,不管不顾地扑下来压住他,委实有点分量,压得他闷哼一声,差点喘不过气。

  金兰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力道,心虚地往旁边让了让,搂住他胳膊,脑袋往他肩膀上蹭了蹭。

  “没压着吧”她轻抚他的胸膛帮他顺气,笑嘻嘻地问,双眸微弯,像两道月牙儿。

  朱瑄当然不会实话实说,笑着摇摇头,伸出手揽住金兰的肩。

  他望着头顶承尘,默默想着心事。他习惯每晚处理完庶务再睡,有时候不知不觉忙到半夜,毫无睡意,今天出去了一天,什么正事都没做,有点不自在。

  金兰抬起头看朱瑄,见他双眸睁开着,抬手盖住他的眼睛,凑到他耳畔“五哥,睡吧,明天再忙。”

  温暖柔软的掌心盖在脸上,朱瑄慢慢合上眼皮,翻了个身,抱住金兰,低头嗅她发间的茉莉清香。

  他心里很平静,闻着她身上的幽香,慢慢睡着了。

  第二中就有人上疏弹劾周家几位公子,还翻出之前周家公子酒醉后打死人命的事,要求刑部和大理寺核查案件。

  嘉平帝照旧不上朝,奏疏送到司礼监,钱兴不在,罗云瑾直接把奏本扣下。

  御史继续上疏。

  罗云瑾装聋作哑。

  事情传到周太后耳朵里,周太后大骂御史多事,派人告诉嘉平帝。

  嘉平帝正在昭德宫用早膳。

  宫人追到昭德宫,跪在珠帘外,道“老娘娘气得心口疼,什么都吃不下。”

  嘉平帝还没开口,郑贵妃先停下筷子,扬声道“那怎么得了你们是怎么伺候的还不快去太医院宣太医”

  宫人愣了一下郑贵妃这么激动做什么

  “回禀陛下,宣了太医,太医开了方子,嘱咐说要浓浓的煎几碗药请老娘娘服用,可是老娘娘怒火攻心,又伤了脾胃,什么都喝不下,奴婢们劝了半天,老娘娘一口都没喝进去。”

  宫人说着,抹了把眼泪。

  嘉平帝搁下筷子,长叹一口气,道“怎么就气成这样也不是头一回了,御史爱聒噪,随他们聒噪去,朕岂会真让锦衣卫去侯府拿人”

  这些年御史朝臣不断弹劾周家、郑家,他哪次真的理会过就是有时候实在顶不住朝臣的压力,也只不过是罚点银俸做做样子、安抚人心罢了。

  宫人泪落纷纷“御史们得寸进尺,揪着侯府不放老娘娘这次是真的气狠了。”

  郑贵妃嘴角一挑,劝嘉平帝“您过去看看吧,别气出个好歹来。”

  嘉平帝知道周太后气性大,当初为了和钱太后斗气,她曾经赌气半个月不吃饭,担心自己亲娘当真气出毛病来,起身随宫人去了。

  他刚走,郑贵妃对着他的背影翻了个白眼,继续吃饭。

  宫人进殿禀报“娘娘,太子妃求见。”

  郑贵妃一愣,发间珠翠跟着一闪,吃饭的动作陡然停了下来,因为太过惊讶,一口烧笋鹅卡在舌根处,咕咚一声滑入喉咙,卡在了正当中。

  宫人们目瞪口呆。

  郑贵妃啊啊了几声,撒开筷子,捂住自己的喉咙,脸上血色一点一点褪尽,厚厚的妆容藏不住她眼底的惊惶恐惧。

  宫人们反应过来,飞扑上前,七手八脚,拍背的拍背,掐人中的掐人中。

  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金兰等在隔间外面的屏风前,听见里间惊天动地的呛咳声和骚乱声,疑惑地问身边的宫人“里头怎么了”

  桃仁满脸堆笑地陪着金兰,笑眯眯地说“不晓得,殿下您先等着,奴婢进去看看。”

  太子妃殿下居然主动来见贵妃娘娘,娘娘一定是太高兴了,正忙着梳妆戴首饰呢

  桃仁转过屏风,昂首挺胸地往里走,掀开珠帘,看清屋里的场景,笑容顿时凝结。

  “娘娘”她扑到桌前,死死抓住郑贵妃的衣角,“您怎么了”

  蠢货这都看不明白,本宫要噎死了

  郑贵妃浑身发抖,嘴巴张得大大的,喉中不断发出模糊的呜咽声,肥腻的鹅肉还卡在喉咙里,一动不动。

  她紧紧捂着自己的喉咙,双眼瞪大,面容狰狞,眼神狠厉。

  太子妃果然是天生来克她昭德宫的,想她风风光光几十载,竟然要被一口鹅肉给噎死,实在死得太窝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