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全球复苏后我穿越了 > 气运命格(五四)
  “前朝为何朝”

  话一出口, 长林山上盘踞的三条大龙仿若从沉睡中苏醒,有龙气激荡。

  引起所有人惊醒一般地思考后, 林行韬又问

  “当朝为何朝”

  整个王都中的人都感觉周身一滞。

  “前几日我于王都中打探消息, 上至公卿, 下至百姓, 无一人知晓。前朝之名并非小事,为何天下人一无所知”

  “前朝之称对当朝来说是否是禁忌”

  “王府中的史书无有记载,山野传说更是没有只言片语, 天下,竟避讳至此”

  “对于其他人来说可以是忌讳不提, 但对于诸位叛军来说, 为何不能说”

  “我自身竟也一直未问前朝之名为何,奇哉怪哉”

  叛军们紧皱眉毛, 心里惊涛骇浪。

  “看来诸位刚才并没有听见前朝太子所言。”

  “看来是有人特意混淆天机。”

  有人问“所以前朝究竟为何朝”

  有人攀登天梯时不忘讽刺“难不成还能是楚朝, 前朝皇子殿下”

  林行韬借助玉玺,居高临下, 将所有人的表情收于眼底。

  有人豁然一惊, 陷入思索。

  有人不知所云, 面露烦躁。

  有人暗暗点头,期待答案。

  林行韬见得国师脸色一沉,不由朝他一笑。

  也不管国师有没有看到他胜券在握的笑容,他一甩袖袍,面对上天。

  “国师谮我,国师自己又岂无欺天之行耶”

  “大临皇子林行韬, 登闻于天”

  轰

  如开禁忌

  听得这话的人注意力都在“大临”二字上。

  楚王因冒充大临九皇子而被废位、被天罚,此时此刻他又称自己是大临皇子,天却没有惩罚。

  天意弄人

  显然不是,原因只在于

  天已经承认他是前朝的皇子,他说自己是前朝的皇子才会没有惩罚。

  所以前朝就叫临朝,也就是大临

  所以没有惩罚。

  林行韬现在要做的,便是让天知道,天下只有一个大临而不是两个名称相同的朝代

  等到天承认,那么他这个前朝皇子,照样能做当朝的太子,做当朝的皇帝。

  以国君之尊诛杀国师

  但国师与林行韬一般,绝不会坐以待毙

  就在国师欲强行施法飞天时,两道长戟将他拦下。

  国师一怔,旋即大笑。

  “原是叛徒当真令人意外”

  “不对林行韬下落之处距离那道观极近,你们早就站在一起”

  陈珂乐喘着气,眼神却极为明亮“对,我才不是叛徒。那天下第一武将据说是个三姓家奴,我才不要。”

  张况己却气得牙痒痒“你之前肯定是真的在和我拼命吧”

  陈珂乐浑不在意“谁叫我打出火气来了,控制不了。况且我才是天下第一”

  趁着国师对上残缺的杀破狼之局时,林行韬势要一鼓作气消灭他。

  他开始呈于上天。

  “临朝皇族姬氏毕雨箕风、秉政劳民,其皇朝有国运昌隆,至被当朝灭时仍有百年国运未断”

  “前朝国运未断,为何被灭”

  张况己曾说[事在人为,譬如那前朝不也一样国运未消却被当朝灭了任他百年余祚,我等皆以力破之]

  “岂是国师以力破之”

  “国师杀诸多道门、率大军杀龙王、攻破王都,看似以力破之。”

  “实则移花接木,瞒天过海”

  前朝太子说[我大临国运未消,凌家人何以叛逆篡位]

  虞不遮说[放心,太子殿下,你的大临不会消失。]

  “国师乃用前朝气运接给当朝,由是不受天罚,由是凌家得以成功叛逆,由是可以肆意杀皇子皇孙”

  天行有常,不可能存在永久的一家王朝,也同样地,国祚未断,王朝难以灭亡。

  那时的国师还不是国师,纵使天纵之资年纪轻轻便已是天师,但何德何能破一朝百年气运而不付任何代价

  “国师为瞒天机,朝号不改,依然为临。”

  [大临犹在天何怒哉]

  窃国之贼。

  “甚至为了更好地掌控龙脉国运,而扶凌家人上皇位。”

  偷天换日,鸠占鹊巢。

  凌,林,临,当真奇诡。

  “为了不在祭祀中暴露天机,国师改一国封禅圣地为长林山。”

  “据我所知,当朝无有在长林山举行过任何祭祀,由是堂堂泰山府君几乎退为一山山神。”

  “也由此国运之龙未显变化,依旧是百年余祚”

  “若说国运之龙真有百年余祚,方今天地之睢剌,奸人肆虐,各地乱起,何以”

  “只因此百年为前百年而非今百年。”

  百年余祚是上一个百年,而今

  “百年已至,国运当新续。”

  当朝已有百年,遗留的百年国运终要消逝,国师也造就了乱世的格局。

  “可见当朝沿用前朝国运”

  林行韬深吸一口气,召出鼎、玉玺两件前朝传国之物。

  国师对前朝太子说[无事,没有传国玉玺与鼎也无事。]

  “一国新建,怎能没有传国玉玺否则岂能是上天承认的正统王朝”

  “玉玺与鼎近来才出于世间,可见从来都无新建之国”

  “再者,前朝皇子之龙,当朝皇子之龙,国运之龙,三者为何形神皆同”

  “因为本就同根而生”

  “我乃前朝皇子,气运之龙也为前朝之物,在当初与洛王之龙相遇时便应互相对立敌视,又怎会龙气相吸倍感亲切”

  林行韬握住天子剑,遥遥指向左道宫所在。

  “道宫之下必有玄机”

  “国师真身不出王都,必在为当朝国运镇压前朝,好叫那移花接木不会断掉”

  “又正因前朝皇子到了当朝依然会享有权利,所以国师才会赶尽杀绝”

  林行韬说得嘴唇发干,以凡人之躯走了老长一段路的身体也隐隐作疼,但他心里激动。

  国师罪证如山

  他收剑一拜,大声道

  “岂有前朝,又岂言当朝”

  “皆为一朝矣”

  这就是一个大临。

  天际震荡。

  国师说[你是前朝皇子,与当朝何关]

  林行韬则要用事实告诉他,他林行韬今天就要以前朝皇子之躯登临当朝皇位

  “这大临,自古以来就是本皇子的领土”

  他慢慢收拢发自内心的笑容,严肃宣告道

  “国师有罪,欺天大罪,其罪百年。”

  一言而定生死

  天意应承。

  国师松开了府君禁制,整个人猛地跪倒于地。

  漆黑而虚幻的锁链从天上伸出,将罪人牢牢锁住。

  天要等林行韬登基后,把罪人交给真龙天子发落。

  众人哗然。

  林行韬则看了一眼凌卿卿。

  自他登上五色祭坛后,凌卿卿便一直静静立在最后一个台阶上。

  她说“你吓到我了。”

  林行韬反问“你是说在殿里我被废位的时候”

  她摇摇头“我大概知道圣旨是你故意让给我的,也知道你应该不会出事。我害怕的是你刚刚掉下去的时候”

  林行韬打断她“要是我真的摔死了呢”

  卿卿抿唇一笑,拿初次见面时林行韬说的话回他“有时候下大雨天空中还会下鱼呢,下点人算什么”

  她自己停了下来,有些发怔。

  在林行韬疑惑的视线中,她晃晃头,递出圣旨“快点吧,我总怕有意外发生。”

  林行韬则笑话她“哪有两个太子的道理,我要圣旨无用。”

  “你当你的太女,我当我的皇帝,不冲突。”

  “国师想必也很好奇吧,修道者究竟能不能成为皇帝。”

  他信步走到祭坛前。

  这座祭坛也就和以前那座小道观差不多大小,郁以青葱,穆以华丽。

  两道长联垂下“歆而降福,弥万祀而无衰;臧其擅美,咏天音以顾怀。”

  桌上木牌又有“据彼河洛,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的小字。

  林行韬仓促之间,没有祭礼,没有祭文,什么都没有,这样着实对天不敬。

  但有大气运和天命在身,岂会怕获罪于天。

  他质问上天都问过好几次了。

  但他站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卿卿,祭文怎么说,庄严肃穆一点的,以后说不定是要载入史册的。”

  卿卿也想了想,提示了一下“你说过的那个故事里,诸葛亮骂王朗的。”

  于是林行韬点了香,说

  “自渊帝以来,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两个人同时一笑。

  林行韬表情一肃“身为皇子,扫清,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既以权势取之,又乃天命所归也”

  “谨择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

  “抚临四方”

  天空蓦然一震。

  好简陋的仪式啊。

  祭祀者仅一人。

  旁观者也仅一人。

  林行韬这样想着,手腕上、锁骨处却渐渐发烫。

  手腕上的凤凰活了过来,羽翼一振,展翅而飞

  锁骨处的盘龙舒展身躯,龙吟悠长,腾飞入空

  位格参天而长。

  林行韬笑了。

  他感受到了。

  洛水城。

  东陵郡。

  西陵郡。

  百姓、军队、世家。

  岂真是孤家寡人

  岂是独自受封

  “欲得鼎者,独木不成林”

  没有民心、没有军心、没有世家相助,怎能称帝

  凌卿卿眼中,林行韬身后延展开了一片山河虚影。

  还有无数人影。

  他们站在林行韬的身后,安静地注视着他。

  凌卿卿看见了死去的凌铭煜、萧合穗,还有持枪的武将。

  她还看见了很多很多。

  若这些是老师在这个世界的羁绊,老师会为此留下吗。

  老师那么讨厌抛弃百姓的行为,他如今要成为帝王了,又怎会抛弃百姓

  林行韬回眸,看了她一眼,然后看向天空。

  天下气运滚滚而来,聚于头顶。

  宛如华盖,遮天蔽日。

  作者有话要说  就当是加更吧嘤嘤嘤。

  国师我觉得自己还能苟一会儿。

  不会那么简单就结束的233

  文言文部分改自三国演义、南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