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荣华记 > 第71章 第71章
  苏妙真赞许点头,两人又就着账本议论了半日,事事理清,苏妙真伸个懒腰,腹中突然“咕咕”叫了几声。

  苏妙真露了丑,当即有些羞惭,起身告辞道:“时辰也不早了,我就告辞了。”想了想又道:“账本上的问题就是这几个地方,其他的我再帮不上忙,咱们就不用隔日见面了。”

  顾长清闻言也起身,他见苏妙真走至雕花木门前,顾不得桌上抄册,踏步追上去,温声道:“苗小兄弟操劳日久,愚兄无以为报。既然今日事毕,可否赏光,愚兄往天香楼或是神仙坊备下一桌好酒……”

  苏妙真回首一笑:“那倒不必,顾兄不是曾许诺会帮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了么。”她又笑道:“顾兄,我知道你虽尽力信我,但到底是当下无人可用,而我更非官场中人,不会有利益纠葛,才托我查办此事……然而怕是还我防备着。况咱们来往也该小心隐蔽些,而去外面酒楼吃酒,却是不甚安全。”

  “其实说句实话,我亦防备顾兄。”她出门在外,虽做得隐蔽,也时时吊胆悬心,唯恐在顾长清这里或是王氏那边露了破绽。今见一切事了,正是心中大石落地,想早早回府歇息的时候。如何肯再和顾长清应酬。且每每与顾长清相见,她总得装出少年的声音来,也够费嗓子的了,然而不装,她又怕被看出女儿身份。

  顾长清不语,步送她出雅间,二人穿过游廊,至了厅堂檐下。

  春雨绵绵,仍接连不断地下着雨,石阶下积了一洼水,不过雨势比来时要小上很多。

  苏妙真抬眼望去,但见腻云低垂天际,天色沉黯,心怕王氏闲暇去寻自己。她便披了蓑衣,转身一拱手,道:“顾兄留步,我自离开便可。”

  背手下阶,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往茶铺外头走了。

  顾长清在檐下目送苏妙真,直到那单薄背影渐渐远去,他正欲回身。突见雨帘中那背手离去的身影踉跄了一下,似踩在了水涡中,他正欲上前相助,忽见那人背在身后的一双手被春雨淋湿,冲刷掉了一层墨色,露出一段雪白来。

  顾长清瞳孔猛地一缩,不可置信地皱起眉来。

  ……

  苏妙真匆匆回府,申时还没过,天阴阴地住了雨,斜阳泛红。

  一进房,苏妙真便把包扎的那条蓝色汗巾子扯下来,藏到某隐蔽处,又提笔续作《贞观术士录》第三卷的最后一段,很快完事,她手指又疼痛起来,便喊绿意进来给她拿药。

  绿意走进来,心疼地先哎呦一声,忙翻箱倒柜地找了一瓶供药,一壁给苏妙真包扎一壁问:“这是在外头弄伤的了,宋大娘竟然也没好生照看着,凤儿也是,不说仔细伏侍着。”

  因总往外溜,苏妙真瞒不过绿意,便把这些事告知了绿意蓝湘二人,黄莺翠柳仍是瞒着的。好在黄莺翠柳每到午后总要一起去趟绣房,苏妙真要骗过她俩也不难。

  绿意本来就劝不住她,又因知道那铺子是有宋大娘和蓝湘哥哥在的,且见她次次出门都叫上苏全,便也知出不了大岔子。但论起来,苏妙真究竟是女身,如何好常往外跑的,不说出错,就是不出错,心性野了,日后也是难事。

  今见她手指上割了条口子回来,绿意忙趁机劝道:“姑娘也别总往外跑了。这几日是恰好太太有事,不曾细查的,而铺子又是新开的头一个月,姑娘有兴头也是难免,但既然已经事事步上正轨,姑娘就少操心,可不能再往外走了。就算学得再像个少年声,穿得再像个小子,到底还是女儿家,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或是被人识破身份,到时候名节受污,那可如何?不说姑娘家没时常往外跑的,就是出嫁妇人,半月半年地上个街也就顶天了,没得说常常往外跑,去抛头露面的……”

  “……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就是以死谢罪也不够的了。姑娘再要出去,不如先把奴婢发卖了或是打死了,省得总提心吊胆,白白挨着这苦楚。”绿意说着,眼角就泛起些水光来,话音也有些哽咽来。

  苏妙真听她说得严重,先发笑一回。又见绿意满脸郑重,知她不光是拿话故意吓唬自己,而是正儿八经觉得她老往外跑很危险。

  其实她每每出门都会叫上苏全,而且这十日来,拢共出去了五六次,且回回做好万全准备,但却仍把绿意蓝湘这两个丫鬟吓得半死。

  怎么说呢,这便是此地的拘束处了。想想苏问弦,他无论去哪,谁又敢问一句?谁又曾提心吊胆,?

  无非是苏问弦生作男儿,自己身为女子。

  她也就往京中的棋盘街上走走,绿意这丫头就摆出副拼死谏言的架势来,偏生绿意也是为苏妙真好,苏妙真想要辩解更无从下手,总不能说——自个儿来得那个时代,无论男女,想往那儿就往哪儿,女儿家不仅能出入自由,还能有工作有收入,婚嫁凭己,和男子基本上平起平坐……

  苏妙真吐一口气,为这礼教森严的时代和自己所受的束缚而烦闷。因想,这倒不如早早嫁了,好歹出嫁妇人比深闺小姐又多了一星半点的自在。

  心内苦涩难言,勉强憋了个笑出来:“好绿意,可别恼我了,若无大事,我再不往外走就是了。”

  蓝湘又走进来,端来碗奶皮子要她喝,苏妙真勉强吃几口,因连日都没歇觉,她头昏昏沉沉的,便让绿意放下帐子,服侍着睡了。

  这么睡不一会儿,她模模糊糊醒来,浑身燥热,一身大汗,她勉强支身,掀了床帏,见窗外斜阳沉得看不见了,天光还剩最后一点亮儿,心知该是到了酉时。向侯在床前的蓝湘道:“蓝湘,我渴得慌,给沏杯茶来。”

  话一出口,把她自己惊了一跳,原来那嗓音沙哑粗粝,她又试着想在说话,却发现但凡动一动嗓子,就觉得喉咙处疼痛难忍。

  蓝湘听了,也是惊得不行,忙起了床帏,叫人进来。黄莺给苏妙真垫了篆字金线福禄寿康引枕在腰间,绿意走来端杯白水来,伺候着喝了,翠柳给她试了试额头上的热度,惊呼道:“发热了。”

  苏妙真因知是下午在茶铺不小心淋了点雨,所以才发热来。

  便让众人远着点儿别染上了,碰巧王氏正遣人来叫她去上房吃饭,蓝湘又亲手探摸了她额头,还以为是她连日操劳看账伤了根本,再不敢瞒的,立马往上房,回了王氏,叫苏妙真在后喊破嗓子也叫不住。

  没过多久,王氏就领着一干婆子丫鬟风风火火地过来了,王氏一瞧,见她一张小脸儿嫣红得异常,立时就让请大夫来,请了一遭犹不够的,又派人往太医院找个太医来。

  闹了半日,连晚膳也顾不得吃,等那两位太医先后诊治完毕,问过病况,王氏知道不重后,方放下一颗心,进房对苏妙真道:“说是受了春寒,吃服药就见好。”

  想了想,又不放心,道:“虽说只是春寒,听闻傅家那位丫头就是春寒伤体,误了根本,前儿初十,我往你舅舅府上,还听说那傅姑娘病得直说胡话,把傅夫人唬得三魂去了七魄,镇日不出屋子,在家守着那傅姑娘。”

  王氏说着说着,醒过神来,道:“初十那天你不就去了趟傅府去探望,莫不是那时候染上的吧。”又叫进于二家的问过日子,连连道:“可不就是前天。”

  傅绛仙那是装病,如何再能传染给她。苏妙真瞅着王氏懊悔不已地骂了几句于二家的,想了想,不好明言的,哑着嗓子只道:“婉玉看着身子比我还弱,都没生病,我这是今儿下雨,不小心淋了一点,才受了寒,和绛仙却再没有关系的。”

  王氏连连摇头,又从于二家的口中得知傅绛仙约了十五,让几个小姐妹再去傅家相聚,忙对于二家的道:“往傅家说一声,就说大后日十五我们真儿去不得了。”

  于二家的忙答应了走出房去。

  王氏又等着灶上煎药,先看着苏妙真吃了些热粥,黄莺翠柳二人捧着两碗药走进来,王氏亲拿了汤匙搅了搅,还没开口,那头苏妙娣也匆匆来了,先问蓝湘几句病情,方放下颗心,走进内室,绿意抬个花梨木椅子让她坐。

  苏妙真忙喊:“不可。”苏妙娣扶着椅子正在疑惑不解间,苏妙真道:“姐,你五月初就出嫁了,可别在我这儿过了病气,虽说大夫说我这病吃服药就好,可你身子一贯弱,要是染上了误了吉期就不好了。”

  王氏回过神来,也忙打发苏妙娣先回去,苏妙娣只能立起身,交代几句便走了。

  苏妙娣刚出院子,苏母那头又打发明儿过来探看,明儿和王氏一时盯着苏妙真把那两碗药尽数喝了,又忙让蓝湘绿意几个送蜜饯儿酸梅来。苏妙真含在舌下,感觉苦味儿稍稍去了,便对王氏道:“娘去吃饭吧,可不要为真儿反伤了身体。”

  王氏见她病中尚且不忘惦记自己的,那等慈母心肠再不必说,过来搂着她坐了片刻,方起身回正房用饭。

  至晚间安置又来看她一回,苏妙真怕王氏来来回回反而受累,忙说要睡了,王氏才去。谁料她一沾枕头,就睡意发作,正在昏昏沉沉间,听见苏问弦来了,在外头耳室问话:“真真她……怎么突地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