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野岭迷宫 > 第四十四章:真实的菩萨
  文教授听了我和刘云飞的话,乐了,哈哈一笑说:“老郭啊,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有思想,这是好事啊,许多问题就怕较真,一较真就明白了,做事就得这样。”

  文教授告诉我,透过墓室壁画的本质,它为我们复原了一个真实的菩萨。

  地宫壁画里纪录的灭佛事件,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原因。究其大规模灭佛的社会根源,首先是佛教寺院大兴土木,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统治者倡导佛教的初衷只是帮助麻痹百姓,利于统治,可发展到后来局面失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就不得不动刀子了。

  其次寺院占用大量土地,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寺院经济,极大的触动了社会经济基础,这严重影响到国家赋税收入。

  还有数量庞大的僧尼不仅免租免徭役,同时还吃着百姓俸禄。极大的加重了百姓负担和削弱了政府实力,甚至直接动摇了社会根基。

  在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面前,就是慈悲救度的佛陀菩萨,也难逃世俗的因果轮回。

  再者,佛教本质还是在劳苦大众这边的,难免在面对一些社会现象时,和官府产生对抗情绪,最终遭遇到灭顶之灾。

  虽然灭佛并没有从实质上减轻百姓的负担,也并没有缓解社会矛盾,但在一定基础上扩充了朝廷实力。

  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说道:“文教授,我以前虽然不太信佛,但还是很喜欢菩萨的,尤其是观世音菩萨,不仅救苦救难,慈悲善良,而且还给新婚小夫妇送儿子——听你这么一说,菩萨的形象全毁了,你这可是伤了我的一片向善之心哪……”

  文教授哈哈大笑,说小伙子啊,你这脾气我喜欢。那,我今天就给你说过通透,让你明白。你别误会,我和佛祖没仇,也不是诋毁菩萨。咱们哪,得从民间和官府两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凡事都得一分为二的看,菩萨的工作也不例外。

  在民间,佛教教导百姓,要积善行德,要去欲去念,也即是少私寡欲,通过求佛问道,以期早登彼岸,飞升极乐。其实这些再往深了说,都是个体思想,于好于坏,都无伤大雅,即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无不可。而且还有利于修养一种高尚的美德,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嘛,对个人而言,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而在官府,这佛事就变得复杂了。你看看眼前的佛教痕迹,得费多少民力财力才能建得如此奢华。统治者沉迷此道,妄求长生之术,荒废垄亩之策,长此以往,焉有兴旺之理!正所谓: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国之大者,当以民生为先!一旦民生不保,则天下必乱。然而权贵为图安民,妄图用佛家的出世思想教化民众,四大皆空。殊不知不经意间,却将百姓带上了邪途。古语说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餐不食就会饿肚子,一天不穿就会生风寒,民生大计必以衣食为先。毕竟,红尘大千,各有各的内在规律,都得各安法度,任何事都不能用过,都得有个度才是。剥削和懒惰都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才是社会的无量法宝。

  这些地宫里的壁画为我们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从壁画里就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思想和价值构成。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古代那些统治者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佛学深邃,却始终是心学。虽然有用,但不可乱用。虽然能救苦救难,但那也仅限于精神层面,这才是真实的菩萨。他可以帮人升天,却不能帮人发财,发财是财神爷管的事儿。

  要是肚子饿了,寒凉褴褛,就是菩萨来了也救渡不得。说到底这些物质生活,都得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春不耕,秋不获,你就是把儒道佛所有的经典看出个大洞来,也变不出个窝窝头来,岂不闻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道理。在这方面,菩萨和孔老二最有感受,也不知背了多少黑锅。老话就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像当年小日本打进来了,求菩萨也不好使,最后还得靠老百姓自己才能把小日本赶回去。菩萨最多也就是精神鼓励:跟那帮小日本死磕吧,反正二十年后我又渡你轮回再来,那时还得是一条好汉。当然了,结果才打了八年,小日本就被人民练趴下了,乖乖的滚回了东洋老家。

  所以说,倘若大家都躲进空门,藏身寺院,青灯古佛,四大皆空。没有了社会物质基础,照此修行,那些说教最终也只能成为盘剥和愚弄百姓的工具,成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长此以往,只重精神,不重物质,必然形成一个病态的社会,动摇社会经济基础,焉能不乱!动刀子也就不足为奇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也实行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政策。要我说啊,共产党才是真正的活菩萨,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

  文教授谈古论今,听的我是瞠目结舌,就这水平,信口说来,出口成章,都赶上作报告了。几幅壁画就能说出这么深奥的社会内涵,也是服了。

  刘云飞看文教授终于停了下来,赶忙递过水去,一挑大拇哥,“文教授,你说的太好了,我就爱听。你要是不上《百家讲坛》,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就你老这水平,稻草都能说成金子,死人都能被你说活咯!”

  大伙儿一听了都乐了,我心说:“刘云飞啊刘云飞,你这是什么比喻啊,没大没小的!你这不是把人家堂堂一大专家比成骗子了吗!”文教授听了毫不在意,也哈哈大笑起来。

  郭叔说道:“文老说得太好了。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灭佛事件不少,而三武灭佛影响面最大。纵观历史,凡是兴佛王朝,十有八九都走向了没落。历史上北魏王朝、北周王朝、西夏王朝、西域吐蕃王朝及吐蕃瓦解后残余一支建立的古格王朝等等,都是因权贵大兴佛道,罔顾民生,国力空虚,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了亡国的悲剧。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能不能成佛,百姓俗身这一世都难脱苦难的深渊,除非没有了剥削!正如文老所说,由于客观的思想局限性,宗教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先天不足,当然了,咱们考古也得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亡国了也不能让佛主菩萨来背黑锅,这也体现了任何一种思想体系与整体社会的辩证关系。还是中庸思想说的好,不偏不倚,方成大体,才能证大道……”

  刘云飞听得就有些糊涂了,提了个菩萨都想问的问题:“那照这么说来,那到底还要不要成佛啊?”

  文教授想都没想,瞪大了眼睛说,当然要成佛了!我说的很明白嘛,佛学深邃,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须知佛门里边也是可以遮风躲雨的,佛门讲究“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在菩萨那里,不仅自度,还要度人,这种悲天悯人的大智大慧可不能丢。再者,从这古墓地宫的壁画里,就生动的反应了这一点。

  只要不是成天宅在佛门里,记得柴米油盐,记得父母老婆孩子,记得为人民服务便是好,这啊,关键看怎么用,谁在用……

  刘云飞似乎明白了些,说:“喔,是这样啊,先前我还以为老爷子与佛陀菩萨有仇呢!”

  大伙儿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地宫壁画里的佛事,暂时都忘记了身陷古墓,也忘记了外边的危险正一步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