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和美女董事长 > 第364章 琅琊草
  “你别发火啊,丫丫就是怕你骂她,才没敢和你说,先瞧瞧和我说的,”陈瑶摇了摇张伟的胳膊“有话好好说,这么大火气干嘛,我也知道找个工作不容易,我让丫丫先不,先干着,另外,丫丫的心情也是要理解的嘛”

  张伟冷静下来,点点头“那好吧,就先按你说的办。”

  “嗯”陈瑶答应着,抬头着浩淼的星空,突然叹息了一声“人生啊”

  “怎么了感慨什么”张伟问陈瑶。

  “没什么,我刚才突然想起了王炎和哈尔森”陈瑶仰脸着夜空,幽幽地说。

  第二天早饭后,张伟带着陈瑶离开村子,往更深的大山里面开去。

  “当家的,我们去哪里”陈瑶问张伟。

  “去了你就知道了,”张伟边开车边对陈瑶说“今天我带你去几个地方,你去到只管,完最后再总结。”

  到张伟神秘兮兮的样子,陈瑶好奇心起来了,兴趣也起来了。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走了半天,张伟在一片嫩绿的田地边停下,招呼陈瑶下车,指着一片绿油油的地对陈瑶说“,知道这里种植的是什么吗”s11

  陈瑶下车了“不是小麦,油草嫩绿,色草金黄,是什么”

  “琅琊草。”

  “琅琊草”

  “对,也叫黄草,这瑶蒙山区的特有野生草类,我们到的这一片是专门种植的。”张伟对陈瑶说。

  “有何用途”陈瑶问张伟。

  “草编。”

  “草编”

  “对,琅琊草编,”张伟拉着陈瑶上车,边走边说“古老的传统手艺,古时用来编织草鞋,民国初年开始用来编织草帽,当时的民族实业家办起琅琊草公司,向附近的乡村妇女传授编织技艺,一年也能生产几万顶,投放市场后,很快将当时的纸捻帽排挤了出去,到解放前,琅琊草帽一直畅销济南、天津、东北等地”

  陈瑶听得两眼发光“这草帽有什么特点”

  “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拉力强,美观耐用,而且,脱汗离水,轻便凉爽。”

  “现在呢现在怎么样了”陈瑶紧跟着问。

  “这种传统工艺一直没有停止生产,断断续续到了现在,现在呢,属于半死不活,因为销路不好,产品单一,很多家庭妇女都不再编织这个了,很可惜,一个精美绝伦的民间手艺”张伟惋惜地说“刚才我们经过的那块地,是专门种植的琅琊草,是一个个体小草编厂自己种植的,这个小厂很多年了,一直没有中断了这个手艺的开发,只是销路不好,品种单调,一直半死不活中”

  “这里的家庭妇女都会编织这个吗”陈瑶继续问张伟。

  “是的,不能说百分之百,可以说绝大多数,我妈就会,年轻时候学的,那是大队里组织识字班集体搞编织,我妈在娘家还是生产标兵。”张伟说。

  “哦”

  “其实,我想啊,这个东西既然能编织草鞋、草帽,为什么不能编织其他产品呢比如,拖鞋、提篮、茶杯套、果盒、花盒”张伟慢悠悠地说“旅游产品的开发,不能跟大群,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打自己的品牌,利用自己的优势而且,既然大家都会手艺,为何非得大动干戈建厂设房呢,向民国时期的

  琅琊草公司,家庭院落就是他们的厂房,家家户户都是他们的车间,无需投资弄这些,民间家庭妇女都是他们的生产工人。”

  陈瑶听得很兴奋,连连点头“当家的,我开眼界了。”

  “这里还有让你开眼界的,”张伟停下车,指着路边大片柳条地“你。”

  “啊哈,这么多柳条啊,真壮观,好,”陈瑶由衷地赞叹“这是用来干嘛的”

  “著名的瑶蒙柳编的原料基地,”张伟笑嘻嘻地“瑶北山区、平原的传统技艺。”

  “都能编什么”

  “花盆套、花篮、吊花篮、挂蓝、纸篓、洗衣筐等等等等,很多很多,主要用来出口,前几年出口量很大,但是现在”

  “咋了”

  “现在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在工艺和产品类型上落后了,像琅琊草编一样,处于没落状态。”张伟叹息了一声“思路决定出路,关键在于换脑筋啊”

  陈瑶沉思着,没说话。

  张伟拉着陈瑶转悠了一天,了很多地方,也参观了几家小规模的个体柳编厂,查了部分产品,还到几家仍在编织草帽的琅琊草编织户去观摩了农家妇女的手艺,带走了部分样品。s11

  回家的路上,陈瑶拿着手里的精美样品反复查,凝神思考。

  张伟边开车边对陈瑶说“今天思路有没有什么启发”

  “张老大,我服了你,你很有一套思路。”陈瑶突然认真地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