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斫宋 > 第十九章 铁鞭寺
  李寇一路慢行暗暗计算着出走渭州的距离。

  走不盏茶功夫,无空在前头停下脚步。

  这一路来他闷头只在前面赶路,顺着泾河一路直往西西北走,不见他再与路上什么人说话,只拉开百丈之多,似乎无意听李寇与朱文说话。

  他这一次停下,是要在路边休息片刻。

  李寇裹紧军大衣,山野里空旷处风吹来很冷,他闭着嘴巴时刻调整呼吸。

  此处是一个小山丘在路边麦田一侧矗立,丘上有荒草,也有不知哪个路人留下的印记。

  李寇颇爱干净,只看丘上有溺痕,便不往上头去坐。

  无空面色和煦,大口喘两口气,笑道“再往前走一会,也就到了。”

  李寇假意埋怨道“早知如此,何不找个车马来”

  朱文劝道“今日花销许多钱,这几里路再走片刻就到。”

  无空也道“二十万大钱虽多,也须精细过日子才是。”

  李寇佯怒道“这么长的路,倘若你家老和尚龃龉,不肯给飞钞,偏要十多万钱让我扛着回来,我又怎么奈何”

  无空只是笑道“大可不必担忧。”

  他似乎又信心满满,见朱文疑惑地看他,忙又道“那老僧是个市侩的头脑,他怎会贪小利忘了大便宜总不至于扣留你等,那可是出入渭州都有记载的。”

  他看着李寇半晌才说“渭州富商并不多,哪天多一个身怀数十万的富人,全城都要来看,那老僧只是个贪财的,又不敢多事,只消那琉璃盏叫他见了,怎会少你的钱”

  李寇道“那可难说。”

  歇息片刻再又赶路,渐渐的无空话多起来。

  他先问李寇家世如何,又问朱文怎么不与同族一起。

  李寇不搭理,朱文倒是聊了几句。

  这时李寇知晓朱文本不是关西人,他家本在淮南西路濠州定远,祖上坐盐监事,举家来到秦凤路,有一支留在永兴军华州,即陕西华县区域,另一支一路直到秦州,即以后的甘肃天水附近,那还是朱文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的事情。

  朱文叹道“国朝规矩,定远朱家庄几乎满门尽迁徙,原本定在全部去秦州,投奔亲戚,没成想半路上有人落了病,有人生出二心,在华州境内,只好两边分道扬镳,我家人少,只几个人,当时一心只想投奔亲戚,另一支倒是大户,多有人丁也很多家财,那一支留在华州,洒家有个兄弟,当时也流落在了华州,此番蕃兵侵扰,洒家本要带家人去华州投奔于他等,也不知我那兄弟现今是个什么样子。”

  李寇奇道“如何便坐盐监事”

  朱文道“国朝盐铁自是朝廷的专卖事项,不过寻常也有发卖予民的,衙门只须按季度收缴定额分量便是,朱家庄本就是个熬盐的,当年年出盐也有千石,那是定远颇有些名气的大庄,人丁十分兴旺。”

  李寇心下讶异,他并不知道古代的经济。

  但他知道盐铁专营这个在古装电视剧里也出现不少次的词。

  但听朱文这么一说,莫非宋代的盐铁也可以由商人开采

  心下记着这件事,李寇再不多问,又走片刻,远远看到路边一侧,高山腰里,灰蒙蒙的山上露出一抹颇显眼的色彩,似乎有人家在山里居住。

  无空拊掌指着那里笑道“那处就是铁鞭寺了。”

  李寇极目远眺也瞧不出有什么问题,他只是奇怪于是问那无空莫非不怕西贼

  无空面色似是不甚欢喜,只说“便是战乱时也不该与小僧们为难”。

  李寇一笑“我若是贼寇,却不饶了你这些出家人。”

  无空奇道“为何”

  李寇道“乱世下山的是道人,倒是盛世里常见僧人下山化斋,只你一个小山寺里,老僧便有出手十万钱的气派,可知若是搜刮,只怕百万钱也拿得出来,却不是合该贼寇发一笔横财么”

  无空当时怫然不悦,道“施主说的哪里话。”

  李寇不与他辩驳,手指一条小路道“去了难免不好如厕,你们等我片刻,解个手便来。”

  说着便抓着路边的蒿草往小路上去了。

  无空在后头着急叫道“莫坏了那琉璃盏”

  李寇道“那是十万钱的物件怎可坏了”

  这一番应答,自然不是小声说的。

  李寇眼中不带笑容,他在避风处稍稍待了片刻,取些饼干矿泉水,先勉强吃些下肚,再要起身下山时,忽而想起一时,左右一瞧,从一旁捡起两块拳头大小的石头。

  他下山路,那无空正与朱文说话。

  无空埋怨道“这少年人忒得警惕,小僧只是个要货的,他当洒家们是要命的么”

  朱文不动声色只说“他少年人一个,你也是知道的,一路不知多少苦头都吃了,安能不疑只等变卖了琉璃盏,你等把那大钱飞钞交给他,自然不疑心于你了。”

  无空见李寇下来,直卷起自己的僧衣大步沿着大路往山上走去。

  朱文目视李寇要问端倪。

  李寇目光往那小路处一指,又摇了摇头。

  小路上什么也没有,只有积雪,此时已开春了,积雪几日来消融的不少,又在路边留下冰棱,上头倒有鞋印,只看来也是山里的和尚。

  李寇让朱文在前头走,他在后头跟着。

  朱文哪里知晓李寇并不十分信任他,走在后头自己照应自己才是正理。

  一时到了山腰,那山路蜿蜒曲折,分明只有不足三百丈的山,那路足足有里,路也是修缮过的,力求陡峭,只有顺着山路往上,不有跃上之字形路上一层的可能,那陡峭的悬崖上,根系很浅的蒿草不足以为一人着力处。

  李寇心下戒备,脚下平缓轻巧沿着山路往上走,只是他走几步,便要停下稍稍喘口气。

  一时上得山来,才见山寺真容。

  山寺在山腰避风处,一侧有林,一侧是悬崖,看那山寺颜色,颇是崭新,怕不翻新多久,也无山门,也无石阶,自山寺一侧放满了麦草,又放着整齐的一堆柴火的场院外头,平平的直通山寺大门,那大门倒是很高大,足有丈高,比院墙却不高多少,院墙上颇是陡峭,土夯的墙头上布满了刺荆。

  山寺并不完全依山,寺庙与山壁间有丈许距离。

  那山壁上也掏了几个窑洞出来,并无门扉,只看着堆满了麦草柴火。

  寺中静悄悄无人应声,有轻轻的香火味道,被山风吹着从悬崖那边打着滚地扑过来。

  李寇悄然吸一口气,那香火的味道并无异常。

  他目光却瞧在山寺外一棵大树上的物件上。

  那是一条黑幽幽的,长有三尺八,直径堪比他手腕的一柄熟铁竹节钢鞭,鞭尾系一条红布,用粗绳子系着,挂在大树上似乎要叫人远观。

  那钢鞭分量超过三十斤了

  许还要更重

  李寇看两眼不再多看,他拍下胸口揣着的玻璃杯,大步跟随无空往山寺里头走去。

  他心里说“原来是这么个铁鞭寺不知是什么来头”

  这时,朱文脸色变了。

  他一把拉住了李寇不让他往山寺中走。

  怎么

  “出平凉府,去西北二十里,有前朝时人修寺庙,曰渭州铁鞭寺,位在龙隐寺之下。龙隐寺者,传为唐安史之乱时,太子亨出马嵬,辛酉至平凉郡,夜宿寺中,后称帝于灵武,寺改称龙隐寺,是为真。至于铁鞭寺者,时人讹传乃前朝猛将呼延赞过处,遗铁鞭,因是有寺,此讹传也。”

  国书地志平凉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