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长乐夜未央 > 28、帝后同席论朝局
  “陛下为何有此忧?”

  兮君抬起头,看着刘弗陵轻声询问。

  这一次,兮君没有再摆出应有的恭顺姿态,神色极为郑重。

  ——既然刘弗陵已经承认自己走投无路了,那就好好地与她分辩清楚!

  ——让她惦量清楚!

  听到兮君的问题,一直盯着她不曾移开眼的刘弗陵并没有丝毫地不悦,相反,他因为欣喜而稍稍振奋了精神,也因此而更加愉悦了。

  ——那种振奋的感觉,他已经很久都不曾有了。

  ……

  ——就如兮君了解刘弗陵一样,刘弗陵对自己的这个皇后同样很了解。

  ——若是不了解,他怎么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冲皇后发火?

  ——不过是笃定了,兮君绝对不会在霍光面前多说一个字!

  ——只要兮君不多说,霍光终究也不会对他再如何厌恶了,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当然,他的皇后不多说,并不是对他的关心与维护,只是不愿让霍光为难……

  ……

  刘弗陵更清楚,兮君并不是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如果她知道某件事与她无关,那么,她多半是不会对这件事多关注半分的。

  ——自然也就更不必说,会不会有追问其中的根由之类的举动了。

  正是因此,刘弗陵才会欣喜。

  ——既然她肯问了,自然也就意味着她在考虑自己之前所说的话了。

  绝望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刘弗陵怎么能不欣喜?

  “陛下?”

  见刘弗陵一直不开口,兮君不由皱眉,轻声询问。

  刘弗陵镇定了一下心神,又斟酌了一下才道:“颀君以为,朕不当有此忧?”

  兮君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刘弗陵。

  刘弗陵也没有真的想要她回答自己,见她不语,便笑了笑,又振作了一些,对兮君道:“大将军不喜朕。”

  兮君垂下眼,轻声反驳了一句:“陛下所言……过矣……”

  ——无论事实如何,霍光都是不会承认的,兮君当然更不会承认。

  ——这种事情是可以宣诸于口的吗?

  刘弗陵比兮君年长,自然更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听了兮君的反驳,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附和着改口,反而道:“朕知大将军为何如此……朕无怨……”

  兮君欲言又止——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说什么了。

  ——这位天子比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再说那些无力的反驳,有用吗?

  兮君低下头,心中暗暗叹息。

  ——霍光的确不喜欢今上……

  ——对县官,霍光的耐性一向都很有限……

  ——尤其是……元凤三年之后……

  ——明明今上已经加元服了,可是,关于亲政之事,霍光连提一提,装一装样子……都没有!

  ——霍光不提,举朝上下……

  ……元凤三年……

  兮君若有所思地抬头,看着刘弗陵,轻声问了一句:“陛下以为……为何?”

  平静的语气听不出丝毫的情绪……

  刘弗陵皱了皱眉——他的皇后又开始……与他拉开距离了……

  ……

  “为何?”

  刘弗陵强迫自己收回飘远的情绪,苦笑着反问了一句。

  兮君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等他继续往下说。

  刘弗陵闭了闭眼:“缘由……甚多……”

  兮君轻轻眨眼,看着天子,神色更显困惑,却仍然没有说话。

  刘弗陵苦笑,用自嘲的语气道:“朕之生,既不为大将军所喜……”

  兮君一怔,随即垂下眼,轻声慢语地反驳:“大将军乃先帝宿卫之臣,岂会不喜陛下之生?”

  ——有子即有福,哪有忠臣不喜君主有子的?

  对兮君的反驳,刘弗陵淡淡地一笑,神色也黯然了许多,垂着眼,没有什么精神地苦笑:“朕乃皇太后孕十四月所生,先帝即诏,以朕所生之门为尧母门……”

  兮君一怔,半晌都没有回过神,脑子里全是“十四月”三个字在不断地盘旋。

  ……

  “……皇后?……皇后?……皇后?”

  “陛下!”

  刘弗陵频频出声相唤,终于让兮君回过神来。

  “皇后所思者何?”刘弗陵皱着眉询问。

  ——上官嫱不是易惊易怒之人,可是,方才……她的反应太大了一些……

  兮君摇了摇头,半晌无语,直到刘弗陵再次出追问,才犹豫着问皇帝:“陛下……可怨云陵?”

  ——她想起了义微曾经说过的话。

  刘弗陵不由一怔。

  ——可怨云陵……

  弱冠之年的天子下意识转头向北方望去,入目的只有殿内的玉帛之饰,但是,刘弗陵却仿佛看到了甘泉山……

  几乎是一瞬间,征和二年,被他的母亲抱在怀里的惊惧顿时在刘弗陵的心里浮出。

  恍惚中,刘弗陵似首听到母亲歇斯底里的声音……

  ——他的母亲是那么的恐惧啊……

  ——殿中内室的他又怎么会不恐惧呢?

  刘弗陵咬了咬舌尖,直到口中涌出腥味,他才慢慢地开口:“如何怨?”

  兮君默然,随即就听到刘弗陵轻声询问:“皇后呢?皇后可怨如汝考?汝祖?”

  兮君不由一怔,却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不怨的!

  ——有什么可怨的?

  ——她的父亲与祖父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吗?

  ——是的!他们将她送入了宫,可是,除了想借外戚之名、外戚之势,他们也未尝不是认为,让她成为皇后对她也是最好的!

  ——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啊!

  ——谁能说不好?

  ——况且,当时,以她身后的家世、权势,宫中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有什么可怨的?

  ……

  ——事实上……该问的是他们怨不怨她才对……

  ——当时……在外家与父家之间……她的回避其实已经是选择了。

  ——她选了母亲的家族……

  ——上官家中外宗族俱灭……他们可怨她?

  兮君在心中自问。

  “君既不怨,我何怨母?”刘弗陵低声反问。

  ——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他能成为大汉天子吗?

  ——哪怕他的母亲……有错……可是……她有别的选择吗?

  ——垂垂老矣的天子,温和慎重的皇后,德高望众的太子……

  ——他的母亲算什么?

  ——天子宠姬?!

  ——听着十分动听,但是,很稀罕吗?

  ——他的皇考没有多少子男,但是,宠姬何曾断过!

  ——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

  ——王夫人得幸之时,宗族尚穷;李夫人出身倡家,身后不久,兄弟被族……

  ——他的皇考……从来都不是多情之人!

  ——至于亲子……

  刘弗陵失笑。

  ——如果当初他不是孕十四月而生,他的皇考会多看他一眼吗?

  ——除了卫太子……他的皇考何曾将他们这些儿子放在心上?!

  ——仅此一桩,他能对他的生母有什么怨言吗?

  刘弗陵向北望着,轻笑叹息,半晌才道:“我乃皇帝!有何可怨?!”

  ——无论如何,他得了至尊之位!

  ——有幸若此,他何必怨尤?!

  刘弗陵看向兮君,眼中一片郑重。

  “我不怨先妣,亦不怨大将军!”刘弗陵再次宣言。

  兮君不语,看着刘弗陵,等他的下文。

  刘弗陵微微昂起头,慢慢地言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将军不喜朕,乃其所禀。”

  兮君看着刘弗陵,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从元凤元年开始,她就没有再见过这样的天子了!

  ——通透,清冷……地看着一切,面对一切……

  ……

  ——值得庆幸吗?

  ——她还能见到这样的刘弗陵!

  兮君低下头,闭上眼,心中盈满了复杂的滋味。

  刘弗陵的右手紧紧地攥着自己的左手,好半晌,他才再次言道:“朕不怨,却非不忧大将军所欲!”

  兮君抬起头,眼中一片清明,不见丝毫的情绪。

  刘弗陵微微抿唇:“去岁十二月,丞相敬侯薨。皇后可知?”

  兮君点头。

  ——朝堂大事,后宫亦是有所闻的,何况丞相薨这种事?

  刘弗陵淡淡地道:“今岁已四月。”

  兮君垂眼,眼神微闪。

  “丞相府至今无主。”刘弗陵很平静地陈述。

  兮君点了点头,心中若有所思。

  “按例,御史大夫当迁丞相。”刘弗陵轻语,兮君点了点头。

  ——她也听说过这个惯例。

  ——比如王就是在田千秋薨后立即迁为丞相的。

  ——可是这一次……

  ——御史大夫并非无人在位啊……

  兮君不由皱眉,有些想不明白了。

  “御史大夫敞。”刘弗陵慢慢地陈述,“华阴人,初给事大将军莫府,为军司马,迁为搜粟都尉,再迁大司农,后代宜春侯为御史大夫。”

  兮君更觉得奇怪了。

  ——既然是霍光的幕府出身,又历公卿之官,自然是霍光的心腹了,怎么会如此呢?

  ——当年,王并非霍光亲信,田千秋薨后,还是即日代为丞相,封宜春侯!

  兮君对霍光是很了解的。

  ——她的这个外祖父是极护短的,更不会为了名声,就刻意压制亲信的官位!

  ——正是如此,这个情况才格外的不正常!

  刘弗陵犹豫了一下,才轻声道:“元凤元年,故稻田使者燕仓以上官桀等反状告敞。敞未言,移病卧。燕仓遂告谏大夫,即今之太仆,太仆即告大将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