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大唐:最强熊孩子 > 第四章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可能是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两人的到来,也可能是李世民也感觉此举有损皇威。

  连忙咽下口中食物,正了正身子,清了清嗓子,仿佛如此那位皇威至上的天子就回来了。

  ;二位爱卿何故至此啊?

  程咬金嘿嘿一笑,眼睛却死盯着沸腾的火锅,一动不动。

  ;作为臣子当为陛下排忧解难。

  紧接着,尉迟敬德也是一本正经的望着火锅,大义凛然:

  ;义不容辞!在所不辞!

  长孙冲头也没抬,打趣道:;闻着味找来的吧?

  ;鼻子挺好,想吃就过来吧!

  两人对视一眼,这小屁孩说话怎么像骂人似的!

  不过最后一句倒是正对胃口!

  也不等李世民开口,两人竟是屁颠屁颠的跑来。

  早年隋末之际,还未开国的他们,就经常在一起谈笑风生。

  所以即便如今,几人虽位高权重,君臣有别,可在此刻,倒是也没什么顾及了。

  李世民斜了眼毫无形象可言的二人,心中冷笑。

  为朕排忧解难,就是帮朕消灭这些美味来了?

  作为大老粗的两人,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几欲手脚并用,口中囫囵吞枣一般。

  ;好好吃!

  ;简直人间极品啊!

  ;陛下,这火锅,怕是连你御膳房的国宴也不遑多让吧?

  两人品尝到这色香味俱全的火锅,比之以往自能算是清汤寡水的民间火锅,自然大赞。

  看着风卷残云一般的二人,李世民一脸嫌弃,;你二人好歹也是朝廷重臣,怎可如此毫无吃相?

  两人连连告罪,心中却是腹诽不已。

  瞧自己吃得快、吃得多直说不就行了,说什么吃相啊!

  正在几人吃得兴起之际,长孙冲眉头一挑,抬头望去。

  越过假山、清池,视线所及,竟有黑压压一片身影出现。

  李世民几人也循声望去。

  刷刷刷!

  几乎瞬间,那些人影绰绰已经悉数走来。

  李世民的脸色当场就垮了,看了眼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二人,心中暗骂不已。

  来人,正是那早朝退散却并未离去的文武百官!

  早先。

  程咬金与尉迟敬德口舌争锋,言语间自然是关于朝堂生变的缘由。

  除了他们,文武百官哪个不好奇?

  所以。

  有了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两位滚刀肉不怕挨骂的武将在前,他们索性也跟在后面。

  这会儿。

  李世民;噌的猛然站起身来,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一边使劲嗅着那股从未闻到过的美味,一边没眼去看海晏池旁狼吞虎咽的众人。

  气氛宛如冰霜般凝结下来。

  谁能想到,陛下如此着急离去,竟是为了吃火锅?

  还是于朝中皆有无匹威望的国公李靖干咳一声,率先开口道:

  ;陛下,臣等早朝之后并未打道回府,不过是担忧罢了,还望恕罪。

  李世民脸色稍好,大袖一挥,;无妨。

  ;众爱卿大可放心,朕自有打算。

  片刻,李世民微微侧目,直接下了逐客令,;既然无事,爱卿且先行退去吧。

  一干文臣武将面面不舍,却又不敢与天子争食,只好捏着鼻子缓缓离去。

  不过临了,李世民却开口让李靖等人留下。

  如此。

  海晏池旁。

  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魏征等人。

  零零散散,竟也有十数人之多。

  当然,其中看起来最奇怪的,当数长孙冲和李承乾二人。

  看着一帮心腹老臣,在场的,除了军神李靖并未参加半年前的宣武门之变外,其余诸位,皆是押上全部身家性命的骨鲠忠臣。

  李世民望着众人,一时间思绪飘飞,也不顾及什么天子仪态了。

  ;既然今日因缘聚会于此,又弄巧成拙,美味在侧,朕便以此答谢诸位吧。

  众人沉默不语,心中皆知晓李世民所言何意。

  那场宣武门之变,是在场诸人力挽狂澜。

  以长孙无忌、杜如晦为首的文臣共谋大事,程咬金、尉迟敬德为首的两人亲上战场,血肉相搏。

  这才有了今日他李世民皇袍加身的光景。

  李世民也不多说,众臣也不揽功,皆心知肚明。

  约莫是瞧见气氛些许低落严肃,程黑炭哈哈大笑,打破沉默。

  ;陛下,今日赶巧,不如从您珍藏中拿些好酒出来,我们也好尽尽兴嘛!

  不等李世民开口,尉迟敬德嗤笑一声,;匹夫草莽一般的言论,注定难登大雅之堂。

  程黑炭双眼圆瞪,刚要破口大骂,却听到尉迟敬德继续道:

  ;陛下仁德,赏赐我们如此美味,我们自然不可得寸进尺。

  ;不过嘛,陛下若是自愿将几年前在秦王府假山下珍藏起来的那十几坛桂花小酿和地窖里的二十几坛金秋蜜酿拿出来众乐乐,那自然又不一样了!

  程咬金目瞪口呆,一众大臣更是憋着笑。

  好家伙,如数家珍啊!

  这尉迟敬德这是惦记了几年了?

  李世民也嘴角抽搐,看来今儿不拿出来是不行了。

  众人起哄,不得已,李世民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自然,从御书房拿来的好酒好菜也陆陆续续送来。

  这样一餐阴差阳错的火锅,竟在此刻,显得犹如天助。

  兴至深处,李世民借着酒劲儿,突然开口道:

  ;朕夜观藏碑阁,见先贤画像于其上。

  ;中原大一统的始祖秦始皇、谋略深远的汉武帝、三分天下的曹孟德.

  ;朕时常念想,前人丰功伟绩,青史长存,那百年、千年之后。

  ;朕在这浩瀚长河中,可有一席之地否?

  ;朕算得上盛世明君否?

  话音刚落,满场死寂。

  众人知趣的低下头来,谁也不敢言语半句。

  甚至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程黑炭和尉迟小子,此刻竟也出奇的安静下来。

  即便在场者,皆是伫立在大唐天下最顶峰之人!

  笑话!

  前人功过后人评,那是自然。

  可面前天子,谁敢妄下评论?

  即便是那阿谀奉承、谄媚讨好之言,也不敢随意开口的!

  李世民见状哈哈一笑,;但说无妨,朕洗耳恭听。

  然而。

  李世民等来的,却依旧不是于此刻如履薄冰的诸位大臣肺腑之言。

  反而人堆中差点被挤出坐席的那个角落,又清脆的声音响起。

  如平地惊雷、万马奔腾震撼全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