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大唐:最强熊孩子 > 第六章 震撼,太平十三策!
  ;内忧外患?此话怎讲?

  李世民满脸郑重,近乎渴望般的问道。

  长孙冲小手一挥,油乎乎的龙鲤在阳光下显得尤其鲜美。

  ;内忧,他关陇内外,五姓七望六大世家,掌握大唐大半命脉!

  ;从货币流通到衣食住行,哪一行哪一业没有他们的影子?

  ;就好像一坨屎,总是会被狗牢牢盯住的嘛!

  众人尴尬一笑,却不得不暗叹长孙冲所言极是。

  五姓七望,向来都是大唐土皇帝一般的地位!

  甚至民间有言论说,若是世家族们高兴,今日太平便是太平,明日战乱便是战乱!

  何其嚣张!

  这也侧面说明了五姓七望对于大唐的潜在掌控之巨!

  早在隋末之际,他李渊李世民所在的太原李家,其实就是五姓七望中的老大!

  这也是日后李家招兵募马,横推天下的真正原因所在!

  李唐李唐!

  这唐皇朝,皆是建立在李家之上啊!

  虽然长孙冲如此说来有冒犯皇室之意,可李世民却丝毫没有责怪意思,反而频频点头。

  若说这世间最想稳固皇威,清除世家的,除了李世民,还有第二个吗?

  继而,长孙冲也没有深入解释的意思,反而话锋一转,漫不经心的开口道:

  ;外患嘛,你们懂的,无非就是那几个虎视眈眈的老小子了!

  ;天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西突厥可汗阿什那特鲁虽无明目张胆的动作,却也一直望着水土肥沃的中原大地。

  ;凉、幽二州以北,东突厥自不用多说。

  ;吉利可汗向来好战,大唐开国数十年,多次铁蹄南下,践踏我中原大地。

  ;若非南北战线极长,突厥蛮子后勤供应难以为继,说不得便是常驻中原的下场了。

  ;此外,有吐蕃居西南而观四川盆地,高句丽居东北而觊觎幽州大地。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如果不是大唐边军极多,恐怕早早的就突破防线,被啃噬得一干二净。

  ;内忧外患,皆是置天朝于死地局面。

  ;如此,陛下觉得,我大唐荣耀,可有表面看上去的那般无敌?

  长孙冲滔滔不绝,有理有据。

  众位大臣一言不发,脸色难看如同死寂。

  至于李世民更是忧心忡忡,唉声叹气。

  作为青史长河中少数算得上勤勉的帝王,李世民的心中,绝对是忧国忧民的。

  至于长孙冲所言内忧外患,众人皆知,只不过的是,还从未有人如此堂而皇之的说出来过。

  李世民眉头紧皱,虽面对一个不过十岁大小的孩童,却出奇的放低身段,言语诚恳。

  然后鬼使神差的说道:

  ;既如此,先生以为大唐该如何?

  众人一惊,纷纷回过神来。

  却见长孙冲依旧淡然无比,口中念念有词:

  ;自然是刮骨疗毒,切不可优柔寡断!

  ;对内,改革体制,提拔有才士子;

  作为一朝天子,当以明镜在侧,时刻鞭挞自己;

  重农抑商之举措,自当废除;

  另立司法,推行法治;

  ;对外,加强边军防御体系,以战城天险为点,连城战线;

  划拨军费,赏有功之人,提有才之将;

  边军守国门,又当以军法严令禁止,有所为有所不为!

  长孙冲虽一副老神在在模样,可实际上瞧去,却依旧幼稚无比。

  一眼望去,倒是有几分滑稽可笑模样。

  然而此刻!

  包括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在内的十数人,无一不是中枢重臣的他们,几欲热泪盈眶,浑身颤抖。

  李世民失神喃喃道:;十三条朕愿尊其为太平十三策!

  长孙冲所言十三条!

  决策上至朝堂,下达平民的改革,针针见血,又大刀阔斧。

  好像要一举破除大唐上下由来已久的积弊!

  ;这长孙老匹夫,你祖坟冒青烟了啊,竟出了天纵之才!

  ;长孙老弟呀,看来你平日治理朝政不行,可教育儿子,倒是有一手啊!

  ;拉倒吧,我现在都怀疑长孙冲这小子是不是这老匹夫亲生的了!

  一时间。

  众人哗然。

  长孙无忌气的吹胡子瞪眼。

  好家伙!

  一群势利眼,这会儿围着自己儿子,反而将他这个老子推开了。

  良久,李世民镇定下来,朗声道:

  ;好!小冲子!

  ;朕叔叔没想到,你竟有这等才气,看来以前是真的了解太少了!

  长孙冲不在意一笑,一口吞下手中龙鲤。

  李世民见状连道:;今后,这海晏池龙鲤,你尽可食之!

  ;宰相啊!

  长孙无忌闻言连忙推开众人,总算是想起他这个老子来了。

  一时间长孙无忌也扬眉吐气般看着众大臣,挑衅似的一扫而过。

  李世民皱眉继续道:;怎么看你也不怎么配得上小冲子他爹啊!

  ;该不会你真不是他亲生爹娘吧?

  长孙无忌闻言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左右程黑炭使劲儿憋着笑。

  此刻李世民也顾不上吃狗屁火锅了,他要立刻动笔,将这太平十三策悉数列举下来,在慢慢琢磨评读。

  于是,李世民动身,其余众大臣自然也不好赖着了。

  临走之际,李世民冲长孙冲嘿嘿一笑,;小冲子,你慢慢吃,谁敢打扰你,朕第一个骂人!

  ;不过嘛,这太平十三策所含甚多,后续若是请教请你帮忙解释解释,你可别推脱啊!

  说罢,李世民率先动身,一帮大臣纷纷跟上。

  李世民手书太平十三策,他们自然需要旁观。

  且足以召开一堂小朝会的他们,肯定是需要就此讨论一国大事的。

  谁能想到,即将动荡大唐上下的改革,竟出自一个十岁的毛头小子?

  且这场突如其来的变革,也将在入秋之后,给那南下劫掠的吉利可汗一个天大惊喜!

  以至于后来数年间,草原上的突厥蛮子,皆眼巴巴的望着那张价值无穷的悬赏榜发愁。

  悬赏榜之上,只是一个十岁大小的孩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