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七十年代小福妻 > 第681章 甩锅成功了
  这天,王长江来找她。

  ;老大,我看了水木大学学生会的小说月报,写的不错,你男人和学生会的人很熟吧?我想找他们多买些。

  温暖不高兴的说:;王长江,我都说了那天是冲动下喊的称呼,你没完了是不是?

  王长江坏坏的笑了,;老大,我以为你让我们也这样喊。

  温暖不悦的说:;喊个屁,让别人听见像话吗?多买些是啥意思?你想买多少?

  ;我们想挣点差价,多买能不能便宜?那啥我们人多,光卖牛仔裤不够吃。

  温暖想起牛仔裤的事,她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大幅度降价,善意的给对方提醒。

  ;我想起件事,听说牛仔布料进货越来越容易,你们小心点。

  傻子都知道,牛仔裤之所以那么贵,就是因为布料不好买。

  王长江顿时紧张起来问:;你是说以后牛仔裤会便宜?

  不愧是大学生,脑袋不笨。

  温暖担心的说:;突然便宜的话,我怕你们会砸到手里。

  王长江很快想开了,豁达的说:;老大,谢谢你的提醒。也就是一百五十条牛仔裤,大不了降价,或者赔本吆喝卖出去。我们既然挣钱了,当然有赔本的准备。再说,我看老大的亲戚做事也讲究,降价以后我们再协商价格就是。

  温暖欣慰的笑了,原来人家都想到了。

  ;你们有思想准备就成,我就是提醒下。大降价以后我家亲戚当然会通情达理协商此事。

  王长江继续说:;我们卖的东西太单一,上次你帮忙联系的手表一直没消息,我看了那本小说,很有卖点,想进货挣点小钱。

  原来如此!

  ;你们想买多少本?

  ;两百本。

  温暖冲口而出,;两百还多,前几天加印的都卖光了,你怎么不早说?数量太少应该没办法加印了。

  她很快想到,没有加印那些打开了市场,王长江他们也看不到商机。

  王长江急了,;最低多少本才能加印?批发价多少?

  温暖了如指掌的耐心解释:;最少一千本,每本最低七毛。加印需要重新排版,印的少了亏本。

  王长江破釜沉舟般的语气说:;那就一千本,能不能把上面的日期去掉。

  温暖顿时明白了,这是担心卖不掉做长期打算。

  ;一言为定,我虽然相信你,他们却不一定认同你,必须交一部分押金。

  ;多少押金?

  ;一百元,我给你写一张收据。

  王长江心中疑惑,;老大,你和我说的事,他们不会反悔吧?

  温暖这才发现自己光顾高兴了,刚才的话有不少漏洞,立即补充说:;星辰和他们很熟,月报的事他最清楚,他没事经常跟我说。所以,我才知道这些事。我们是自己人,我才推心置腹和你说的。

  王长江理解的点头。

  温暖发现甩锅成功了,紧张的心顿时放下。

  王长江拿出一百元钱,温暖写了收据。

  晚上,温暖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了高星辰,并且把对方希望这次加印别写日期的事说了。

  最后说:;对了,我怕他们反悔,要了一百元押金。

  高星辰大喜,兴奋的说:;这可真巧,今天有两家书店也联系我,每家要五百本,加起来也是一千。温暖立即建议:;我看你干脆印三千算了,反正把日期去掉,没有紧迫感。

  高星辰想了想说:;三千估计不够,我想印五千。等周末休息的时候,我拿些去火车站试试。

  温暖眉头皱起来,转念想到,三千和五千就是多浪费些纸,别的没什么。

  这些纸都是从小淘宝买的,缺钱的话,可以出售几件大众化的瓷器,这点事不算什么。

  想到此,她点头同意。

  跃跃欲试的说:;我和你一起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我们走了谁在补习班上课?

  ;当然是蒋成。

  两人快速把锅甩出去,相视一笑,就这样继续扩印五千本小说的事就定下来。

  上次的事,高星辰当然记得,他同样留下了几盘铅字,再次加印也简单不少。

  两天以后,不带日期的小说月报印出了五千份。

  两千份交出去以后,看到剩下的三千份,高星辰感觉压力不小。

  他抽时间跑了几家书店,推销出去一千份。

  自己去卖必须等到三天以后的周末。

  还没到周末,王长江就来找温暖:;老大,小说月刊还有没有?

  温暖惊讶万分的问:;都卖光了?

  ;当然,我眼光还是不错的,三百元钱轻松挣到手了。

  温暖不想让对方知道,小说月报实际是高星辰张罗的。

  ;我听星辰说还剩两千本……

  ;我都要了,我相信都能卖出去。;

  温暖心中大喜,本来想周末去卖书,如今浑身轻松了。

  算起来,这本小说月报利润达到七千多元,确实不少了。

  高星辰兴致勃勃的说:;该考虑下期小说月报内容了。

  不但高星辰需要考虑,温暖也要准备学生会月刊的内容了。

  温暖中午就在学校广播里征稿了,她发现这次投稿大家都不踊跃,去哪儿找这么多稿子?

  庆幸的是原来计划写的小说,快要完工了。

  这篇小说原来是想支持心上人?改变主意放在校刊上合适吗?

  还是等等看,也许大家忘记写稿子了,还有半个月时间。

  就这样她每天中午,她都给同学们熨心灵鸡汤,鼓励大家投稿,却收效甚微。

  她很快想到什么,立即广而告之。

  ;同学们,我们的校刊已经出了两期,已经进行第三期征稿。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只要是选上的稿子不但给稿费,学生会还给本人按字数加分。

  让温暖迷糊的是,投稿的人还是不多,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同学们究竟什么意思?她立即召集学生会干部开会研究这事,干脆责任到人头,每人负责两篇稿子,一篇文章的字数最少一千字。

  王长江等三人顿时傻眼,没想到老大竟然下了死命令。

  温暖严肃的说:;你们约不到稿就自己写。至于写的水平如何,印出来让大家看看。

  三人顿时想起来刻印蜡纸的悲剧。

  如果写出来的东西狗屁不是,岂不是再被同学们笑话。

  可是,学生会要出月刊也不是老大一个人的事,他们确实有责任。

  只好愁眉苦脸的回去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