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宦官天子! > 第一百五四章:刘宏态度很重要
  朝堂之上,大司农算是露出了他的最后面目,所有人都逐渐明白,这是张让的狗腿子。

  从杨素举报大将军何进的三条大罪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条:结交近侍,贪污受贿。

  第二条:私通匈奴,卖国求荣。

  第三条:欺君罔上,屯兵关外。

  每一条罪都是死罪,内外勾结,里通外国,图谋造反,这是历朝历代皇帝最讨厌大臣们做出来的三件事。

  何进三条全中,莫说他是皇帝的大舅哥,就算他是皇帝的亲爹,恐怕也活不下去了。

  更何况,在这三条罪之后,还有十七条大罪。何进就是死一万次恐怕也不会抵消他的罪。

  按理说,这种举报方式,以前也有,例如之前张让当政还是奸臣的时候,全国无数读书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写举报信给朝廷举报张公公。

  但没有一封是真正到达皇帝那里的。

  即便是当时的朝廷重臣举报十常侍,也是困难重重,都被皇帝咔嚓了脑袋。

  可这位大司农的举报,却一路畅通无阻。很明显啊,就是张让干的,就是张让打算这么干。

  举报信完好无损,一个字不差的摆在了灵帝刘宏的御案上。

  大汉朝堂上,大司农杨素跪在正中央,一脸大义凛然的样子。

  但心里已经吓得差点原地爆炸了。

  因为他知道,何进不是别人,是外戚,皇帝的铁杆亲戚啊,这要是不打算追究何进,就反过来追究自己了。

  更何况,就算是皇帝要追究,何进还只是开始,这是一桩几千乃至几万人的大案。

  想到张让给他的那些名单,他的手都不由得发抖,冷汗直冒。

  偷眼一看,张让竟然眯着眼气定神闲,无动于衷。

  杨素不知道的是,刘宏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明君不够格(没啥能力),当昏君不够资本(东汉末年,没钱),当庸君又不是个傻子。

  总而言之,归根到底他是一个普通人,这造成了他执政的悲哀,也让张让有机可乘。

  大肆提拔何进是有可能的,杀掉何进也是有可能的,一边想做事,一边又想贪图享乐,永远处于矛盾之中,这就是灵帝刘宏。

  乱而不损曰灵。

  什么意思?国家乱了,但是还没有伤害到根的。身为国君而不去治理,所以谥号为“灵”。

  刘宏驾崩后能得到这个谥号,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这样,张让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果然,按照程序看完了所有早就已经知道的内容后,汉灵帝刘宏勃然大怒:

  “岂有此理!阿父!查!立刻,监察司给朕立案,彻查!

  ”必须给朕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朕只给你们三个月时间!办不好全部给朕去菜市场挨刀子!”

  “诺!”

  张让躬身答应,底下的杨素长出了一口气。

  汉末的行政效率一项都是很低的,不过若是掉脑袋的危险降到头上来,就不一定了。

  杨素立刻答应一声,缓缓退出去,现在,他可以放开手做事了,皇帝的态度很重要啊,既然皇帝这么说了,他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

  从拿人到审问,监察司可谓是风驰电掣,雷厉风行,头天晚上何进就被弄进了张狱。

  他要做的事,就是借助他的身份,把问题搞大,无限制的搞大。

  弄到不杀何进,大汉就要灭亡的境界!

  一时间,监察司暗卫迭出,四处抓人。

  京师风雨交加,二话不说,抓进张狱就打一顿,管你认没认,没认再打,认了往死里打。

  说同党,说党羽!

  可怜这些京城的官员,能有什么谋反的意图,说不定就是哪天上朝和大将军何进说了两句话,就被稀里糊涂的抓了进去,稀里糊涂掉了脑袋。

  最可怕的是,这些人也如同何进一样,被逼问出了很多无辜的人,从官员到百姓,家中烧菜的,砍柴的,只要是认识的,统统往鬼门关里拉。

  于是乎,整个洛阳沸腾了,人人谈起张狱,无不色变振恐。

  事情已经不是一个朝廷大将军犯罪这么简单了。

  已经上升成了一个政治事件。

  渐渐的,何苗案波及到何进手下的五位诸侯。

  分别是袁绍,丁原,董卓,曹操,袁术。

  按理说,在东汉末年的官场上犯了事,只要银子给得够,就算是天大的事,那也压得下来。

  谁让皇帝爱钱呢?

  可是,这一次,这八个人无论往上塞再多的钱,都压不住了。

  袁绍等人不是傻子,不会巴巴的跑去京城挨这一刀子,一来二去,他们决定,反了!

  河北反了袁绍!

  并州反了丁原!

  淮南反了袁术!

  西凉反了董卓!

  只有曹操一个人,穷的叮当响,没钱没兵没职位,四处逃命……

  不是皇帝刘宏不收钱啊,实在是上面有个张让盯着,谁送钱走关系,先把他送你张狱里面去。

  中山王张让是铁了心要搞事情啊!

  很快,京师的人也传消息过来了,张让亲自盯着这个案子,谁敢拿钱谁就准备下地狱吧。

  这个案子审得非常慢,杨素的能力不是吹的,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态度,将朝堂之上三分之一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拉了进去,足足四万多人。

  大概是谁都不愿意表现出和何进有半点关系吧。

  ……

  中平二年年底,最后一次上朝。

  杨素将全部的审案资料递交给了皇帝。并且不忘在朝堂上大声道:“

  陛下,臣以为,这些人卖国求荣,当诛九族!”

  他此话一出,所有大臣闻言都是一怔。

  诛九族太狠了,这样杀会让皇帝有损圣德的。

  刘宏每天被张让洗脑,故意拿一些何进霍乱天下的文章给他看,此刻也是言简意赅:

  “准!”

  司徒王允立刻出列道:

  “陛下三思,卖国求荣自当杀,但若是要诛九族,会有损天子圣德,于社稷不利。”

  皇帝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张让倒是仰天大笑道:

  “王大人说笑了,社稷是靠朝堂诸公一起勤勉执政撑起来的,不是靠赦免罪犯的。”

  皇帝刘宏点点头。

  王允一脸惊愕,现在的朝廷恐怕已经完完全全的被张让掌握了,充满怒气的看着张让。

  皇帝刘宏眼见事情不妙,笑道:

  “王大人,这江山社稷靠的可不是朕一个人的圣德,靠的是你们在场的所有人,若是你们当众有人烂了,要投敌了,朕就算天天在孔老夫子的画像面前,也于事无补啊。”

  一时间,王允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要这样的皇帝,有这样的宦官,这大汉,不亡,那就出怪事了。

  群臣寒蝉若惊,王允跪在那里呆若木鸡。

  说实话,能在这三个月活下来的人,可能都是天选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