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虓虎崛起 > 第53章 长安惊变
  朱儁是被吵醒的。

  人年纪大了,躺着躺着就容易睡着。

  过去的记忆总是不断在脑海涌现,他还记得初平三年,自己能够放言,李傕郭汜樊稠他们这些西凉旧部都是辣鸡。

  自己一入京,很快就能等到反杀的机会。

  等啊等啊,等到兴平元年,矛盾浮现,他已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方知岁月的残酷。

  身体在日益地衰弱,他拉不开两石的弓,早年征战留下的伤痕,更是反复作痛。

  有时候,他靠着某个地方久了,都会睡过去。

  “朱儁,池阳侯找你。”

  披甲的士卒闯入昏暗房间,没有一丝对骠骑将军的敬意,这些凉州的武夫从没有任何尊老的概念。

  朱儁心里咯噔一下,事情败露了?

  许多念头从脑海转过,惹来疼痛,他不得不放弃思考,身躯笔直地站起来,“走。”

  甲士事前得到过吩咐,粗暴地架起这位老人,直接往门外走,塞进一个囚车。

  朱儁神色镇定,不愿意露出怯意让人看轻。

  一路疾驰到池阳侯府,朱儁感觉浑身骨头都要散架了,疼得不行,他死死咬紧牙关,就是不哼一声。

  “拖他下来。”

  甲士打开囚车,粗暴地抓着朱儁,蛮横往外拽出。

  入府门,一堆人站在那里。

  地面有两具尸体,一个是樊稠,一个不认识。

  朱儁整理一下自己衣冠,看着尸体,再望向在场的人,视线在某个将领那里停顿一下,落在李傕身上,“这是怎么回事?”

  李傕阴森森道:“朱儁,你好大的胆子,居然安排亲信在我身边,趁我和樊将军议事的时候行刺。”

  朱儁面上露出讥讽之色道:“像你这种逆贼,就该千刀万剐。”

  “老贼!”李傕大怒,手握住刀柄想要上前。

  一个健壮的将领拦住,“李叔,老贼杀我父,就让我来处决他。”

  李傕颔首道:“行,贤侄有心了。”

  樊晟蹭地拔出刀,恶狠狠道:“老贼!受死!”

  话音刚落,他转身,一刀劈在李傕脖颈,刀锋入半,血从缝隙喷洒向外。

  “阿父!”李傕之子惊叫。

  樊晟怒吼道:“还不动手!”

  郭汜心惊胆颤,下意识想要后退,冰冷,坚硬的物体从后捅入身体,他惊愕地转头,“杨密!你?!”

  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心腹居然会背叛。

  杨密面无表情,“我是弘农杨氏的分支。”

  “给我杀了他们!”郭汜嘶吼着,向其他部将下令。

  往常听话的部将们没有动,他们大多没有提前背叛,可看着快要死掉的郭汜,也没有遵命的打算。

  “李傕,郭汜,罪大恶极,我等奉诏讨贼,只诛首恶,余者皆无罪。”

  朱儁高声喊着。

  李式想要跑,被原先的部将挡着,他们没有动手,就是牢牢挡着这位上司之子。

  “愿随我效忠陛下者,拿下李式!”

  樊晟喝道。

  将领们不再保持沉默,迅速拿下李式。

  在他们眼里,谁掌权都一个样。

  “放开我,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家伙。”

  “闭嘴,你父亲对我们有什么恩义?”

  “李傕狗贼,我恨不得杀了他。”

  诸将纷纷痛骂,往日心头的不满全爆发出来,对着李式拳打脚踢,不一会儿,就没了生息。

  董昭冷眼旁观,心里只有一个疑惑,这是钟繇谋划?还是别人?

  “你是何人?”

  樊晟向着董昭发问,他认识的西凉将领里面,没有这么一个人。

  董昭拱手道:“豫州刺史派来朝见天子的使者简绍。”

  樊晟哦了一声,目光望向朱儁,在这方面的事情,他懂得不多。

  朱儁开口道:“豫州刺史郭贡吗?”

  董昭如实道:“回将军,郭贡已在兖州被吕布所杀,新任豫州刺史是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

  一个没什么名头的汉室宗亲,朱儁瞧不上,也不会故意去得罪,道:“这里有点事情要处理,你想要返回豫州,等我们解决完事情再说。”

  “一切听将军安排。”董昭没有耍花招。

  “来人,带他下去。”

  “慢。”

  一声从门外响起,一人大步跨入,满面春风道:“公仁兄,何时易名改姓了?”

  来人天庭饱满,五官端正,颔下留着飘逸的长须,身高约有八尺三。

  董昭苦涩道:“元常,看来你不打算归顺温侯。”

  钟繇面上露出笑容道:“我岂会舍天子,而去侍奉一匹夫。”

  董昭是真没想到,“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愚蠢?”

  钟繇没有回答,向朱儁拱手道:“朱骠骑,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朱儁点头道:“放心,老夫戎马一生,知道该如何稳定军心。”

  钟繇又和樊晟说几句,才走到董昭身边,“失败了就是愚蠢,成功了就是名垂千古的功臣,你说我会不会想要去冒险尝试一下?”

  董昭默然,道:“陛下值得你下注吗?”

  钟繇满脸笑容道:“陛下天资聪颖,性格坚韧,绝非庸俗之君。”

  董昭冷笑道:“我没记错,陛下才十四岁。”

  “陛下已加元服,能够亲政,今年关中大旱,多赖陛下赈灾,才能让百姓少些苦难。”

  钟繇说到这里,热切道:“陛下想要重振汉室,急需公仁兄这样的大才。”

  “我才疏学浅,不能为陛下所用。”

  董昭不理会,他哪里看得上十四岁的小娃,无关聪慧与否,年龄小的皇帝,太平盛世还有机会慢慢成长,掌权。

  像这样的乱世,规矩已然崩坏,小皇帝再聪慧,都是镇不住那些骄兵悍将。

  掌握兵权的将领会慢慢变心,最后演变成李傕郭汜之流。

  钟繇笑了笑,明白他的顾虑,“时间长得很,公仁兄可以慢慢考虑。”

  董昭心里一沉,道:“你打算如何应付城外的温侯。”

  “原先我是想固守不出,温侯后方麻烦不比长安小,公仁兄进来,我就有新的计划,你说我偷偷告诉温侯会打开南门,他会不会领兵入城?”

  钟繇盯着他的脸,没有任何变化,只有坚定地回答,“会,你可不能这样做。”

  “哈哈,公仁兄说笑了,你和温侯是有特殊的暗号,我书信不加上,必不能取信温侯,反而会让他察觉城内有变。”

  钟繇摇头,放弃那个想法。

  董昭心里暗暗松一口气,好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