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一九八一年 > 第二百四十二章:《甜蜜蜜》
  “哎呦喂原来卖东西就这么简单呀”

  四儿和五儿受到了鼓舞,认为小表弟能够卖得出“双肩包”,她俩更加应该做得到,也拿了几只学着黄瀚吆喝起来。看1毛2线3中文网

  晚上六点钟前,带来的六十只“双肩包”全部卖光。

  黄瀚乘着第一百货商店没有关门,跑去买了一把吉他,花了七十六块钱,这把吉他属于中档货,因为最便宜些的只有四十几块钱。

  这半年一直是轮流拿成文阁、钱爱国的吉他练习,忒不方便,黄瀚这一次来沪城不仅仅要卖掉“双肩包”,计划中还要买吉他、旧钢琴、收录机。

  晚上约好了去姑妈家吃饭呢,七个人赶到时,姑妈、姑父和两个姐姐已经忙好了一桌子菜等着了。

  在饭桌上,黄瀚大大方方交给四儿、五儿三张大团结,道

  “四姐、五姐,你俩今天卖了十只双肩包,我按照十二块钱的批发价给你们结算,你们应该是赚三块钱一只,这三十块钱是你们应得的。”

  “啊我们去帮忙没想着要钱呀”

  “哈哈,卖掉了双肩包我家赚了钱呀这些是该你们拿的,我还想着你们明天能够卖更多呢”

  三儿还是个徒工,一个月也就是拿三十块钱学徒工工资而已,此时惊叫道

  “你俩半天就赚了我一个月工资啊我明天正好休息,我要去试试看,舅母,你们的双肩包还有多少呀”

  张芳芬本来还很忐忑,但是此时已经大不同。

  原因很简单,才一个下午就卖了六十只,明天早早地去,那里人来人往成千上万,保不准能卖一百多只,带来的“双肩包”恐怕五六天就能够卖光。

  见三儿也想帮着卖,张芳芬乐滋滋道“还有几百只,都放在旅馆里呢,你明天拿几个跟着我们去试试吧”

  黄锦兰见四儿和五儿眼巴巴瞧着三十块钱,瞪了一眼,道“帮舅母做这点事哪好意思拿钱黄瀚,你把钱收起来”

  黄瀚连忙道“别呀姑妈,您千万不能这样,如果姐姐们不帮着卖,我和妈妈就要去街上找人帮忙了,钱也得给,还有可能被人家骗了”

  “去街上找人亏你想得出,有些瘪三坏着呢,你把包给他们,有可能再也找不着人呢”

  “是啊我们反正要找人帮忙,一样的给三块钱一只,姐姐们肯帮忙多好呀”

  “唉我还不知道你们的意思啊”黄锦兰转头对女儿们道“三舅母这是有意给你们赚些外快呢你们明天上街时要小点心,要注意小偷。看1毛2线3中文网”

  “注意小偷”黄瀚早就安排成文阁注意了,在十里洋场混江湖的还能少了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第二天,几人更加有信心。

  因为昨天根本没有发现谁来抓小商贩,因此今天每人都拿了几只向南来北往的人群兜售。

  昨天采取的方式约等于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事实证明,这几天南京路上没有人在抓小商小贩,有可能是还没有过了正月十五,年味还在,管得比较松。

  这也是中国特色,一般情况下,过年期间,满大街都是小商小贩,基本上没人管,正月十八落了灯,绝大多数都却不见了。

  今天的黄瀚胆子壮了,当然要聚聚人气争取多卖些,卖得快点。

  这时沪城第一百货商店四岔路口还没有天桥,黄瀚和成文阁在西边弹起吉他唱起甜蜜蜜。

  这曲子是黄瀚两个月前正儿八经从收音机里听到了,确认是省广播电台在播放。

  所以才记下词曲教成文阁和钱爱国弹唱,自己也已经练了一个多月,相当熟练。

  这歌沪城人可谓耳熟能详,应该是当下最流行的,黄瀚在人群川流不息的第一百货商店附近弹唱当然吸引了太多人驻足。

  两个时髦的男孩子背着漂亮的“双肩包”弹着吉他唱着甜蜜蜜真是帅翻了,这宣传效果无与伦比。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经典歌曲的力量无需怀疑,成文阁如今老练多了,不管多少人,弹唱时都不会发憷,他和黄瀚一起唱得很“嗨”

  这宣传效果杠杠的,不到十分钟,这一边就围了上百人。

  一曲唱罢,黄瀚放下吉他拿起“双肩包”大声道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出口转内销质量过硬的双肩包便宜卖了,十五块钱一只,数量不多,买到就是赚到了。”

  “啊原来是卖东西呀这办法不错哦”

  “双肩包是个什么东西我要拿一个瞧瞧。”

  “那两个孩子背着的就是,看上去很时髦啊”

  “真是出口转内销的吗”

  “不知道,样子确实蛮洋气”

  “两个小兄弟,唱啊,怎么不唱了你们唱得好听着呢”

  “几位大哥哥,我们是来买包的,唱歌得忙完了正事啊”

  “同志们,那包不错,想买的赶紧呀”

  “孩子,万一这包质量有问题怎么办”

  “阿姨,您问得太对了,您买回家发现质量不好,明天我们还在这里,不仅仅给您退货,还赔给您五块钱交通费。”

  人群爆发出笑声,“哈哈,哪里用得着五块钱交通费,三四毛钱就够了。”

  “叔叔、阿姨不要笑,我们敢这样承诺,就是无比信任双肩包的质量。”

  “呵牛逼呀,就冲你这句话,我拿一只”

  “我也买一只,没几天孩子就开学了,一只闹着要个新书包呢”

  “是啊马上就开学了,是要给孩子买书包。”

  “阿妈,阿拉不想去百货商店了,阿拉就要那种双肩包。”

  “侬想好了,别买了又嫌这嫌那。”

  “不会,不会,那个大个子男生背着呢,好帅呀”

  一个小美女跟身边的同伴道“阿拉也别去百货商店买书包了好不好”

  “侬不是根本瞧不上地摊货吗”

  “那不一样,侬见过摆地摊的弹吉他唱甜蜜蜜吗”

  “有什么不一样阿拉认为是侬瞧着那个大个子帅气。”

  “那孩子是蛮时髦的,也不知道岁数有没有阿拉大”

  “要不阿拉待会儿问问看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有没有开始读高中”

  “能问清楚他的学校就好了。”

  “拉倒吧,侬好意思去问人家”

  “侬胆子大,侬帮着去问问好不好”

  “阿拉也勿好意思呢”

  “去去去,侬一样的没用场”

  第二个十四天,咱继续为了国家而睡不出门,居委会发的两天出门一次的通行证我家根本不用。书友们再坚持一把,情况貌似好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