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梁盛看着白小溪, 白小溪也无辜地看着他。

  实则小狐狸暗地里对系统说:“我好好排队了,他应该要给我糖的,要是不给……”

  要是不给你就有理由抢了对吧!

  系统为她补上后半句话, 不禁猜测,小狐狸到底是期待梁盛给糖, 还是期待他不给?

  他想,果然是学坏了啊,当初第一次做任务,多单纯一只小妖精,现在呢, 都腹黑了。

  梁盛手上已经没糖了, 伸到裤兜里掏了一下,掏出仅剩的两颗。

  “谢谢!”白小溪也不贪心, 高高兴兴从他手里拿了一颗。

  他手掌上有许多硬茧,被她柔软的手指碰触,感觉到些微痒意。

  梁盛捏着最后一颗糖, 将手插回兜里,拧起两道浓眉, 看起来不大耐烦的样子, “天黑了, 还在外面跑什么?”

  这小孩难道不知道,那些二流子最喜欢盯着她这样的小女生么?

  白小溪拆了包装纸,把糖塞进嘴里,粉嫩的脸颊顿时鼓起一个小包, 甜滋滋的味道弥漫开。

  她心情很好地弯起眼睛,挥挥手,“就要回去了, 明天见。”

  说完就跑走了。

  知青点在梁盛家数十米外,他看着她一路蹦进那道院门里。

  杨梅岭共有知青十五人,八男七女,原本的四个女知青住一块,白小溪她们三个新来的一间屋。

  她的两个室友,话多的女生叫卢晓艳,话比较少的叫黄萍萍。

  她进门的时候,卢晓艳正抱怨床板太硬,“又硬又窄,褥子还这么薄,怎么睡啊。”

  “可以把被子压一半在下面,我冬天的时候试过,很暖和的。”黄萍萍提建议。

  “那不是连翻身都不能翻了?怎么睡得着?”卢晓艳很惊讶的模样,“你冬天为什么那么睡,难道你们家穷到只有一床被子吗?”

  黄萍萍闻言有点尴尬,笑了笑,没有回答,低头叠衣服。

  卢晓艳追问:“你们家是不是很穷?你也是城里人吧,你爸妈做什么的?”

  白小溪回来的动静引起两人注意,黄萍萍松了口气,卢晓艳则撇撇嘴。

  黄萍萍提醒白小溪:“厨房现在有热水,可以洗漱了。”

  “好,谢谢。”白小溪道了谢,拿着脸盆水壶出去。

  等所有人洗漱完,天黑透了,整个大队慢慢安静下来。

  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隔壁房间有人咳嗽,屋里不知是谁辗转反侧,最终都陷入宁静。

  五个新来的知青,给平静的杨梅岭注入新鲜活力,记得头一批知青下乡时,村里人就跟看西洋景似的,在道路两旁围观这些白净整齐的城里人,别说多新奇了。

  就算几年过去,知青们跟社员一起干活,都晒黑了,衣服也不那么讲究了,大家看他们还是感觉不一样。

  得知又有知青来,一大早,知青点外就不时有社员路过,探着头往里看。

  白小溪跟黄萍萍两人结伴去河边洗衣服,被人看了一路,到河边,又被洗衣的大嫂大婶逮住说话。

  问她们叫什么,多大年纪,家在哪里,家里几个兄弟姐妹……

  特别是白小溪,长得漂亮,越发受关注。

  两人飞快洗完衣服,离开河边后长长舒了口气,对视一眼,都笑了。

  黄萍萍心有余悸:“我们以后还是等人少的时候再来洗吧。”

  “她们总不会天天问一样的问题,过阵子应该就好了。”白小溪说。

  “希望是这样。对了,我们没有叫卢晓艳,她会不会不高兴?”

  “早上你不是问她了吗,她自己往外跑不理人。”

  “她可能没听见……”

  白小溪不发表意见。

  人际关系上,她其实挺懒的,不会主动跟卢晓艳那样的人过不去,除非对方招惹到她头上。

  同样,黄萍萍性子软,被欺负不知道顶回去,白小溪和她才认识,也不会自告奋勇帮她出头,要是以后交情深了,那自然不一样。

  两人转过一个柴垛,前面是一片小竹林,竹林边几个年轻人,原本站没站相的,见到她们,一下插兜的插兜,整理头发的整理头发,连讲话的声音都变大了,生怕不够惹人注意。

  “我们快走。”黄萍萍低下头,小声道。

  “别怕。”白小溪看过去,在那几个努力表现的年轻人后面见到梁盛。

  他嘴里斜斜叼着草茎,往后靠在竹子上,漫不经心地望着天空,听到动静,才收回视线往这边看来。

  “走过来了走过来了……”那几人挤挤挨挨,往白小溪两人那看一眼,装作若无其事地转开,然后又看一眼。

  等两人走过去,还能听见他们的议论。

  “穿白衣服的刚刚好像看我了,她真漂亮啊。”

  “胡说,明明是看我。”

  “呸!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样子,她肯定是在看我!”

  “看你长得好,跟猪八戒一个样!”

  “你才猪八戒!盛哥你评评理,那个漂亮的女知青是不是在看我?”

  “看你爹。”梁盛皱眉一人给了他们一脚,吐掉草茎,直起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两个挨了揍的小年轻跟在他身后,小声地你推推我我挤挤你。

  走过小竹林,黄萍萍拍着胸口说:“吓死我了,你不怕吗?”

  “不怕,他们要是敢做什么,我就叫他们尝尝拳头的滋味。”白小溪一手挎着盆,一手捏成个白嫩的拳头,很嚣张的模样。

  黄萍萍噗嗤笑起来,说:“男孩子的力气可比我们大多了,你打不过的。”

  白小溪晃晃拳头,“以后就知道了。”

  傍晚的时候,谭知礼通知他们,明天开始插秧,新来的也要上工了,知青点里顿时唉声一片。

  谭知礼对白小溪几人道:“你们分去拔秧,是比较轻松的活,明天到了地里,先跟大妈她们学一学,很快就能上手了。”

  “活比较轻是不是工分也比较少?”其他人都怕累,白小溪却关心这个问题。

  谭知礼笑着解释:“也不一定,有的妇女会双手拔秧,速度特别快,工分不比壮劳力少。不过拔秧不是只看速度,要边拔边洗秧根上的泥,不然秧把太重,挑秧的人会不高兴,插秧的人也不方便。”

  白小溪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她只见过田里种满稻谷的场景,没想到光光插秧这一个环节,里头就有许多琐碎事。

  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大家就起来到了田间。

  田里已经有不少人了,拔秧队的妇女们很热情,争着教新来的知青。

  白小溪特别有野心,学的是双手拔秧,左右开弓,她学东西一向快,不过小半天,动作已经很熟练了。

  跟她同来的几个小知青,都还在蹑手蹑脚,她带着大大的斗笠,坐在特制工字形板凳上,拔秧、洗秧、结秧把,动作一气呵成,看得旁人啧啧称奇。

  “我看呐,小溪是挣十工分的料。”

  “可不是,瞧着比我都快。”

  “看她那双手,白嫩得跟豆腐一样,干起活来怎么就那么利索?”

  一般插秧一天记十个工分,拔秧活轻点,记八个工分,但有的妇女手脚干练,也能挣十公分,至于刚来的知青们,动作太慢,估计只有六个工分。白小溪的速度和他们比,可谓一骑绝尘。

  妇女们手上干活,嘴里也不闲,把几个知青的底掏了一遍,又说起队上其他人的事。

  什么哪家的儿子年纪大了,还找不到媳妇;谁家的鸡下了个大鸡蛋,磕开是双黄的;谁谁家的狗前天逮了只耗子……

  白小溪身处其中,听了一肚子陈芝麻烂谷子,但也有些有用的。

  比如梁盛,妇女们口中的大龄单身青年。

  说大龄,其实也就二十出头,但在农村,二十岁还没开始说亲,家里人就该着急了。

  据她们所说,梁盛小时候就没了父亲,他母亲独自把他拉扯大,前几年生了病,也去了,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长辈帮衬,嘴又不甜,不会来事,到现在还是单身。

  “要我说,梁盛力气大,挣十工分轻轻松松的,家里有房子有自留地,姑娘跟了他不会吃苦。”

  “不吃苦是不吃苦,但你看他长得凶神恶煞的,脾气又不好,吓都吓坏了。”

  “长得好又不能当饭吃,我看你们是没挨过饿,饿几顿就知道好歹了。”有个年长些的妇女道。

  有人嬉笑着说:“有饭吃也得敢吃他的啊,要是挨他一拳头,前二十年的饭都白吃了。”

  其他人都笑起来。

  白小溪却想,梁盛虽然看着凶悍,却不是会胡乱打人的。

  真正坏脾气的人,哪会给孩子糖吃?

  到了中午,有人回家吃饭,有人家里给送过来,知青点的人轮流回去吃。

  白小溪光着脚爬上田埂,脚上沾了淤泥,得去水渠那儿洗干净才好穿鞋。

  头上斗笠帽檐宽宽的,她只能看见自己脚前一片地方,走着走着,视野里出现另一双脚,明显比她的大了好几号,古铜色皮肤,没有一点赘肉,看起来跟鹰爪子似的。

  白小溪不由动动自己的脚丫,白嫩的脚陷在碧绿草丛间,被对方的大脚一对比,越发显得精致可爱。

  她努力抬头,从帽檐下看出去,见到眼熟的下半张脸,是刚才妇女们的讨论对象。

  梁盛看样子也要回去吃饭,两人一前一后去水渠洗净手脚,又一前一后往村东走。

  白小溪一路盯着梁盛后背看,心里猜测他中午吃什么,会不会有好吃的。

  没走多远,梁盛忽然停下来,有点暴躁地回头,语气凶凶地说:“你走前面。”

  “为什么?”白小溪仰着脑袋问。

  梁盛啧了一声,眉头锁得紧紧的。

  他怎么可能会说,被她看得差点同手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