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重生八五:团宠小福宝 > 第二百六十章 于菲菲裹得真紧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2593/523792593/523792622/20201030163039/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但自家兄弟,也不会计较那么多。

  陆琛制作的,除了红糖,就还有白糖了。

  白糖的制作工艺比红糖简单多了。

  陆锦阳还拿了一些红糖和白糖酬谢合作伙伴,所以邢彩月就也分到了许多。

  有了糖,邢彩月做糖醋蒜就舍得用原料了。这样可太受大孩子和小孩子们的欢迎了。

  邢彩月做出来的糖醋蒜过于畅销,也归功于,这年代的人们日子过得艰苦,不可能顿顿做菜,就喜欢买咸菜,就着玉米面饼子或者地瓜吃。

  学生们中午带了饭在学校里吃,虽然混上了白面馒头,但都没带菜,也舍不得在学校买菜吃,于是就买一毛钱的小咸菜就着吃。

  小咸菜太咸了,齁嗓子,而且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实齁咸齁咸没有多少下饭的功能的,被齁到了后,干巴巴的馒头还是咽不下去。

  但糖醋蒜真的不一样,好吃的很,又便宜,下饭的功能强大极了。最主要的还是甜。

  这样,就给邢彩月的糖醋蒜提供了“打进”学校的机会。

  虽然学校里边的商店是有资源的人开的,没办法进去跟人家抢生意,但好处是,离着学校门口不远处,隔三差五赶大集。

  凡是能赶集的街道,平时也可以摆摊的,孩子们每天中午都可以出去转转,买点东西。

  所以邢彩月就在每个乡里的学校门口,都找了合适的摆摊人。

  她把糖醋蒜廉价一些出售给摆摊人,再让这些人去出售,这样两边都能挣到钱,邢彩月也省了不少功夫。

  就连公社的初中门口,邢彩月也设了摊点。

  那天邢彩月送货到公社的时候,是早晨,正好碰到陆琛背着书包上学。

  陆琛和邢彩月忽然间撞见,都有点小尴尬,但更多的是兴奋。

  “原来这些糖醋蒜是阿姨您做的啊?”陆琛笑着问,然后又道,“我可喜欢吃这个了……”

  “回头教给你做。”邢彩月则在心里表示,她可喜欢这个未来的小女婿了。

  于是乎后来,璐璐就吃到了陆琛亲手做的糖醋蒜。

  再后来,陆锦阳也在工厂里做了糖醋蒜的订单,销量还真不错。

  于是就在和邢彩月的合作中,增加了糖醋蒜这笔生意。

  邢彩月的生意越做越大,但雇用的工人却不多。

  特别是金夼村,除了林翠翠一家人,就很少有人敢给邢彩月打工了。

  因为于菲菲逢人就唉声叹气的说,阿月做的生意整日里赔钱,没完没了贷款,却没见到收益,她真为阿月担心巴拉巴拉……

  于菲菲的生意已经做的路人皆知了,她的话,便非常的有力度,全村人都是信任她的。

  当然邢彩月也不会雇不到工人,有缘者还是会踏破门槛的来应聘,所以也并不缺人。

  其实那些有缘者,也不一定就是十分信任邢彩月的。

  主要就是农家人剩余的劳动力已经越来越多了,但是周围打工的地方又太少,城里的国营企业进不去,私营企业少之又少,去海边打工则是季节性的,不长久。

  所以周遭的人们,其实是都想涌进于菲菲家的工厂做事的。但于菲菲的工厂在金夼村不再扩大规模,所以很少招新工人。

  她在公社那边开了附属工厂,慢慢的落下脚之后,就更喜欢在公社扩大规模了,然后就在公社附近招工,资源太少,应聘的人太多,很多人没有足够硬的关系,是会被拒之门外的。

  所以一些摩拳擦掌想要打工挣外快的年轻人,进不去于菲菲的工厂,就勉强进了邢彩月的工厂。

  做了一两个月之后,发现邢彩月都会按月付工资,从不拖欠。

  那么工人也就不在意邢彩月是从哪里弄的钱了,不在意邢彩月是不是真的债务缠身了。

  反正工资发给他们了,邢彩月欠的钱又不需要他们还,他们也就不至于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反而因每个月有了工资,生活质量提高后,就都感激起了邢彩月。

  于菲菲是越看越替邢彩月操心,跟村里人感叹说:“唉,阿月那人啊,分明就是玩火自焚……”

  于菲菲还说,“我说这些掏心掏肺的话,不是看在阿月的面子上,阿月已经没有过日子的样子了,成了个混吃等死混吃混喝的人,想必谁跟她说,她也不会听。但,我还是想看在小妮的面子上,想好好跟阿月说道说道啊唉……”

  她又说,“我做事一直是有把握有能力的,当初开厂子,也没考虑过贷款啊!而阿月,既然想模仿我开厂子,就该把我的规划也模仿到!结果却东施效颦效仿的不伦不类!”

  她最后得出结论,“这人吧,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创业也需要循序渐进,想一口就吃个胖子的人,大多是堵了自己的后路!阿月这就是在堵她自己的后路啊!她六亲不认的跟她爹妈都断了关系,但总该考虑考虑她家小妮!难道连小妮的一生,她也要毁掉的嘛……”

  于菲菲说这些话的时候,村长和妇女主任以及治安主任等等人都在场。

  村里这些负责人觉得于菲菲的话非常有道理,看在都是同村人的份儿上,这几个人就决定,要去劝一劝邢彩月。

  他们回忆着,把于菲菲的话说给了邢彩月听。

  然后,他们轮番上阵,苦口婆心的跟邢彩月掰扯大道理。

  今天,正好李翠翠的堂哥和林翠翠都在邢彩月家里,听到负责人们说的话,林堂哥不客气的拆台:“当初的于菲菲没有贷款,那是她不想贷款吗?那是当初还没有哪个银行愿意为私人用户提供贷款!怎么就被她说成了是她做事谨慎呢?呵呵……”

  都是一个村子,林堂哥当然知道于菲菲的工厂的发展历史。

  虽然那时候很多地方已经单干了,但小地方的有关部门胆小,还是禁止老百姓下海的。都是按照以前的说法,庄稼人只能种庄稼,连摆个地摊都觉得是投机倒把。

  所以那时候的于菲菲,是偷着做生意的。

  “是啊,”邢彩月冷笑着接了话茬,“于菲菲同志做事挺欠考虑的啊……她现在做大了后,觉得自己特别的有发言权,所以违心的指责别人,这就是那个用善良将自己包装的于菲菲哈?她每天都把自己裹得那么紧,应该活得不轻松吧?”

  村里的负责人们都没什么文化,完全没听懂邢彩月在说啥。但却从口气里听出,邢彩月这是在用言语攻击于菲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