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开局识破李二身份! > 022此子一人,可延我大唐国祚百年
  大明宫。

  太极殿。

  朝会。

  “此番我大唐灾祸连连,致使百姓受难,朕深感无力。

  所以,朕决定将今年的科举提前,以此让更多的有学之士造福百姓。”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李世民也是果决之人,自认为猜到了陆扬的心思之后,他马上开始商议科举提前之事。

  “陛下!”

  “不可啊!”

  话音刚落,尚书左丞魏征直接出列反对。

  “科举事关我国国运,是国之重器,科举时间历来是正月、二月,距离恩科现在不过过了一个月,岂能再次开科举?”

  “臣不赞同!”

  魏征言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魏左丞所言极是,恩科是国之重器,关乎我一朝国运,不能轻易更改。”

  “陛下!”

  “朝夕令改,这是大错特错,这般仓促之间,且不说出题来不及,对于这芸芸众生学长也极为的不利啊。”

  有魏征这个国服第一喷子顶住压力,一众文臣也是在他的胯下疯狂输出,把李世民所说的科举提前之事说的体无完肤。

  “魏征!”

  李世民心下大怒,又是这个莽夫魏征。

  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从隐太子那里拉回来,还给予重用,以致于现在魏征一点面子都不给他。

  “请陛下收回成命!”

  魏征感受到李世民愤怒的神情,却是没有丝毫的退缩。

  从李世民救他且重用的那一刻起,他魏征就已经立下誓言,一定要直抒己见,纵死不悔。

  眼看局势僵持不下,李世民颜面扫地。

  “报!”

  “捷报!”

  “陛下,河东道百里加急捷报!”

  “捷报?!”

  李世民先是一惊,随后大喜过望,还真是打瞌睡送来了枕头,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念!”

  “臣自出关以来,关中以北赤地千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百姓易子而食,可谓是人间炼狱。”

  “什么?”

  “赤地千里,人间炼狱?”

  “易子而食,这怎么可能!”

  听到这里,众人纷纷色变,没想到蝗灾的事态已经如此严重。

  “幸有陛下治理蝗灾之策,臣以身作则,在下县历经一夜剿灭蝗虫一万余石……”

  “此举只要推行开来,河东道蝗灾一月内便可以解决,从此我国百姓再也不用畏惧蝗灾。”

  “此事利国!利民!”

  “臣建议,将此举载入史册,以供后人瞻仰。”

  宣读的声音到处结束,整个殿内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哈哈哈。”

  “好,好啊!”

  李世民忍不住拍手叫好起来。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最先反应过来,连忙开口高呼。

  “陛下圣明!”

  杜如晦与房玄龄也是紧随其后。

  随后便是山呼海啸,为李世民而恭贺。

  “魏征,朕且问你。”

  “若有一人有圣人之姿,能够延长我大唐国祚百年,可此人因为某种原因错过了科举,那朕为此人将科举提前,行还不是不行?”

  李世民目光如刀,直视魏征。

  魏征也是脸色凝重,李世民突然的强势,让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尤其是那一句延长大唐国祚百年,这是何等的器重,恐怕连房谋杜断都要差上一筹。

  但。

  魏征依旧不退让,他要的是真凭实据。

  “陛下!”

  “圣人之资并非等闲,千百年难出一位,况且要有利国利民的丰功伟绩方能称之为圣人。”

  “试问陛下,此人有何丰功伟绩,可以让陛下视之为圣人?”

  “哼。”

  “那朕就告诉你,就凭此人提出来了治理蝗灾之策,而且治理之策真实有效,从此我大唐不用在担心蝗灾。”

  “够不够!”

  “什么?”

  “提出治理之法的不是陛下?”

  “蝗灾之策另有其人,究竟是什么人,竟有如此本事?”

  百官震惊,没想到治理蝗灾之策另有他人。

  “简在帝心啊!”

  长孙无忌最为清楚,这圣人说的就是那凤仙楼的陆扬,一个尚未及冠的小郎君。

  “一定是他!”

  杜如晦与房玄龄对视一眼,脑海里同时浮现出陆扬的身影来。

  “够……够了!”

  魏征也是一连退了几步,方才稳住身形,诚惶诚恐。

  河间郡王可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与魏征如出一辙,他都这样说了,意味着治理蝗灾之策真实可行。

  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圣人之资!

  延大唐国祚百年!

  根本就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十分中肯的评价。

  “呵呵……”

  “魏征啊魏征,你不是挺能的嘛,怎么不继续反对了?”

  看着一脸诚惶诚恐的魏征,李世民心下大爽,方才的憋屈在这一刻尽数得到了释放。

  要不是要保证自己帝王的威严,他都要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咳咳……”

  “现在,朕说要提前开科举,有谁赞同,有谁反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