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开局,大唐李二竟然是我女婿 > 第二十五章 游说,平定突厥
  ?“陛下,其实他们就是突利可汗的亲信,以我的猜测,他们是被逼才会选择向大唐发兵的,突利可汗可能并不愿挑起战端!”

  “”原来如此”。?

  李世民之后,便按照苏云若说给了苏云半块虎符,以及一道圣旨!

  苏云便带着虎符和圣旨!

  悄悄去了突厥大营!几经摸索后,终于找到了突利可汗的营帐!

  “突利可汗,大唐天子命我来拜访可汗!”

  听闻来人,突利首先是一愣!

  身边的身边的侍卫,拔出来了刀,不许苏云过去。

  “蛞噪!”

  不急思索间,周围侍卫,已然被苏云的无形剑气,削去了头颅!

  “想必可汗的儿子,已经见过我了吧!”

  阿史那·贺逻鹘还没反应过来,当看清苏云的脸庞,他才知晓一切。

  “李世民为何不亲自来见本可汗?”

  “你认为,以突厥的能耐,需要我都大唐陛下亲自来吗?”

  这时阿史那·贺逻鹘在他父可汗耳边轻轻诉说一切缘由!

  明白之后,突利可汗说道

  “你就死那个李世民的新的谋士?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足以震慑我们。”

  “那这样呢?”

  苏云易容变换间已经将几人的样貌细数换了一遍,

  “这样就算杀了你们,颉利那边恐怕也不知道吧!”

  突利可汗显然是怕了当下说道

  “我们能有什么好处?”

  “好处?想多了,你们还是想想怎么活下去吧!要知道现在你们不是死,就是答应我的要求!”

  ????之后,苏云便对突利是一番安抚笼络,并当场拿出空白圣旨,许诺会请天子下旨,封突利为天水郡太守。?

  ????突利则对李世民大表了一番忠诚,郑重表明,他日李世民攻打颉利之时,他突利父子必为内应。?

  ????会面结束,苏云告退。?

  尉迟恭那边已然与颉利交上手了,尉迟敬德率军在泾阳与突厥交战,大破突厥,擒获突厥俟斤(官名)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干余级。但是,突厥主力并未受损,

  第三日,颉利可汗率军进至渭水便桥北岸,派大将执失思力入朝,以观唐廷虚实。

  而在长安,皇宫内

  ????房玄龄方才叹服道:“陛下当真料事如神,竟早料到突利会来归顺,做我们的内应。”?

  ????“我可没那么神,推算出突利来投的,另有其人。”?

  ????李世民捋髯微笑,语气别有意味。?

  ????“另有其人?”?

  ????房玄龄忽然想到什么,忍不住问道:“房听到一些传闻,莫不是苏祭酒,苏小兄弟献出的奇策,才致使突利倒戈?”?

  ????李世民笑而不语。?

  ????“原来真是苏祭酒,果然英雄出少年啊!”?

  ????杜如晦神色惊奇,追问道:“想不懂苏祭酒竟有这般能耐!”?

  ????“时机未到,待合适的时机,我自会将他一步一步提拔上来。”?

  ????李世民依旧如此,唯恐说出苏云的名字,一夜之间他的大名就会天下皆知。?

  ????那时,若是惊走了苏云,反倒搬起石头砸了他自己的脚。?

  ????房玄龄见李世民不肯明言,也不好追问,只满腹狐疑,暗暗猜测。?

  ????李世民则面露杀气,冷笑道:“颉利这老贼,出尔反尔,接下来,尔等就依计行事,让那老家伙尝尝众叛亲离的滋味吧!”?

  ????“诺!”?

  ????当天,一道圣旨由长安而出,直奔唐军主帅大营。?

  ????与此同时,苏云星夜兼程赶回中军大营。?

  ????苏云说服突利父子,并利用圣旨和毒药使得父子两人不敢违抗。?

  ????三日后。?

  ???在严峻形势下,

  苏云上书李世民

  “微臣认为若闭门固守,稍有示弱的表现,必然助长颉利可汗的气焰,促使其纵兵大掠。当此时应该主动出击”。

  于是李世民果断地扣押执失思力,亲自出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直驰至渭水河边,大声斥责颉利可汗背弃盟约。

  “颉利,你这个无耻小人,出尔反尔,违背盟约,我大唐之人无不唾弃你这样的人!”

  “唐童,我大军压至,你还不受降,更待何时!”

  “贼子,休得放肆!”

  俄而各路唐军陆续赶到,旌旗盔甲遮天蔽日。

  “摆阵!”

  李世民命大军迅速布阵,自己仍单独与颉利可汗对话。

  颉利见执失思力去而未返,李世民已挺身而出,唐军阵容齐整,似早有准备,大为恐惧。

  苏云则是单骑位于李世民右侧!

  “颉利,此时还不投降,更待何时,难道还要这数万人和你一起同赴地狱!”

  随即,突利可汗首先下马

  其他突厥大小首领亦纷纷下马,围绕着李世民下拜。

  这时唐军诸将争相请求出战

  “陛下,突厥不灭不行啊!”

  苏云当即在李世民身侧劝道

  “陛下,不可。突厥之外还有高句丽,此时应当修养生息,罢战求和!”

  李世民也认为自己刚刚即位,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并未富足,应当休养生息,以抚慰为务。一旦开战,必有死伤,徒增百姓艾怨。即使此役获胜,也未见得能彻底平定突厥,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图谋报复,后患无穷。?

  ????因此李世民决定采取“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策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