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山海经之旱魃 > 第1862章 蛊雕
  蛊雕速度虽然不算太快,但由于它极其善于隐藏身形,神出鬼没,因此当它从伏击处发起攻击的那一刻,鲜有族人可以避开。

  不过,蛊雕长时间快速飞行得能力较弱,若论长时间快速飞行,蛊雕绝对飞不过我族绝大多数的连心鸟。

  只要骨雕从伏击地点露出身形之后,暴露了隐藏的位置,对我们便再无威胁,可惜那蛊雕从不轻易出击,一旦出击则一击必中。

  这也是我们每次出行都要安排一位族人当成牺牲品的主要原因。

  听完乔溪的叙述,张茶依然眉头紧皱,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他怎么想都想不通,乔溪说蛊雕善于伏击,其实他更善于伏击。

  他伏击过;山神,伏击过伴虫族的随飞时,因此,对于伏击,他的了解不可谓不深,他知道,若要伏击成功,所需要的条件极其苛刻。

  第一,必须要事先能够预知敌情,比如敌人的数量,特点,性情。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知道敌人的预期行进路径,然后才能在既定地点准确设伏。

  即便以上两点能够不打折扣地做到,但也不能保证伏击的顺利进行。

  因为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伏击者还要有快速地应变能力,一旦敌人改变行进路径,要能够迅速赶赴与之相对应的埋伏地点。

  这蛊雕是如何伏击的,又是如何能保证每次伏击都能够一击必中的,难道这蛊雕具有提前预知能力,能够提前预知到有飞鸟进入黑桑林?

  即便它有这个预知能力,但黑桑林占地极广,蛊雕又是如何猜测到进入桑林中飞鸟的飞行路径,从而在相应地点提前设伏的?

  若是飞鸟调整了在黑桑林中的飞行路线,它又是如何不惊动飞鸟,重新赶赴新的伏击地点的?

  蛊雕是飞行动物,想来,它要改变伏击地点也应该在天上有飞行痕迹,总不可能像猴子一样在树间窜跃,从而赶到新的设伏地点。

  但它改变伏击地点的时候,为什么没人能够发现呢?

  张茶思来想去,以上这些问题的合理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黑桑林中的蛊雕绝对不止一只。

  每只蛊雕都有自己的专属领地,而专属领地是排它的,有且仅有一只蛊雕。

  专属领地中虽然只有一只蛊雕,但这些领地遍布于黑森林中,无论鸟儿从哪里飞过。

  都会经过某一只蛊雕的领地,而蛊雕根本不需要提前埋伏,它只需要在自己的领地歇息等候即可。

  张茶心中渐渐振奋起来。

  若他的猜测正确,蛊雕不止一只的话,那么从黑桑林中穿越的飞行路径就极其重要,否则经过两只蛊雕领地的话,危机便凭白地多增加了一分。

  好在,伴羽族曾多次通行过这片区域,她们平时经过的线路应该是绝对可行的。

  不过,即便想通了这一点,可惜仍然没有解决带着锦鸡飞行,以它们为诱饵这个方案的缺陷。

  带着锦鸡飞行,以它为诱饵,引诱这片领地中的那只蛊雕出手,从而使人可以避开蛊雕的发难,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总体来说,应该是可行的。

  因为伴羽族目前出林的方案,就是以人和连心鸟为诱饵,诱使蛊雕出手,暴露位置,从而逃离黑桑林。

  但这个方案如此简单有效,多年来,伴羽族竟然一直弃之不用,显然不是她们想不到,应该是试过这种方法后,没能成功诱骗到蛊雕。

  这个办法为何不行?

  换言之,带着锦鸡飞行,与带着真实的连心鸟飞行,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张茶用右手食指一下一下,轻轻敲击着自己的左掌心,这是他在思考问题时不经意间养成的习惯。

  很快,他便想到,既然凭空思索想不出答案,倒不如直接带着锦鸡飞行试试看,张茶让乔溪在身下的林中降落,暂时歇息,而他则奔入林中。

  很快,他便抓到了一只五彩斑斓的锦鸡,锦鸡不会飞行,必须要用绳子拖拽才能跟他们一起前行。

  因此,他拿出一股细绳,一端绑在锦鸡的身上,一端拿在自己手里。

  然后,他将绳子绳子放出去大约两丈长的一截,让乔溪驾驭白鹤起飞,凭空将锦鸡拖曳在空中。

  在白鹤高速的飞行中,张茶只觉得手中拖着锦鸡的绳子有千钧之重,这点分量当然难不倒他,不过,他担心的是锦鸡。

  也不知道锦鸡能否承受得住这种牵拉?

  过了约莫盏茶的工夫,张茶让乔溪停下,仔细检查了一番锦鸡后发现,那只可怜锦鸡浑身的毛发都被强风给吹光了,脖子几乎被拉扯得断掉,已经是死得不能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