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山海经之旱魃 > 第1871章 凭心而论
  张茶有些为难地道:;在下才疏学浅,实在当不得沈兄考问。

  他心道,莫非自己刚才随口一答,这沈势还真把自己当成什么高人了?

  ;张兄切莫过于谦逊,沈某知道您胸有丘壑,这等问题根本难不得您。

  ;可在下实在……实在是不知如何作答。张茶面带苦笑地道。

  ;张兄莫非看沈某不起,不屑于答问?姓沈的公子脸上渐渐漾起了一丝不快之色。

  ;唔……依在下之见,什么顺流逆流,做便是了,何须在意他人的看法?张茶见实在推脱不过,便凭心而论道。

  他一语说完,沈势便低头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不语。

  ;沈兄……沈兄,可是在下的说法有不当之处?张茶被沈势的样子弄得有些迷蒙。

  ;张兄的话发人深省,沈某失态了,沈某失态了,还请张兄海涵。

  ;哪里,哪里……张茶连连摆手道。

  ;敢问张兄是哪里人氏?

  ;在下一直居住于那边的深山茂林之中。张茶随手指了指莽林的方向,莽林离此地至少有千余里地,中间还隔着青绝山,他自然不怕暴露了自己的跟脚。

  ;张兄可是青绝门中弟子?

  ;不是,在下只是一个山野村夫而已,仙门我可高攀不起。

  ;古人常说深山多异客,看来诚不欺我也,对了,张兄,你学问渊博,见识高远,不知是师从何人呐?

  ;实不敢当沈兄谬赞,在下跟族人生活在一起,今日听这个说一句,明日听那个说一句,都是东拼西凑的而已,实在难等大雅之堂。

  ;张兄谦虚了,不知张兄如今又欲何往啊?沈势见张茶不肯细说自己的师承,他知道能人异士对于自己的师承多有讲究,因此只好作罢,住口不提此事。

  ;如今打算去桃林镇一趟。

  ;桃林镇?真是巧了,我等也是要往桃林镇而去。张兄,不知我们结伴同行如何啊?

  ;在下闲适惯了,只怕误了沈兄你的大事。张茶似无意地看了看一旁树上栓的那几匹骏马道。

  ;无妨,无妨,我们也没什么要紧的事,这一路,刚好向张兄讨教一二。

  ;沈兄客气,讨教二字实不敢当,时辰不早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动身如何?

  ;如此甚好,张兄请。

  ;沈兄请。

  两人客套一番,最后还是沈势先行。

  一行人启程上路,径直沿着东南方向那条路行去,张茶和沈势并肩走在前面,四名精壮大汉牵着五匹马,跟在他们身后五六丈远的地方。

  跟沈势同行,虽然有些不太自在,但这倒是省了张茶寻不到人的问路之苦,不过,跟沈势边走边聊,张茶心中倒也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之前,张茶一直呆在莽林之中,虽然见过齐统领等风翎卫的士卒,但对林外之事及林外之人所知极为有限。

  如今,跟沈势同行,渐渐得,被他文雅的谈吐和渊博的学识所吸引,心中也渐渐对他起了一些亲近之心。

  随着进一步的熟悉,张茶对沈势的真正身份有些好奇起来。

  因为,从沈势的衣着谈吐来看,他应当是非富即贵的官宦人家,但从他的身手以及身后跟着那四人的气质来看,又像是战中之人,总之,沈势的身上似乎笼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虽然张茶对沈势的身份好奇,但却没有对其盘根究底的意思。

  陌路相识,本就没有必要将一切和盘托出,而且即便真得问起,张茶相信就像他对沈势隐瞒自己的出处一样,沈势也一定会对自己有所隐瞒。

  身世不能多问,不过张茶想要了解的事情还有不少。

  ;敢问沈兄可是世代居于此处?

  ;这倒不是,沈某乃是京都人氏,十余岁时,才随家人搬至悬葵郡。

  ;哦,如此说来,沈兄对天下肯定知之甚深,在下乃是一介山野村夫,孤陋寡闻,不知沈兄能否给我讲讲这天下的构成。

  ;张兄过誉,天下之大,沈某所知道的也只是皮毛,因此我也仅能就我所知向张兄啰嗦一二。

  ;沈兄请讲。

  ;我们所在的这方天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沈势口才极好,思路清晰,滔滔不绝地讲了约有半个时辰,张茶听得真切,终于对自己莽林之外的领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原来,林外的大虞王朝并非广袤无比,富有四海,而是约数万里方圆,共据有二十一郡,一百四十七个县。

  这二十一郡,一百四十七县之地风土不同,气候各异,但总体来说,都还算适合人们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