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山海经之旱魃 > 第1889章 武器
  据李顺所说,游缴衙署位于城北,但到底是在西北还是东北,他并未提及,整个城北被北市一分为二,张茶站在北市的暗处,略一思忖,先往西北而去。

  桃林镇并不大,游缴衙署不在西北,那就赶往东北,反正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张茶运气不错,沿着西北方向行不多远,便望见一处大门前,面南背北,摆着两尊石狮子,门上挂着一块大匾,上书四个大字,;游缴衙署。

  张茶绕着游缴衙署走了一圈,对游缴衙署大致了解之后,从北侧的围墙翻了进去。

  坐北向南,两进的院子,作为最重要的地方,游缴的办公场所,一定会设置在第二进,张茶悄无声息地进入游缴衙署第二进的院落,落地后,并未急着行动,而是侧耳倾听起来。

  第二进院落安静地连虫鸣声都听不到,反倒是第一进院落有一阵接一阵的呼噜声传来。

  或许是桃林镇这么多年,无人敢来游缴衙署撒野的缘故,整个院落中连夜晚值守的人也不再走动,而是倒头呼呼大睡。

  张茶心中大喜,如此这般,正中下怀,张茶直接进入第二进院落的正中的那片房舍之中,将门掩上。

  这片房舍门户居中,进去后,中间是个厅堂,靠墙摆了两张椅子一个案几,在靠墙两张椅子的下首,各自分列了七八张椅子,看起来像是会客之所。

  厅堂左侧是一间屋子,屋门不大,但装饰颇为典雅别致,右侧也是一间屋子,屋门宽大,只用普通白纸糊住了门窗上的档格。

  张茶闪身进入了右侧这间相对朴素的屋子,在里面翻翻捡捡,不多时,便找到了一些做好了的籍信以及那种特制的空白籍信纸张。

  张茶点着了一盏灯火,放在地上,并将光线调到最小,拿了一张空白的籍信纸张铺在地上,又拿了一张做好的籍信作为参考,便开始仿照上面的字迹,书写了起来。

  在名字一栏,他写下了;桑策二字,在籍贯一栏,他写下了;墟里二字。

  墟里作为桃林镇辖制之下最远的乡里,即便有人对他的籍信起疑,想要核对的话,一来一回,没有个三四日绝对跑不下来,而那时候,他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至于画影图形,他则根据自己刚刚制作的那张面具的容貌,描绘了上去,虽然不怎么画得不怎么精良,但勉强还算相像。

  其他的部分,不需琢磨,只用照抄就好,待到这一切全部完工,张茶将墨迹吹干,看着自己的杰作,他总觉得还缺少点啥。

  跟那张做好的籍信再次比对,他才发现自己的籍信上缺了最关键的一环,签发印章,可他在这间屋子里找来找去,找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印章。

  既然这间房里找不到印章,于是,他便把视线投向了左侧的那间屋子。

  张茶吹熄了灯火,将刚刚制作的籍信揣入怀中,又将所动过的东西一一恢复原状,然后一闪身,从右侧的屋子出来,进入了左侧的那间屋子。

  左侧屋子正对门户处,摆放了一排书架,书架里放有不少卷宗和书籍。

  靠北摆着一张古色古香的大案,大案后是一张高靠背的太师椅,太师椅后面的墙上贴着一副字;勤政廉明,而大案左侧贴着东墙,前方则摆放着三个圆墩。

  看着这样的陈设,张茶心中一动,莫非这间是元游缴的办公场所?

  他来到大案之后,坐在太师椅上四处望了望,找了几个比较趁手的位置,一一摸去,不多时便摸到了一个大印。

  他仔细地验了验,那印章果然就是籍信上所盖的印章,张茶大喜,掏出自己制作的籍信,放在案几之上,将印章端端正正地盖了上去。

  他将一切恢复原状,正准备出去,却忽然发现这间屋子比对面要逼仄了许多。

  可他从外面看过,这第二进的房舍以进户门为中轴线,左右对称,而这间屋子的内部空间比对面小得明显,那只有一种可能,便是这间屋子有暗室。

  想到元游缴办公场所中的暗室,他心中不禁微微有些兴奋起来,说不得,在这里还能找到一些好东西也说不定。

  张茶在这间房舍内环视一周后,便将视线盯在正对门户的那一排书架上,这房间南北长而东西短,若这个房间真有暗室的话,那便一定会设在书架之后。

  张茶用手从书架上从左至右依次摸过,直到摸到一本看起来像书,但材质明显不是纸张的东西时,他便停住了手。

  他先把那东西往外里推了一下,没有任何反应,接着,他将那东西又往外拉了一下,只听;嘎吱吱一阵作响,书架从中一分为二,露出了里面一间黑黝黝的暗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