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山海经之旱魃 > 第1892章 混沌兽
  他从衣着寒酸那一队走出,显然他自己既是那个要求无极翁卜算的,又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只见书生对无极翁先鞠了一躬,然后毕恭毕敬地道:;小生吴希亮,想请仙翁为我指点迷津。

  ;你知道规矩?

  ;小生知道。

  ;那好,请。

  ;小生吴希亮,青绝县宜善镇人氏,自幼家境贫寒,家严早丧,高堂以纳鞋为生,节衣缩食,供我苦读诗书。

  小生邻家是一农户,也不算富裕,他们家中有一女名唤小蝉,与小生年龄相仿,小生与小婵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待我二人长大,早已互相倾心。

  但小婵的父母,在十日之前,为了区区十两纹银,将小婵卖与邻村的一富户,小婵宁死不从,在出嫁当日悬梁自尽。

  小生肝肠欲碎,也不愿苟活于世,但高堂之恩未报,小婵之情难了,生亦难生,死亦难死,小生实在……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那名叫吴希亮的书生讲到后来,已经泣不成声。

  张茶在旁边听得也是唏嘘不已,世间怎会有如此狠心的爹娘?

  周围围观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已经在悄然拭泪,不过,那无极仙翁的脸上却依然笑容可掬,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出。

  无极仙翁微微吐出一口气,然后用指头轻轻叩了一下桌面,只听站在他身后的那名后生高声喊道:;下一个。

  那书生不甘心的又看了一眼无极仙翁,见他眼中确实连湿润都不曾有一点,这才无奈的叹了口气,落寞地转身离去。

  张茶见那书生面如死灰,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知道他已心萌死志。

  为了防止书生真的走向极端,在书生跟他擦肩而过的时候,他模仿无极翁的声音,用细如蚊蚋的声音对书生道:;记住你尚有父母在世。

  书生显然听清楚了这句话,他一脸惊喜地回头向无极仙翁望了望,见他并没有看自己,便以为他只是暗自点化。

  书生重重地点了点头,又向无极翁深鞠了一躬后,方才转身离去,书生在最终离去时,张茶看他脸上的颓唐之色已经明显消去了不少。

  他望着书生远去的背影,心中暗道,只能帮你这么多了,接下去的路怎么走,还是要看你自己的。

  ;烂好人。屠千娇在脑海中埋怨道。

  ;怎么就是烂好人了?张茶有些不以为然道。

  ;如果那书生对小婵姑娘真得是一往情深,又何须问卜来决定行止?照我看来,这书生只不是一个负心人,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张茶虽然并不完全赞同屠千娇的话,但觉得他说得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他辨不清其中的是非曲直,便不再多言,收回目光,再次看向无极仙翁。

  很快便轮到了张茶。

  讲完故事后,张茶便有些紧张地盯着无极翁的脸,只见无极翁一边抽泣,一边从桌斗之中摸出了一条绸巾,小心地将眼泪全部沾染在绸巾之上。

  待止住悲声后,他又将绸巾悄悄地放回桌斗之中,张茶这次离的近,看得仔细,无极翁这条绸巾在拿出来的时候竟然是干的。

  可是在他之前,无极翁明明哭过一次,他曾亲眼见到无极翁用绸巾擦过泪,而且绸巾最不易吸水,一旦潮湿极难干燥。

  但这条绸巾偏偏是干的,那也就是说在无极翁的桌斗之中应该放了不止一条绸巾。

  昨日还有今晨,张茶曾仔细观察过,那后生在搬运小桌的过程中,时而放在左肩,时而放在右肩,桌斗经常朝下,却并无一物掉出来,显然桌斗原先应该是空的,其中并无绸巾。

  而现在桌斗中出现了不止一条绸巾,那便只有一个可能,也即那个小黑坛子里应该放的全都是绸巾。

  放这么多绸巾在小黑坛子里,而且搬来搬去地有什么用?

  他心中越深思越是觉得奇怪。

  此时,无极翁已经平复了情绪,见张茶在一旁站着呆立不语,不由得略显不快地咳嗽了两声,催促道:;你有什么要算的,快些说出来吧。

  张茶立时回过神来,连忙向无极翁拱手道:;俺有一个问题想向仙翁请教,不知可否?

  ;你不是来卜事的?

  ;俺无事可卜,只想请教一个问题,不知是否可以?

  无极翁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别有深意地看了张茶一眼,道:;你且问问看,小老儿未必能答得上来。

  ;仙翁多虑了,俺问的问题,难度可比卜算低多了,仙翁您神机妙算,回答这些问题对您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你问吧。无极翁说完便将眼睛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