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第一杠精 > 第400章明檄讨逆定枭獍末路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中有古怪的设定,每次当老李家有庆典活动时,王世充都在打仗。  杨侗发誓,他绝对不是故意的。  他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李世民还在北地撵鸭子呢,谁能想到这两件事也特么能赶到一块去?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他提前知道了,这仗也还是要打的。  他要打李密。  眼下后者除了驻防偃师与兴洛城周边的军队外,还能拿得出手的不足十万,已然难是周边豪强的对手。但小杨的这波举动,还真不是故意挑软柿子捏。  柿子活该。  也不知道李密是咋想的,亦或是徐世勣与程咬金的投唐之举彻底刺激到了他,在深感兵力捉襟见肘之际,他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和骁果叛将司马德戡勾连起来。  骁果军的战力天下皆知,要是能纳入麾下,那他瞬间就能抹平因徐世勣与宋金刚的离开而带来的损失,说不定还能提高。而彼时因为缺粮少衣而陷入窘境的前者也在寻找出路,在他以粮食和荥阳太守为条件的许诺下,双方算是一拍即合,都准备满足对方的需求。  然后,两人之间的约定内容就被百骑司给“曝光”了。  借刀杀人不是李大德的本意,而且事情紧急,潜伏在东南的百骑司也来不及请示,算是自作主张。  当然这也不算违反纪律,而是遵循“手册”指导。  这些以各种身份行走四方的密探,在接受某人的培训时,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请示,便只遵循一个原则:保存己身的基础上,尽量让李唐之外的水浑起来。  于是乎,还不等李密和司马德戡的谋划具体实施,相关细节就摆在了杨侗的案头上,令后者悚然而惊。  无从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两人的联合对他都百害而无一利。  正好最近王世充因为兵败一事在朝堂多受嘲讽。元文都与卢楚联合,对他兼任吏部尚书后大肆安插心腹的行为多有微词。同为纳言的段达也眼红他的权柄,常行攻讦。出于保护的心理,杨侗便拜他为河南讨捕大使,前往颍川督师王辩,进逼荥阳。  不过这场仗最终能不能打起来,还要看李密的选择。  如果后者无视洛阳诏令,非要招降司马德戡,那说不得东南又将上演一出龙争虎斗的好戏。可要是他不敢与王世充开战,从而接受小杨的命令,好像也落不到好处。  前有狼,后有虎。  他在纠结,但很快就不用了。  有人替他做出了选择。  就在李世民兵进长安,麾下秦琼等将领俱都跨马披红,迎着百姓的欢呼行过明德门时,王辩所部前锋包围新郑的消息与日前自长安发出的一篇讨逆檄文一块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宇文化及与其弟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唐奉义……等,包藏凶慝,罔思忠义,江都弑逆,罪百阎赵,衅深枭獍!虽事前代,然天下之恶,古今同弃!今昭檄天下,历数必诛之罪,其子孙并宜禁锢,勿令齿叙……”  洋洋洒洒数百字,除了些许人名,中心思想便只有一个:这些人死定了,我李渊说的,佛祖来了也留不住他们!谁敢包庇他们便是同伙叛贼,大家不用讲道义,并肩子打他!  “怎么会这样……”  某魏公喃喃自语,颇有些茫然。  身处乱世,大家伙都在招兵买马,壮大自身。怎么你们招降那些叛军乱贼就可以,轮到老子就成了与天下人为敌?  凭啥?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问的好。  真要较真的来说,李渊在骁果军北进东郡的节骨眼上抛出这篇檄文,颇有点挑事儿的嫌疑。毕竟论地理位置,众势力数他李唐离得最远。可到现在,却数他喊的最高调。  然而却没人站出来反驳。  杨侗没有,窦建德没有,罗艺没有,李密更是不敢。  骁果军在江都到底干了啥,天下皆知。而这篇檄文又是在萧皇后入长安之后发出来的,其政治意义与道德制高点与旁人有本质的不同。那意思像是再说:你们之前不是喊着口号要给老杨报仇么?哥问过老杨的遗孀了,就是这些人干的,动手吧!  “干恁娘……”  长安城内,三千银鞍明甲的骑士分列朱雀门两侧山呼万年之时,远在兴洛城的李密拍了桌子,难得的爆了句粗口。  这是阳谋,非是针对他李密,只是形势使他成了那个最倒霉的人而已。  当然了,这话要是被宇文化及听见,一准不同意。  特么的,你能有我倒霉?  彼时后者也正在看这篇檄文,而与李密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权。  “大丞相何必担忧?以下臣观之,此乃大丞相铲除奸佞、整肃军纪之良机啊!”  东平交界,甄城“行宫”外殿,宇文化及看向下首说话之人,微感茫然。  自从建议后者北进齐郡,跳出了隋、魏、夏三方包围圈后,裴矩在骁果军内的地位便直线上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升,已然做到了正二品侍中的位置,比之前的品级都高。  是真心投效还是虚伪巴结,在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身上看不出任何端倪。与之一道被裹挟随军的旧臣多有不耻者,也有少数玲珑的私下贸易,想求个活路。  活路没有,死路倒有一条。  便是如司马德戡、裴虔通一类算是眼光还不错的人,彼时都没察觉,骁果军是跳出了包围圈不假,但也彻底失去了西南纵深,主动钻进了死胡同。届时只要有大军在西面一堵,他们除了跳海,根本无路可逃。  可惜宇文化及毫不知死,都这会儿了,还敢听这货的建议。  比如现在,他脸上就挂满了因没文化而产生的求知欲。  “如何铲除,还请侍中教我!”  “此事易耳!”  裴矩老神自在的抚了抚胡子,微瞥了一眼左右,便故意压低声音,阴戳戳道:“此檄一出,不日定有敌军来攻。大丞相何不命司马尚书驻防童山,吾等大军则在韦城相待。届时鹬蚌相争……”  “唔,有道理,有道理啊!”  老裴几句似是而非的说辞,只因把矛头对准了司马德戡,就听得宇文化及两眼放光,“举一反三”了:  “某就说粮食不多了,必须尽快拿下黎阳。让他守童山,他定以为某要亲自进攻……”  都说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但骁果军的内部颇有点不攻自破的味道。也使得裴矩至今都还不敢相信,这等乌合之众竟干掉了老杨。  彼时兴洛城与甄城有信使打马而出,带着李密的选择南向狂奔。王世充在帅帐中皱眉看着洛阳送去的文书。而远在长安的老李,却早把这事儿抛去了脑后,正昂首挺胸做威严状。  不仅是他,身侧诸如裴寂、陈叔达、长孙顺德等文臣武将皆摆出不同的造型,或抚须颔首,或扶腰挺立,使劲散发着大唐朝臣的威仪。  这不单单是给朱雀门下跪地的一干俘虏和围观百姓看的,更是由于彼时的安上门城楼上还有一干宫廷画师正挥毫泼墨,做“秦王献俘图”。  大伙的姿势那是要传诸后世的,可不能马虎了。  就是有点累……  李渊扶在腰带上的手臂微微后移,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揉了揉腰。待听到身前宣诏之人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便颇觉羡慕。  “……虽性勇悍,然嗜杀戮,尝磔人于猛火之上,渐割以啖军士,残暴不仁,实乃枭獍!秦王奉大义讨之,乃顺天命……”  既然是在朱雀门上宣召,自然得找嗓门大的。  似裴寂这种被酒色掏空的身体,老李信不过,就把这活交给了总算正式入职左监门卫的司马长安。而后者也不负所望,一口“天书”朗诵得洪亮流利,都不带换气的。  这种官面文书,老百姓听不懂,但并不妨碍大家领会精神。尤其是看着跪在最前面,面如死灰的薛仁杲在大唐天威面前瑟瑟发抖时,观礼的百姓自觉与有荣焉,挺胸收腹,代入感贼强。  于是乎,这等枯燥乏味的宣罪诏书便也能听得津津有味了。  很快,高潮来了。  根据李世民的甄别结果,针对城下跪着的这群判流放、劳改者不等,首恶及酋党诸如薛仁杲、薛仁越、仵士政、唐弼等皆判于西市斩首示众。  “大唐万年!陛下万年!”  城下众兵将在李世民的带领下跪地高呼,接着便是无数观礼百姓发出的震耳欲聋的赞颂声。  西面城墙的角落里,某突厥上使不断抬手擦着脖子里流出的汗水,也不知是不是天气太热的缘故,越擦越多。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