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梨园秋 > 第二十七章 新房
  “哇!娘,你来看!”

  庄祖业推开窗户,见到窗外就是西湖美景,忍不住惊讶,连忙叫庄王氏。

  庄王氏放下小虎,走到窗前,也是惊叹连连,小虎则在楼上开心的跑来跑去。

  白鹏飞微笑看着一家人在二楼走着,对庄有顺道:“师叔,这边坐着烤烤火。”

  “哎哎,”庄有顺走到桌边,眼睛还舍不得的四下打量。

  “这楼修的真好,真是好。不知要多少钱?”

  “一百五十两宝钞。”

  白鹏飞说出一个数,庄有顺一家人和帮忙搬东西的乔少山直接愣住。

  “鹏飞,这……要不然我们还是住租屋。”

  乔少山说,白鹏飞答应在新房子中分给他一个房间暂住,但听到房屋价格,乔少山不禁十分不好意思。

  白鹏飞笑道:“你就安心住,我钱都付了,退也退不了。”

  乔少山闻言挠挠头,只得答应。

  庄王氏惊讶道:“这地方还没有我们家大呢。怎么这么贵?”

  白鹏飞也是无奈,像庄有顺那样的二层小屋,五十两宝钞就能置办下来,相当于普通人两年的工钱。

  倒也不算便宜,因为普通人每个月的工钱只够衣食住行等必要支出,很难存下钱,所以想在临安买房,还是需要苦干个十年八年。

  白鹏飞也买个庄有顺家那样的小屋固然可以,可是那种屋子需要家人料理,他一个单身汉,懒得煮饭和打理房间,又不想马上请个佣人,住起来只会很麻烦。所以白鹏飞买房时直接选择了超过市场均价几倍的西湖边的房屋。

  此时西湖边有许多宋代留下来的建筑,多是达官贵人的别墅。这屋子上下两层,按后世来算,楼上楼下使用面积一百多平米,一楼后面还有个小花园,和杨奈儿家的花园大小不能比,也就是个五十多平方的小院子而已。

  这种房屋是专供有些钱,又附庸风雅,想在西湖边居住的文士准备的,前主人是一个来临安求官的江西秀才,因为求官不成,准备回乡,所以便宜发卖。

  白鹏飞通过牙行找到这屋子,觉得不错,一来风景很好,二来西湖边是整个临安游手好闲单身

  汉的聚集地,有很多来此休闲的人,也养活了一系列服务业。

  离白鹏飞家不远就有几家帮人洗衣服的浆洗铺,每天早上都会过水车,只要给一点钱,送水工就会帮他把院子里的水缸装满,出门二十步就是个澡堂子,楼下更有无数饭馆酒肆,而且都提供外送服务,白鹏飞正是看中他生活在这里,完全不需要操心做饭洗衣服等生活琐事,所以决定买下这处房子。

  《牡丹亭》发行半个月,已经印了六千五百多本,扣除工人费用,白氏书坊的利润有五百多两,再加上已经卖出三千本,每本六十文的版费一百八十多两,还有之前卖昆曲本《牡丹亭》的九十两,哪怕之前扩张书坊花了二百两,白鹏飞手头上的钱依旧有六百多两,而且白氏书坊马上就要印制《牡丹亭》中册,到时候又是一笔进账。

  白鹏飞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现金流不够,买个一百多两的房子倒也不太贵。

  一群人忙活了一上午,将新房整理好,中午,白鹏飞直接从楼下饭馆叫了一桌席面。

  这饭馆开在西湖边,是惯于伺候达官贵人的,不消白鹏飞麻烦,点菜之后,很快一个小二便来问要不要带一张桌子,白鹏飞表示在阁楼上的桌子吃便可以,小二点点头,给白鹏飞家的桌子铺好桌布,很快酒菜便源源不断的被端上阁楼。

  一品羊肉席要价三钱,物有所值,真是上了一头羊,六个人敞开肚子硬是没吃完。

  酒足饭饱之后,饭馆的人来收拾餐具,桌布一卷,干干净净。如此方便的生活,看得每天为家务劳累的庄王氏十分羡慕。

  中午,送走师叔一家,乔少山也要去戏班做事,白鹏飞便出门去了书坊。

  一来到书坊门口,就听到一阵“钉钉”的敲打声,这是刻字工在修理坏了的字模。

  蜡纸印刷虽然印几十张才要刻一次蜡纸,但因为每次刻印都需敲打蜡纸以便刻透,对字模的损害并不小。

  大概印出四千张书稿,字模就会被磨损的很严重,需要经历一次修整,为了不让作坊因修字模而停工刻字师傅必须先把要休整的字模刻出,以便休整时替换。

  开印《牡丹亭》后白鹏飞又招了两次工人,现在印书坊已经扩大

  到二十人的规模,刻字工就有五个。

  作坊的主要工作还是由跟他签了卖身契的吴四三还有两个工人把握,另外十几个工人只是接触印书流程的一部分,虽然蜡板印刷技术外传不可避免,但白鹏飞还是想尽量让这个外传时间晚一些,至少保持到他开发出新的印刷技术为止。

  一走进作坊,吴四三连忙迎接。

  白鹏飞问道:“铸模试验怎么样?”

  吴四三回答道:“一直在做,就是纸质不行,总是会变形。”

  他说着带白鹏飞走进作坊后院,。

  在作坊最深处,有一个单独隔开的小院子,院中几个壮汉正在拉着风箱,灶台上放着一个坩埚,在灶火猛攻之下,锅里的金属正在渐渐融化。

  白鹏飞一见几人的装扮,立马生气道:“说了多少次,你们必须把口鼻掩起来,你们的口罩呢?”

  带班的炉头名叫杨铁老,连忙上前,点头哈腰道:“东家你来啦。那口罩,炉上太热,歇时摘下来喘口气,便忘了带了。”

  他说着连忙失意工人拿起丢在一边的口罩,白鹏飞和吴四三也带上口罩。

  杨铁老是个老锡匠,一辈子和锡铅打交道,也是白鹏飞挖来,和他签了卖身契的。

  白鹏飞见几个工人无所谓的模样,不禁有些头疼。他知道坩埚里熬着的是铸造活字所用的铅合金,这东西不会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但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间一长,必定会让人慢性铅中毒。

  在后世,溶铅厂都是尽量自动化,少用人工,即使要上工人也必须做好防护。

  白鹏飞没有这个条件,他只能做了一批口罩,虽然棉纱口罩过滤能力有限,但起码能挡住一些大颗粒的铅灰和粉尘,多少减少一点劳动伤害。

  但在这群浇铸工看来,似乎对口罩使用并不上心。他们倒不是不明白铅中毒的伤害,做这一行的人都知道铅汞有大毒,能把人咬死,他们似乎只是不在意而已。

  毕竟铅中毒也是一个慢性积累的过程,而在这年头,能吃饱喝足活到四五十岁,也算寿终正寝了。

  白鹏飞却不这么认为,他已经决定等技术开发完成,以后就多招几名铸模工,毕竟轻度的铅中毒可以依靠人体自我排出,

  如果能定期轮换工人,就能大大降低铅毒的危害。

  安全教育还是要抓紧啊。

  白鹏飞如此想着,带着口罩和吴四三杨老铁一起来到铸模车间的小库房,库房里放着几张浇铸好的铅板,白鹏飞细细查看,发现每张铅板之上都有许多气孔与缝隙,完全达不到印刷铅板的标准。

  白鹏飞摇摇头道:“防火纸的配方还是要改。”

  他现在在研发的是前世的纸模铅板印刷术。

  虽然前世许多网络小说把活字印刷说的神乎其神,好像穿越之后通过活字印刷就能把印刷成本高昂的问题解决了一样,但白鹏飞看了印刷技术史后却知道,在前世的中国,活字印刷并没有成为大规模印刷的主流技术。

  因为汉字常用字数太多了,铸造一套活字的成本比拼音文字高了不少,字模一旦磨损,修起来也很麻烦,所以活字印刷除了节省排版时间外,成本并不会比刻板降太多。

  前世的中国真正普及起来的是铅板印刷技术。

  此时一个书坊的工人正将在排好的活字板上覆盖一层湿的防火纸,轻轻捶打,让字模拓印到纸上,层层覆盖到一定厚度然后晾干即成纸型。

  之后将制作印版的的铅合金融合浇入纸膜,冷却制成印刷铅板,再用铅板去印书。

  一套活字可以制作许多套纸型,一套纸型又可以反复制作铅板,同时铅板也能在磨损之后融化再利用,大大节省了活字损耗,节约成本。

  而且这种技术还可以用纸型做出铅板,再用铅板翻制纸型,快速扩大印刷模板数量。

  前世抗战时一些学者转战大后方都能背着一箱自己作品的纸模,到后方直接翻铸成铅板就能刊印书籍。比之活字印刷又是划时代的进步。

  当白鹏飞说出自己铸板印刷的技术构想时,吴四三自然十分震惊,用蜡板印书已经超出他的经验了,翻铸铅板的方法他更是用了半天才理解过来。

  现在白鹏飞已经在书坊后专门开辟一块区域,高薪招来了一批浇铸工和抄纸工,专攻防火纸和浇铸铅板技术。为了防止泄密,这些工人全部和他签了十年的卖身契,白鹏飞给的待遇也是十分优厚。

  技术问题很多,一时半会儿怕是无法全部解决。

  白鹏飞思索一番,写下几个可能用于防火纸的原料,让吴四三加入纸浆试试,吴四三答应马上着手研制,白鹏飞又看了一番工厂情况,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