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梨园秋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寒酸
  说定条件后,白鹏飞和杜妙隆便上了张四金的小船,张四金荡开船橹,便从江阴县城往东北而去。

  天近初夏,小河两岸的芦苇十分茂密,好在临水,也并不闷热。

  三人在小船上摇摇晃晃,也不知转过多少河湾水岔,只见张四金在船尾站着,不停摇橹,终于在白鹏飞半梦半醒时杜妙隆拍拍他的肩膀,小声道:“到地方了。”

  白鹏飞睁开眼睛,就见眼前是一处小小港口,河岸变得宽阔,岸边系着许多小船。

  张四金已经跳到水里,牵着小船到自家桩子上系缆,白鹏飞看看那水,脱下鞋袜,跳入水中。

  杜妙隆正也要跳下,突然见白鹏飞入水之后自然的转过身子,背对她,示意她上去。

  杜妙隆一愣,不由得脸上发红,心中却对白鹏飞对自己的爱意感到美滋滋的。轻轻的靠到了白鹏飞的背上。

  张四金看着两人,虽然此时这般恩爱的夫妻十分少见,但倒也不是没有,所以他只是略微诧异而已。

  白鹏飞背着杜妙隆走在齐膝深的水里,心中却没有心思产生多少旖旎的想法,他想到的是在新中国之前,整个江南鱼米之乡都是各种寄生虫病的高发区,特别是现在这样的初夏,谁知道现在脚下看似清澈的水里有没有藏着什么血吸虫之类的东西,所以白鹏飞在踩到那河底黏腻的烂泥后,马上就决定还是别让杜妙隆沾水了,所以才会主动背她。

  两人走上河岸,白鹏飞和张四金踩上鞋子就往张文辉家走去。

  一路所见,白鹏飞发现这个大概是个混合经营渔业和农业的小村子,村子并不富裕,家家户户还都是苇草棚子,好一点的也不过在芦苇竹篾编成的棚板上糊上些黄泥当围墙,白鹏飞很难想象这种棚子里的人怎么过冬,要知道这里的纬度比临安还高,在这年头,这里的冬天一定是会下大雪的。

  到了村子中心,白鹏飞和杜妙隆突然看见了一座青砖小院,不禁有些惊奇,在一众芦苇棚中出现这么一座齐整的院落,给人的视觉冲击极大。

  伴随着院子出现,白鹏飞听见了一阵锣鼓声音,探头望去,就见小院大门开着,里面围了许多村民,还有好多人挤不进去在院门外张望,院子里咿咿呀呀唱着,十分热闹。

  白鹏飞心中好奇,看向张四金。

  张四金心想这张狗儿家又唱起来了,也不想多回答,只是简略道:“那是一家人也在做寿。”

  白鹏飞点点头,看着张四金脸色,心中默默也猜出了点什么。

  一路来到张四金家,张文辉早已在家中等候。看见张四金只领着两个人回来,张文辉一愣,张四金连忙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五两宝钞请不来戏班的情况。

  “这……”张文辉看着眼前的白鹏飞,心中疑惑。

  “白先生,你能吸引来观众么?”张文辉小声询问。

  白鹏飞看看自己手中的琵琶,笑道:“我的话本说的还算不错,老丈若不相信,便让我与你试一段。”

  张文辉看着白鹏飞和杜妙隆,害怕明天生日时他们的表演出丑,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让白鹏飞先在院子里演一段看看效果。

  白鹏飞并不怯场,找了条板凳坐下,便和杜妙隆开始准备演出。

  这时天近傍晚,张狗儿家的皮影戏刚刚结束,对于张家村的穷苦百姓来说,一年也难得看上一次演出,张狗儿家请的皮影戏班在这几天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这几天橹许多张家村的百姓一放下锄头就往张狗儿的院子跑,甚至为了看戏耽误种田和打鱼,而张家请来的皮影戏班所表演的故事,每演一出都会被有心的村民仔细记下,互相传播。没过几天,哪怕是从没来看过皮影的村民也都会从大家的讨论中搞清皮影班子所演内容。

  “今天的戏也好看,那个黑旋风李逵真是有意思。”

  “宋公明哥哥和吴军师才是大英雄,替天行道。”

  “哎,若是真有梁山好汉就好了,我也想过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

  “嘿嘿,若是真有好汉,人家也不会要你,瞧瞧你面无三两肉的模样。”

  一群年轻人一边讨论着一边往家里走,到了张文辉家门前,就见张四金笑盈盈站在门口,一见有人过来便道:“我爹爹明天做寿,家里请了个说书先生热闹一下,列位没乡亲们事情时可以来听书解解闷儿。”

  众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他们知道张文辉和张狗儿的关系,见两人居然如此置气,都藏不住脸上笑意。

  “四金哥,怎么你家也请了个班子?”

  张四金脸上有点挂不住,道:“不算戏班,是两个说书唱弹词的。”

  他一指院子,“现在那先生正在准备,一会儿便要说一段,大伙儿听听去。”

  众人都忍不住脸上发笑。

  农村生活本就无聊,如果不是因为这两天张狗儿家请了皮影班子,有书听大多数人都会去听。

  可这几天连番皮影戏看下来,许多人对于说书都没什么兴趣了。只有几个村里好热闹的人进了张文辉的家门,其他人却都告谢离开,看皮影戏已经让他们耽误许多农活,再留下来听说书,意思不大又浪费时间。

  几个年轻人走进张文辉家的小院,见到院子里已经坐了些人,不过和张狗儿家客似云来的场面不同,这儿院子里坐的多是些没事做的老人小孩,张文辉的女儿忙前忙后给大伙儿倒茶,捧出煮熟的菱角之类的东西让大伙儿吃,众人则各自谈天,说些村里家长里短的事体。

  人群对面,靠着张家茅草屋的地方,一个年轻后生和个脏乎乎的女人正在调琵琶准备演出。

  看到这场面,一些年轻人便忍不住笑起来。

  张文辉财力有限,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和上门女婿操持,根本和张狗儿家没法比,却还硬要请人说书,在众人看来完全是死要面子。

  再看看那说书的后生,面上极嫩,一看便知是刚刚出徒的小艺人,哪里能和说书的老先生比,想来说的书也不会有多好。

  如此一想,众人都是暗暗偷笑。

  张文辉穿着件自己最好的丝绸褂子,笑着招呼众人,“来听书了呀,坐坐,里头坐,里头有茶水,有吃食……没花几个钱,做寿嘛,也叫大伙儿乐一乐。”

  张文辉心中也是紧张,想想张狗儿家唱戏的场面,再看看自己家这两个弄琵琶的年轻人,他也觉得自家请来的人演不出什么好节目。

  人家说书的老先生哪个不是长袍子大胡子,看着便是极有功底的模样,而眼前那姓白的先生,年纪不到二十,面白无须,哪里是个说书先生的样子?他心中自己也没甚期待,只是强撑着不想落了面子而已。

  眼见小院子里挤了十几个人,然后便许久都没更多人进来了,白鹏飞看看天色,日头偏西,心想自己还是早点使一段,别耽误吃晚饭。

  于是向主人家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张四金看看老丈人,也知道自家这演出也招不来更多乡亲观看了,于是点点头,示意白鹏飞可以开始。

  白鹏飞给了杜妙隆一个示意,她笑笑,打起牙板。

  众人只听一阵极有节奏的板声响起,接着便见年轻后生拨动琵琶,一阵流畅悦耳的音乐传来,一下吸引了大伙儿的注意。

  村民们自然不能要求有什么音乐素养,但大家也能听出,这后生的琵琶弹得很好。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小子河北人士,游历南方,今天到了咱们宝地,为大伙儿讲个小故事解解闷子,今天说的便是个小段子,叫做《猴爪》。”

  希区柯克的《猴爪》是其经典电影,故事悬疑恐怖,非常抓人,前世白鹏飞自己把它改变成了小段的书,在演出时调节气氛使用,常常获得十分优秀的效果。

  反正今天只是热身,明日才是张文辉的寿诞,今天的演出也不需要避讳什么,时间有限,白鹏飞决定讲这个短而且效果好的故事。

  众人听得有意思,《猴爪》,这算什么故事名字?完全想不到是讲什么的,反而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心。

  几句话后,大家发现先生虽然面嫩却不怯场,似乎也有些听头,于是都安静等待白鹏飞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