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周内卫 > 第1038章 负荆请罪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大家都很清楚,利益才是驱使一切的原动力,在诱惑和生存面前,祖大寿和吴襄尚且可以犹豫不定,何况是异民族的察哈尔和科尔沁?

  察哈尔的百姓被安置在内地,察哈尔的骑兵编入京营第八部,但这些将士在粆图和岱青率领下收服青海,重新拥有了部落和放牧的草场,或许会重新燃起雄心。

  而科尔沁本就是盟友,公孙剑娶了海兰珠为皇贵妃,并在经济、军事上帮助很大。但科尔沁毕竟是草原民族,他们为了自己利益会不会转而帮助女真人?

  这两支力量如果只叛逃一支,公孙剑不用惊慌,两者的实力相差并不大,可以互相抵消。但如果同时做了叛徒,再加上为了自己那点利益耿耿于怀的祖大寿和吴襄,明军恐怕难以活着渡过大凌河。

  在众人目光下,袁可立说道:“陛下是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假设的几种变故多半不会同时出现。如果这支军队以末将为帅,陛下仍然在北京城,那便应该固守此处。毕竟,这是明军收复失地的绝佳机会,错过之后恐怕三五年内再难出现。”

  公孙剑懂他的意思,因为军队里有了皇帝,一旦有所闪失会动摇国本。

  但公孙剑仍不觉得应该退,言道:“女真擅骑兵,我军一旦后退,在冲击下必将溃不成军,恐怕会全军覆没。因此,袁督师,还有诸位将领,后退一事休要再提起。如今状况之下,我军只有坚守阵地,等待援军。”

  袁可立起身施礼,“陛下深明大义,末将谨遵圣意,以后但凡有提起后退的,杀无赦!”

  公孙剑点了点头,袁可立刚才提起后退,是为了试探皇帝的意思。他更期望的结果是皇帝离开,他作为督师继续坚守此处。

  辽阳城是辽东的十字路口,占据这里等于掐住了女真人的脖颈,好不容易才取得的战果,怎舍得轻易放弃?

  皇帝离开了,不用担心社稷安危,袁可立未必能灭亡女真,保住当前战果是大概率事件。

  可皇帝坚持如此,袁可立知道怎么做。皇帝都不回去,谁都不能提后退,否则以扰乱军心惩处。

  这意味着明军没有任何妥协的意思,就在这里与女真人死磕,也许未来的两到三个月,将会决定辽东乃至天下的格局。

  公孙剑并不是傻傻等着,他已经传令陕西,既然造反的王嘉胤已经被干掉,仅剩的一支叛军神一魁部屡次被打败,那就留下洪承畴和卢象升的天雄军继续剿匪,另外的秦兵和义乌军火速赶赴辽东助阵。

  此外,郑芝龙的军队看似在沿海捣乱,其实主力已经秘密集结,他们会向辽阳方向靠拢,参与正面战场的较量。

  公孙剑和袁可立都相信,即便是有危险,对方的反应速度未必比他们快,双方有可能还是一个均势。只要粮草供应不出问题,大周朝有能力耗死对方。

  这时候,有个声音传来,“陛下,臣妾愿出使科尔沁。”

  声音从帐外传来,说话的是海兰珠,她只是穿上盔甲后一名卫兵,并不敢擅自进入。

  公孙剑有些心疼,海兰珠身怀六甲,小腹已微微隆起,他错过了田秀英和古灵儿的生产,现在又让海兰珠在外面守着,于心不忍。

  无奈这里是军营,公孙剑以身作则,他需要与军兵同甘共苦,只能先如此,盘算着何时送她回去。

  海兰珠现在提出要去科尔沁,更是让人心疼。

  袁可立却微微点了点头,海兰珠本就是科尔沁人,他的父兄都在科尔沁。

  公孙剑说道:“兵部尚书杨嗣昌在科尔沁为使,应当能处理好当前事务,爱妃有孕在身,还是趁早返回京城!”

  海兰珠倔强的摇头,她不愿看到嫁入女真的亲人受难,更加不愿意看到夫君战败。科尔沁是她的娘家,相信能够说服大汗,让他们坚定的站在大周朝一边。

  袁可立有心说话,却不太好开口,只是不停用眼神示意。

  公孙剑见众人大多如此,如果海兰珠能够稳固大周与科尔沁的关系,的确是关乎辽东战局的重要一步。

  公孙剑站起身来,这么多来第一次走到海兰珠身边,拥抱了她。

  “朕让刘文炳带人送你,务必保住个人安危,还有腹中的孩子。”

  海兰珠笑着点了点头,“陛下放心,臣妾一定会催促科尔沁大军进攻女真人,为大周收复辽东。”

  “很好!很好!”

  想当初,为了与科尔沁结盟,公孙剑以身涉险跑到遥远的北面,使劲浑身解数娶到海兰珠,杀死了女真大贝勒代善,险些被追上来的女真精锐杀死。

  如今想来仿佛还在昨日,海兰珠勇敢的站出来,他要完成至关重要的一步。公孙剑千叮咛万嘱咐,让刘文炳务必保护她的安危。

  ‘阿敏受到皇太极的热烈欢迎,女真营帐内的酒宴热闹非凡。

  阿济格带伤参加,多铎在他旁边照顾。

  皇太极用牙撕咬着一块羊腿,向阿敏介绍当前的战况,别看大清国四面受敌,最多半年,一定让明国俯首称臣。

  阿敏奇怪,怎么是半年,为什么不是现在?

  打仗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既然是强手过招,自然要选择最有利的状态。再过两三个月天气寒冷,半年后冰雪未消,这期间是女真人最大的优势所在。

  可问题是,我们吃什么?

  阿敏今天还能赴宴,有羊腿啃,那一个月后昵?三个月后昵?何况是半年。

  从朝鲜抢回来那些够吗?

  战事紧古,来去匆匆,皇太极承认,没什么可吃的。

  就说最近,女真军卒频频外出,却不是去打仗,而是搜刮吃的。

  可附近的百姓逃的逃,留下的也没多少余粮,导致皇太极组织军卒围猎、挖野菜,幸亏辽东地大物博,现在又是植被生长、小动物活跃的夏末秋初,女真大军勉强不至于饿死。

  天气冷了,第一场雪降下,女真的优势的确来了,可是到那时候,食物获取会无比的困难。植物干枯,小动物冬眠,吃什么?吃松子和榛子吗?

  皇太极早有盘算,女真不能等到山穷水尽,等到临近第一场雪的时候,女真大军会以战养战,将周围的敌手全部打趴下。

  现在的问题是,他能等到第一场雪?

  最新的消息显示,祖大寿的关宁铁骑虽然没有攻陷盛京,却在北面四处劫掠,完全阻断了女真大军的粮道,导致皇太极这边没有任何国内运送的粮食供应。

  阿敏没有接话,他发现这句话里有毛病。

  咱们都已经穷得叮当响,就算是盛京城也没有库存的粮食,祖大寿一伙就是不阻断你的粮道,也不会有粮食送过来。

  皇太极认为,祖大寿这步棋非常关键,他围住盛京城不打,其实是在等我们出价。

  阿敏觉得,也有可能是等明国皇帝出价。

  关宁铁骑的家眷都在明国的山海关内,当军卒知道祖大寿要投降大清国的时候,恐怕多数人不会同意。

  “那便让祖大寿继续观望!”

  皇太极只是将他视作一枚棋子,哪怕投靠过来未必得到重用。

  只要祖大寿没有下定决心与大清国为敌,那皇太极便可以对他不管不顾。这是个追求利益好商量的人,明国的皇帝弱了,他便会强横起来。

  阿敏提醒道:“明国皇帝对他下了通牒,限期攻破盛京城。”

  “朕听说了,明国皇帝故作姿态而已,看似心怀坦荡,其实是拿准了祖大寿和吴襄不会反,催促他们尽快投入战斗。”

  阿敏问:“陛下不做最坏的打算吗?”

  皇太极并不是太担心,“明国有句俗话,狗改不了吃屎。祖大寿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选择,他不会半途而废。”

  阿敏表示赞同,“如果祖大寿突然间听话了,距离他死去就不会远。”

  “因此,祖大寿首要做的是保全实力,只有手底下有一支过硬的军队,他才可以与明国皇帝讨价还

  价。”

  酒宴进行到三更天,阿敏这才返回自己的营帐,搀扶他的是儿子爱尔礼,同样是女真队伍里的优秀将

  领。

  进了营帐后,见儿子欲言又止,阿敏问道:“你有何事想说?何必吞吞吐吐?”

  爱尔礼道:“孩儿若是说错了,还请阿玛谅解。”

  “但说无妨!”

  “阿玛既已从大周军营逃回,理应重新收回镶蓝旗,可陛下对此只字未提。”

  阿敏是和硕贝勒,曾经共同执权的四大贝勒之一,同时还是镶蓝旗的旗主。

  “父亲被扣京城之后,还不到三天功夫,陛下便让济尔哈朗统帅了镶蓝旗,无论如何说,这都是明目古胆的抢掠。”

  阿敏是镶蓝旗旗主,他只是被关押,并没有死,为何急匆匆夺他的权?

  即便阿敏死了,那么继承的是不是阿敏的儿子,比如长子爱尔礼。

  皇太极的这一番骚操作,其用心已经昭然若揭,那就是清除大清国内阿敏、阿济格和多铎的势力。

  他原本是成功的,虽然背负些许骂名,却顺利收回权力,建立皇权的绝对权威。

  可大周皇帝给他出了道难题,任命阿敏为建州卫指挥使,多铎、阿济格都有官职,虽然小了点,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却是有影响力的。

  女真人的状态与大周不同,如果非要类比,大概和中世纪的欧洲有点像,信奉一句话: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阿敏长期管辖镶蓝旗,至少在旗内拥有非常高的威望,现在又有了大周朝授予的建州卫指挥使,大家对他会更加有期望。再加上大妃阿巴亥的两个儿子多铎和阿济格,他们组成的联盟会拉拢很多女真人,更不要提本就不服女真统治的汉人?

  这时候,皇太极第一次觉得,他需要阿敏回来。

  阿敏适时的送来一封信,表态要从明国大营逃回。

  皇太极当然是欢迎的,阿敏也取得了成功,兄弟再次见面。

  为此,皇太极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可结果却是貌合神离。皇太极好不容易收回权力,不打算再把镶蓝

  旗还给阿敏,更不要说阿济格和多铎。

  对阿敏来说,大清国的军营只不过是另一座囚笼,既然回来了,皇太极决不允许他轻易离开。

  爱尔礼问道:“父亲早知如此?”

  阿敏摇了摇头,虽然受到明国皇帝多次礼遇,甚至是救命之恩,他没有诚心归顺明国,这次逃回是真心实意,本以为困境中的皇太极会重新重用他、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