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南宋极品败家子 > 第八百五十三章 重提当年旧案
  黑夜来临,此时的蔡阳城很冷清,每面城楼上只有一百个士兵在防御。但在东城外,热闹得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

  在东城外一条小路上,走来十多个背着包袱、推着一辆人力板车的人。这些人一个个穿着普通,男女老少皆有,一看就是普通百姓。

  他们刚从一个山坡小道翻下来,走在最前方的一个年青人突然停止:

  “老天,蔡阳城怎么有那么多人?”

  大家抬头朝前方看去,下面是一块很大的平地,平地上站满了人,不知有多少人站在城外,队伍内外全是灯火,看起来辉煌壮观,简直如梦幻一般。

  下面的队伍不知道有人在偷窥他们,封赏仍在继续。曹昆、郑照然分别为一、二厢的厢指挥使。第三厢指挥使是苏北海,第八厢指挥使是龙渊,第九厢指挥使是年铁张,第十厢指挥使是毕再遇的老将卫长青。

  卢照龄被封为第五厢副指挥使,至此,韩?的神卫军已经成为历史。分别被打散到四、五、六、七、四厢中。韩?的中军领四厢兵马,所领的就是这四厢。

  这些人并没有乱分,毕再遇带八、九、十三厢,这三厢的将领,几乎全是他以前的人马。士兵也一样,只是插了一些投降的金军过来。

  宁慕白带的全是朝廷军和降兵,将也是朝廷军的将,他带一、二、三前三厢。为了他便于指挥,韩?将曹昆和郑照然安排在他军中,就算他震不住下面的人,那两人应该不会有问题。

  因为有大量的降兵,一下子空出很多将领的缺来。还好韩?理的功臣多,不少立功的士兵被提为将。这其中包括了一些以前投过来的金兵,为这些新投过来的金兵起了个不错的引导。

  赵丹的一些侍卫也被提为将,戚怀谷和秦鹏因为带领的军弩兵大放异彩,封赏很不错。戚怀谷升为从四品将领、乡子。秦鹏被封为正五品将领。

  韩?的七个亲卫,李纯稀和鲁戈飞熊被封为从五品将领,伍天赐几人被封为正六品。

  死亡的将领也没漏下,死亡封得最高的是个朝廷的高级将领,追封为从一品、国公。宋书伟的追封也不低,正三品、蒙荫一子。封他的正妻为四等硕人。

  这一连串封完,时间已经到三更。还好在韩?的建议下,大家已经吃过包子、饭团等可以充饥之物。也没有严格规定,大家想进上茅厕的谁时可去。赵扩念得嘴唇干裂,喝了几口茶后,又接过一卷圣旨,旁边的梅晓义大喊:

  “谢夕韵上前听封。”

  谢夕韵一点没奇怪,赵丹都不知为她们的封赏催了多少次。她们已经超额完成任务,赵扩不可能不封赏。

  几个亲卫一下子紧张了,赵丹已给她们说过,她们也有封赏。看着跪在赵扩面前的谢夕韵,谁也没敢发出半点声音:

  “谢夕韵出身官宦世家,知书识礼,亲孝友爱。今封为和义公主,朕之义女。”

  赵扩要怎么封赏,赵丹也不知道。这个封赏赵丹很高兴,对在发呆的谢夕韵说:

  “姐姐,以后你可就成了我名副其实的姐姐了。”

  能被封为公主,不说官职大小,就凭赵扩这份心思,谢夕韵也非常感动,正身朝赵扩叩了三个头:

  “儿臣多谢父皇。”

  明天还要出征,大家都没敢耽搁时间。谢夕韵起身后,梅晓义又喊道:

  “吴继兰上前听封。”

  赵扩喊得声音都嘶哑了,梅晓义请了几次要为其代劳,赵扩都没准,但准他代劳喊话。吴继兰跪下后,赵扩开念:

  “吴继兰虽为商贾之女,然性情刚毅,有不输男儿之志,于军中屡立大功。今封硕夫人。”

  以前吴继兰是乡君,现在被封为四等硕人,算是提了一级。虽只有一级,已经不是垫底了,并且以后还有大把的立功机会。再升一级,她就是三等淑人诰命。

  “臣妾多谢皇上。”

  “无敌上前听封。”

  八个女亲卫全被封为乡君,无敌和无穷原本就是乡君,无敌被封为从五品女官,无穷被封为从六品女官。这女官虽只是宫里的官,同样有工资可领。对于她们来说,只要有工资领就足矣。

  这次赐封的名单,是由韩?和朝廷众人理出来的。他们准备了不少时间,从安丰就开始准备,基本上做到不漏一个。

  赵扩封赏完后,大家终于得到解放。三支队伍该准备的东西,这几天已经准备好。大家都回各自住处休息,在送赵扩回去的路上,赵凡问:

  “父皇,我们中路有十万大军,不可能只分一路?”

  赵扩想了想点头说:“只分一路进展太慢,中军还要兼顾支援左右。要是进展太慢,赶不上他们的动作,可能会误事。子健,你认为如何?”

  “这事我们想过,可分为两支部队。”不待韩?开口,赵丹说:

  “由父皇你带一半的人马,去攻前方的许州。我们都打听清楚了,许州只有三千金兵,你们拿下那里绝对没问题。由我们带一半人马,去攻较远的归德府。你攻完许州、郑州等地。我们走归德府那边,攻下前方几城后,大军到汴京会合。到时父皇带着大家攻下汴京,圆了你的梦,你就可以回去主政了。”

  赵丹说完,不少人有些惊讶,有些人还以为是韩?的主意。韩?暗自苦笑,赵丹为了摆脱赵扩,和几女研究出一套进攻路线。兵分两路,可以成功摆脱赵扩。

  赵扩一点没有因赵丹的目的而恼火,相反他很高兴。跟在韩?屁股后面,半点功劳都捞不到。自己领一军就不同了,到时候还可以名正言顺主导收复汴京的战斗。至于女儿说的最后几句,他直接无视了。正要开口,韩侂胄说:

  “不行,这样做太冒险了。皇上只有五万人?要是金国知道,派大军来袭怎么办?”

  “韩爱卿多虑了,这个主意好。”赵扩看向赵丹,觉得女儿总算做了一件让他高兴的事:

  “不是说了吗,金军在这一带已经没有大军了。再说子健他们离得也不远。万一他们真有大军,我军五万人,难道还撑不到他们到来?朕心意已决,就按瑞安说的做。”

  赵丹更高兴,终于能暂时摆脱赵扩了。有赵扩在,她们连指挥军队的权力都没有。

  “父皇,我们有四厢军,你选哪两厢?”

  “就选四五两厢!”赵扩豪气说:

  “我们比比,看谁先到达汴京。”

  ……

  无论是大捷还是大败,消息都能用最快的速度传回朝廷。临安的早晨,勤政大殿。空荡荡的龙椅,没有影响下面的人。下面仍有百来个文武官员,一个个很像成人上课。坐姿比成人上课不知好了多少倍,每次一个人发言,一般都不会再有其它声音。此时,就有一个人发言,发的言很有意思:

  “郡王,我绍兴府有一商人名叫冯昆,在两年前,辅国公落难到那里,冯昆因为指使人迫害辅国公,后又被告杀害绍兴府人夏福厚,原本被判斩刑。后经证实,夏福厚之死与他无关,被判徒三年刑。现他在牢中喊冤,说当年他被人陷害,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说话的是个身材高瘦、长着一张瘦长脸的老头。老头六十上下,看起来很严肃。他的故事说完,在龙椅下方摆了张椅子坐着的赵曮大皱眉头:

  “这事我也知道,没想到他还活着?他迫害姐夫就是死罪,你绍兴府怎么还不斩他?”

  下面的许多官员也皱了皱眉头,钱象祖身为丞相,有必要站出来教教赵曮:

  “郡王,迫害人也要分轻重。这事我也听说过,当年辅国公并没有什么损失,冯家也作了些补偿,已经取得辅国公谅解,徒三年刑并无不妥。”

  在赵曮眼里,敢迫害韩?就是死罪。现在他孤立无援,不想和这帮令他讨厌的人打嘴仗,问刚才讲故事的老头:

  “万大人,那冯昆说是被谁迫害的?”

  姓万的老头想了一下回话:“下官也问过,可他就是不说。夏福厚的家属也一直在告,让绍兴府抓住真凶,给她家一个说法。下官天天被他们吵,吵得寝食难安。无奈只得来京上奏,请朝廷想办法。”

  万大人的话说完,赵曮看向林仲麟:

  “林大人,这事是你当年判的,你可有凶手这方面的线索?”

  林仲麟的内心十分震惊,当年那件案子他非常清楚。开始他也不知道谁是凶手,反正不是冯昆,他有绝对把握。

  因为此案关系到韩?,林仲麟在绍兴当知府时对此案非常上心。可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他都没能查到凶手是谁。后来随着韩?越来越像妖孽,他才恍然大悟。

  这事埋藏在林仲麟心里好久,就连他老婆也不知道,他没敢给任何人说。现在这个叫万长鹤的知府,居然说起此案?林仲麟能当知府,绝对不是傻子,他怀疑对方的目的。

  “郡王,夏福厚当年是浦河的运工,都是些跑江湖的人。这种人仇家一大把,每年被杀的这种人,有不少案子根本就找不到下家。这事下官实在不知道,没办法帮忙。”

  赵曮不想为这种事和那种人耽搁时间,正要将此事告一段落,史弥远站起来:

  “郡王,此事多少和辅国公有关,下官看来,可以将此事交给刑部,让刑部的人负责调查此事。”

  赵曮巴不得丢开,还没开口,林仲麟又冒起来:

  “不可,此事和辅国公没什么关系?当年辅国公也是受害者。死了一个跑江湖的地痞,竟要请刑部出面?要当地官府何用?此事是万大人份内之事,自当由他处理。”

  <span style='display:none'>sgkCeWt4TC4tRYIMU0Vh1/n2UBw1I9uBUTLIziVDYqolvCz5CTPk9jBhoWa/6AIfTTO/8tsCGe0BSAplg==</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