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家王妃娇又飒 > 第31章 杖毙,以儆效尤
  第31章:杖毙,以儆效尤

  朝霞似锦,铺在普陀山上,叫那盎然的绿意都染上了一片金边。

  奕风一边伺候自家殿下更衣洗漱,一边慢声细语地跟殿下汇报昨夜普陀寺里发生的热闹。

  萧君离略显苍白的面容上神情淡淡的,似对这故事不为所动。

  然而,他那深潭般的眸中却是染上了一抹意味不明的兴味。

  这位牧家大小姐当真是出人意料。

  ;继续盯着。

  ;是。

  牧家众人,早早就离开了普陀寺。

  一并带走的,还有那位道宣僧人。

  他虽口口声声称自己并不知情,把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了,但他做过的那些事,说过的那些话,都让牧志飞耿耿于怀。

  这么一个无耻淫僧,若是还让他在外逍遥,日后谁知道他会不会故技重施,又这般糟蹋污蔑别人家的姑娘?

  便是普陀寺的住持也并不为他求情。

  若是真留这么一个德行有亏之人在寺中,以后怕是无人再敢来普陀寺上香了。

  道宣一路连连求饶,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被送去了官府。

  交给官府之前,牧晚秋还状似无意地提醒了一句。

  ;此人心术不正,说不定还有其他前科,既已送去官府,不妨让县太爷好好审一审,将他的底细都挖个清楚干净。

  前世,这个道宣被揪出来之时,可是翻出不少恶行。

  因为此事,普陀寺的香火终究还是受了影响。

  还是后来鹤轩居士的行踪传出,众人才纷纷往普陀寺而去,只为求神医看诊。

  鹤轩居士在普陀寺坐镇了大半年,如此才把普陀寺的香火又重新养了起来。

  之后他便又远游去了。

  那道宣听闻此言,浑身就是一颤,有些骇然地望向牧晚秋。

  因为牧晚秋的这一句话,道宣可谓是吃尽苦头,但这些,也都是他罪有应得,也怪不着谁。

  云珍没有被送进官府,但这并不意味着她逃过了一劫。

  牧晚秋向牧志飞讨要了云珍,说要自己亲自处置。

  牧志飞没有拒绝。

  云珍被领回了牧晚秋住的瑶光居。

  众人只见云珍被五花大绑地捆进了院子,模样十分狼狈,都骇了一大跳,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牧晚秋吩咐云芷,;把所有人都叫来。

  云芷也很惊诧,但她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姑娘吩咐了,她便急忙去办。

  很快,整个瑶光居的下人都聚在了小院的空地前。

  牧晚秋站在廊下,才十三岁的年纪,五官尚且带着少女的稚嫩,身量也不算高。

  但今日的她,却平白地多了一股难以言说的威压与气势,叫人不敢直视。

  牧晚秋今天要做的,便是杀鸡儆猴,自然要端出主人的款儿。

  她脆声开口,;你们可知道,云珍为何会被绑着带回来?

  众人皆是摇头。

  ;因为她吃里扒外,做了背主之事。

  她收了他人钱财,勾结歹人,意图污我清白,毁我名声,幸被我识破,抓了个正着。

  众人听到这话,都纷纷倒吸冷气。

  云珍可是姑娘平日里最倚重的大丫鬟,平日里姑娘待云珍可是亲厚至极。

  不想,云珍竟然这般狼心狗肺,胆大妄为!

  云珍被绑得结结实实,发髻凌乱,衣裳脏污,脸上更是一片泪痕。

  她的嘴里被塞了一块布条,想要说话,却只能发出徒劳的;呜呜之声。

  牧晚秋望着她,眸光凌厉,不含半丝温度。

  ;我平日待她亲如姐妹,她却在我背后捅刀子。

  这样的奴婢,我委实用不起,也不敢用。

  今日,我便当着你们的面将她杖毙,以儆效尤。

  若他日,你们胆敢做出半丝背主忘义之事,下场与她一般无二!

  你们可明白了?

  牧晚秋的声音凌厉,霎时叫众人精神一凛,心头一骇,急忙开口,;奴婢明白!

  云珍呜呜地摇着头,眼中有泪花闪烁,急切地望着牧晚秋。

  然而,牧晚秋却并未再多看她一眼,径直下令。

  ;开始吧。

  牧晚秋特意从牧志飞那里借了几个小厮,他们得令,当即就把云珍按在长凳上。

  不待云珍继续挣扎扭动,那板子就已经结结实实地落了下去。

  云珍发出一声声闷闷的呜咽声,很快,便有血水渗了出来。

  云珍的呜咽声越来越弱,最后,终于彻底不动了。

  她不过挨了二十板子,就断了气。

  院中众人看着这一幕,都觉得背脊一阵阵发凉,心中更升起了一股子难以言说的骇人。

  今日的大姑娘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以往心思活泛的,喜欢偷奸耍滑的,此时都被骇住了,赶忙把那点子心思都收了起来。

  牧晚秋瞥了一眼那具血淋淋的尸体,淡声,;抬出去吧。

  牧晚秋扫了一眼神色肃穆的众人,稍微缓和了语气道:;你们也无需战战兢兢,只需要本本分分,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要生出不该有的念头和想法,我便断不会为难你们。

  众人都讷讷应下,牧晚秋这才把众人遣散,让她们该干嘛干嘛去了。

  而那头,牧嫣然一回到府中就被禁足了。

  方氏想第一时间去看她,都被仆妇挡在了门外。

  她一时不觉有些慌乱。

  她正想给牧志飞送些糕点去,顺便打探一下情况。

  但很快,就有外院的嬷嬷来传话,请方氏回自己的院子静养,无事不要外出。

  方氏霎时如遭雷击,心中的惊慌与后怕更加难以遏制。

  一定是出事了,而且还是出了大事,不然,她们母女不可能接连被禁足。

  方氏想到她们计划的那桩事,心中更是一阵发凉。

  眼下的情形,除了是那件事败露了,还能是因为什么?

  可是,分明都已经计划得好好的,怎么会败露?

  因为不知详情,方氏便越发胡思乱想,越想越怕,越怕就越忍不住去想。

  方氏取下了头上的一个簪子,塞进了那嬷嬷的手中,想要从她的嘴里打探些许消息。

  就算打探不到普陀寺发生的事,至少可以打探一番牧志飞的态度。

  这嬷嬷板着脸,东西没收,只不冷不热地道:;姨娘且在院中好好休养吧,这也算是老爷给姨娘的福分。

  她这般态度,已然很能说明问题了。

  必然是牧志飞的态度坚决,这下人才会这般。

  方氏的一颗心,愈发狠狠地往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