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带着仓库回古代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尬人和蠢事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2959/536402959/536402968/20210119174205/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陈妃在深宫中,关于外界的消息只能通过其他妃嫔乃至宫人和家里通信时泄露的只言片语或是娘家人带话,这个信息的可靠程度和全面性可想而知。

  她大概知道有个远在淮南道的李姓人士,进献了奇花异草,让皇后娘娘很是得了一番赏赐,让淑妃也因为同乡之谊被皇帝陛下另眼相待。

  ——仅此而已。

  陈妃对李咎实际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若她有那样的心思和眼里,也不至于在宫里熬了二十年才熬到“妃待遇”。对比地看看淑妃,年纪和陈妃不相上下,本人还是寡妇出身,采选入宫时已经二十六了,比陈妃还大上两岁,后来照样风风光光当上了四妃之一的淑妃,再进一步就是皇帝陛下从未册封过的封号贵妃,在本朝,妃嫔当到四妃之一其实已经是封顶了。

  皇帝陛下宠爱淑妃,难道是图她当过寡妇和其他黄花大闺女滋味不一样吗!

  皇帝陛下对美色没有太大的需求,却很注意在妃嫔处过得舒坦不舒坦。显然陈妃就不幸落在了“不舒坦”的范围里,打出了一波“GG”。

  这样的陈妃在收到与自己相互帮助的江南陈、马两家的哭诉自己被青山李咎欺辱时,也就没多想,直接信了他们的说辞。

  江南来信说青山李咎只是个来历不明的孤儿,靠劫掠发家,翻身上岸成了一方豪强,是个没什么靠山的野路子。

  这李咎仗着与当地县令、教谕交好,先是与岭北道怀嘉郡粮商抢夺粮食,致使他们可以献给陈妃的孝敬都是靠卖地卖古董才凑齐的;后又与陈妃的十八杆子外的远房侄儿陈中友发生龃龉,下手暗杀了他;中间又见马刺史妻舅的未婚妻尤老相公的嫡出孙女儿尤四姑娘貌美有财,不顾朝廷采选之令强行夺了去等等。如上种种,请陈妃帮忙周旋一二,即便只是说和两家将来不要再起纷争,那他们也心满意足了。

  陈妃未能看出其中有什么矛盾,在她看来一个土财主也不值得她去仔细辨别真伪,且江南几家送来的孝敬着实喜人——皇帝陛下年岁渐高,她必须为三皇子多打算一些,没钱又能成什么事呢?

  陈妃正在发愁怎么把这事办了,收钱办事事小,维系和后盾的交情事大。她自己几乎没有私下和皇帝陛下见面的机会,而她又不愿意让三皇子插手这件事。她确实不大聪明,不过再笨的人在这里时间久了,也会有那么一丁点儿小动物似的警觉。陈妃知道她可以利用三皇子轻松地吸引皇帝陛下注意,但是如果她这么做了,她可怜的皇儿一定会有不那么好的结果。

  就这时,皇帝身边的內侍传话说,皇帝宵夜后临幸她,让她做好准备。陈妃顿时喜出望外,忙叫人收拾打扮,把白天因为庆生摆的装饰等换上一组新的,自己也重新沐浴更衣梳妆,好一心一意伺候皇帝陛下。

  皇帝因惜福养身的缘故,已经有些年头不近女色了,这个“伺候”真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陪聊陪玩,连衣服都不脱的那种。

  陈妃换上最时兴的衣裙,苏工刺绣的百蝶马面裙,罩的缂丝鹿鹤同春图样比甲,梳了齐齐整整的宫样发髻,戴的一套拇指大的珍珠首饰,保养得当的脸蛋身材,看起来也就堪堪三十出头。

  不过她这样的装扮显然有些过于奢靡傅贵,皇帝陛下看见她头上几十颗硕大的珍珠组成的头面,又有不知几千颗小珠子攒起来的花样,不由得想起皇后的一把好头发乌云似的松松扰扰,只用通草花、绒花等作装饰,十分灵巧娇艳,却比这样端着架着的模样赏心悦目得多。

  于是皇帝陛下心里已经产生了几分嫌弃,甚至有点后悔听了皇后的话来看望过生日的陈妃了

  陈妃未觉察皇帝陛下已经心生不悦,犹自活泼地张罗着一切:让擅长按摩的小內侍给皇帝陛下捏肩捶腿,这里调汤分瓜,那里点灯挑烛,伺候皇帝陛下上炕坐了看奏陈,她自己用桂花面儿洗了手坐在一旁也捧了一本书看。

  皇帝在看奏陈的间隙瞥了一眼陈妃手里的书,哦,《道德经》,瞬间只觉无趣。他倒不是觉得《道德经》无趣,而是陈妃根本不懂这个。

  皇帝陛下年轻时可能还会有意借讨论内容来戳穿她取笑,现在年纪大了做事没那么不留底线,好歹留了一线。

  皇帝陛下留在晚上批阅的奏陈多数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除非有十分紧急的情况上呈,否则多半只是家长里短、请安问省的闲话。比如某家添了儿子,按例报于宗正,宗正寺又报了来;又比如某家小妾和大妇打架伤了人出了人命,男主人要求休妻。诸如此类,看起来和八卦小报没什么区别。

  ……可能李园的八卦小报还更有趣味一些。

  看着看着,皇帝陛下就看到了太学祭酒、从三品大学士杨经维的帖子,说是他家长子已订婚的未婚妻尤家五娘将随采选一起上京,故而请陛下恩准将五娘接到杨家抚养。

  尤五姑娘和杨家大郎的婚事是陛下亲自拉的红线保的媒,一方是大儒杨梦仙的嫡长孙,一方是尤家二房的嫡次女,倒是门当户对。当时皇帝陛下见俩小娃娃围着个蹴鞠转来转去,杨家大郎还落了下风,颇觉有趣,临时起意牵了个红线。

  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就连皇帝陛下后来都有点后悔,怕两小只相处得不好反成了怨偶。幸而事最后倒是成了,俩孩子算是情投意合,杨家、尤家都很满意,只等姑娘满了二十就过门。皇帝陛下对此事一向很是骄傲。

  这尤五姑娘和杨家大郎算是青梅竹马,情谊非比寻常,直到去年尤二老爷回乡把姑娘带了回去这才分开,皇帝陛下隐约知道一些。

  皇帝陛下放下杨经维的帖子,疑惑地问內侍丰年:“我记得这次采选是为了补充宫人和宗室赐婚,已经有婚约的女子不在其列,怎么尤家五丫头竟被选了来?难道朕记错了?”

  丰年堆笑道:“陛下明鉴,确实是为了补充宫人和赐婚宗室。”

  至于为什么已经订婚备嫁的尤家五姑娘会出现在其中,丰年没回答,也不敢回答。

  皇帝陛下更疑惑了:“有婚约,却还在名单里?杨老儿显是得了尤老儿的消息才提前正式报备要人,说明这婚约依然有效。就算没效了,他们不想送姑娘进宫也有的是法子。那这五丫头怎么还在?朕依稀记得倒是个小美人,杨家不成,朕这里还有宗室子弟等着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