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带着仓库回古代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衣锦还乡
  李咎满脸受教,实际上却觉得这事相当的没趣。

  不过转念一想,那位陛下曾经征战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和金尊玉贵长大的温室皇子不一样,又似乎不是那种只想听喜事敷衍的君主。

  大概可能民间送上去的书信真的会有那么一些作用。

  这里送走了宣旨的众人,李园上下人仰马翻,好好休息了几日才恢复元气。

  接着就是将赏赐各自归置好,该藏的藏该挂的挂,侯府也要好好地装点起来。

  不过李咎没准备真的住那里,只让人看着屋子也就是了。

  各处打理妥当,三九便问他是留在金陵,还是回青山去。

  李咎将手里的活计盘点完,决定至少在青山过完今年,明年再考虑搬来金陵。理由也是现成的,青山那边的皇庄还没结束呢,李咎虽然已经是个侯爵了,重视皇帝陛下赏赐的皇庄也很正常。

  他回青山,大皇子就不必急急忙忙地跟到金陵来,可以按计划慢慢地准备。

  此外他还需要招募两个属官、三个侍卫。

  对魏嘉梁的到来,李咎是很欢迎的,经过城阳的点拨,李咎也知道这个侍卫的意义可不仅是保护他的人身安全那么简单,这是个有相当的政治含义的角色。

  但是再招募三个侍卫,李咎又觉得没必要。即便真的招募来了,还不知道谁保护谁,又不是每个人都像哑巴一样不怕死,多个人多个走漏消息的漏洞。

  同理还有那两个属官。

  李咎确实乐意招几个帮手,但是如果帮手不能和他同心同德,那还不如不要。

  不能同心同德,有些事就不能彻底放给他们去做,以免他们做的与李咎想的背道而驰,到头来李咎还得自己关照。

  对此城阳的建议是他可以先招一个用着,放在金陵负责与金陵的人家交际。这个属官只要代表脸面就行了,不可插手各项产业,如此李咎也不怕他闹出乱子。

  李咎深以为然,遂向跟来金陵的人逐一盘点,暂时让初三当了这个代他在金陵周旋的属官,千万叮嘱他不必过于计较此职,将来仍要让他自己决定想做什么行当的。随后尤南见初三年级太小,恐他办事不周到得罪人,又借了一个非常老练的门客教导初三如何行事。

  安排好初三,李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金陵,仍旧回青山去了。

  这次回来,李咎已然是三品勋爵。

  青山人在李咎之前连县令都很少得见,更不要提三品爵位的高官,或有像司马太守那般微服前来的,然而他们又不认得。

  到后来青山城发达了,南来北往的人多了,渐渐地那些路过此地的官员时常出现,他们才知道四品太守的仪仗随从如何赫赫扬扬。

  这次李咎拿了个“丰穰侯”回来,还是青山城第一次迎接全幅装备的三品侯爵,几乎全城能走得动道的人都来到了城外看稀奇。

  李咎本来在村里修整,先被村里的老老少少看了一回,得知大家都想看看他这个新封的“丰穰侯”,李咎索性穿戴齐整,给阿宅也换了一副漂亮的辔头马鞍,一路招招摇摇地走,让感兴趣的人看个痛快。

  黄致他们几曾见李咎穿戴如此正式?待迎着他回了家,一群好友围过来先取笑他两声,一个说“见过丰穰侯爷”一个就跟道“侯爷大喜了!侯爷今儿进得香、睡得好?”

  李咎白眼翻上天,忙忙回房换了一身居家的常服,方被领到大皇子、黄致和赵县令设宴的酒席上去了。

  吴县令已经先行去了大松郡郡治,这县里现在就是赵县令代管,只等正式任命书送到,这个“代管”也可以去掉。

  青山城这几年受到赏赐的人很多,看起来仿佛多了许多新贵,老黄的地位却并不受影响,青山城各人有的赏赐他都有,青山人想让孩子考科举还是得拜他为师。他仍是青山城除了行政体系外,说话最有用、无形中地位最高的那个。

  酒席是给李咎的接风洗尘宴,也是庆祝宴席,难得的有几个清客在旁边歌曲助兴。助兴的清客有男有女,是真的清客,专管唱歌、弹琴、行酒令、说凑趣话儿,也吃桌上的席面,比别处的只在堂前站着歌舞娱人的清客又不一样了。他们是“仰慕”李咎主动来的,真的只是想近距离瞧瞧朝廷三品官长得什么模样,没有做别的生意的意思。

  李咎早把青山城的皮肉生意全搅黄了,当着他的面,谁都不敢提个“piao”字。

  酒过三巡,大皇子不无感慨地说:“若只在京中,谁能知道地方的事情?还不是由着人道听途说!先生不在这几天,我将青山城走了个遍,这才能窥见一二分先生的本事。以前我还当陛下对先生过于优厚,如今倒觉得一个区区虚衔不足挂齿,至少也得有食邑封地才配。”

  李咎回道:“如此已然足够,我吃不了两个人的饭,住不了两处宅邸,穿不了两件袍子,身外之物什么要紧?”

  黄致听出李咎言语中对皇帝陛下没有那么崇敬,在桌子底下猛踢他一脚,李咎忙又补道:“我所作所为发乎本心,圣上认为我做得对,做得有意义,因而赏赐于我,着实的是意外之喜,至于赏赐本身,反而不那么要紧。”

  黄致又踢他一脚,赵县令直接岔开话题:“李贤兄领了封赏,金陵又有了侯爵的宅邸,想必青山城是留不住贤兄了,未知贤兄如何打算得?”

  赵县令是要问清楚,李咎如果离开青山城,有许多事情都要提前做准备。

  然而李咎没及时回答,他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离开青山城早在计划之中,只是时间久了,他喜欢这个小城的风土人情,难免起了留恋。

  黄致道:“等山阳到金陵的水泥路修好了,来回不过三五天功夫,便是去了金陵,又有什么要紧?这不是还留了那么多产业在呢么?贤兄弟面色如此,总不会要把厂子拆去金陵?”

  李咎道:“兄长说笑了。我是在考虑是否将有轨车道拿出来。”

  铁轨不行,木轨还是可以的。之前他在考虑如何强化两地的联系时就想过这个东西,只是着实腾不出人手——青山城的地区承载量已经到了极限,没办法长期养着那么多外来人口,而存量壮劳力全扑在粮食和各工坊里,一时也抽调不动。今年是补充了些流民,然而那不是三个港口和一个集运中心又全调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