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带着仓库回古代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她来了她来了她又来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农闲时,青山城和外面商议的第一期木轨道投入了建设,被圈定的地方到处热火朝天。人们在大冬天穿着褂子汗衫也不觉冷。

  有些巨富之家排在二期、三期,又得知轨道交通技术站还在研究更耐用的钢铁轨,甚至想一步到位直接上钢轨。

  为了早点把后续技术掏出来,这些人家也很舍得砸钱砸人,派自家工匠、奴仆前去青山城学技术打下手,甚至得到了李咎的许可后也在他们那儿搭建了技术点。

  就赶在农闲之前,玉鹤-青山-金陵的技术点像雨后春笋一样地涌现,特别是涉及到挣钱的行业,几乎做到了每个镇子都有一个点,并且自发形成了李咎计划的那种状态。

  青山城出技术培训,外面的来学,学完回去培训当地的人。

  其实早在三年前已经有了这样的雏形,后来骡机一出更是每个有家底的人家都派了人来偷师。现在不过是放上了明路,放宽了行业。

  城阳公主在金陵城也没闲着,她将自己的那片地交给了三九之后,三九在那里准备的是纺织二厂的水力织布机厂房。这个厂房当然不可能用掉所有的地,于是城阳公主接受李咎和三九的建议,也在旁边起了厂房,做的是机器生产组装和维修培训的事儿,金陵的纺织技术点也就设在这里。

  城阳公主自己挑的事业,和李咎一样,并没有挣钱的打算,只图个规模小,技

  术含量高,对人有用,非常符合她的喜好。

  她在学塾当过助教,自己又擅长物理,因此这个水力织布机的相关技术培训,从生产线、组装线到最后的零部件替换维修、工人培训使用,城阳自己担任了教授兼任书……啊呸,厂长。

  表面理由是只有她合适,所以勉为其难。

  实际上城阳公主自己更喜欢教书先生这个职业。似乎她的天赋和兴趣也都点在了这里,所以她当助教时比李咎靠谱,她教书时如鱼得水。

  身为公主,总要在乎皇室的颜面。教书也罢了,她教的机械维修之类,所教的徒弟都是各个商户、地主的仆从,又或是外面的工匠,在身份地位上与她有云泥之别,所以就算为了这个培训技术站能开下去,城阳公主委委屈屈地又穿上男装,隐瞒了身份。

  得知李咎出了一半钱想给金陵往返青山城之间的道路做轨道升级,城阳公主数着自己的荷包,也拿了一些钱出来,并且她还游说了金陵城的大富豪大商人,又和尤南一起打消了之前在金陵上层流传的把轨道车当做“不祥之物”“奇淫巧技”的说法。

  李咎还不知道的时候,城阳这里已经帮他摆平了许多麻烦,城阳也无意让他知道。

  事不可为,不必徒添烦恼。

  各种修路的工程进度到一半时,又是一年新春,按青山李园的放假习惯,自然又是从小年开始一路休息放到元宵。

  今年是个

  不好不坏的年景,不过比对去年,总是好的,于是青山城又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好年。

  李咎之前透了些消息,过了年,他就会带着傅小贵去金陵了,以后虽然还会回来,可是毕竟常驻点不在青山城,意义就不一样。

  他将青山城的农业产业托付给了赵县令。赵县令是本地乡绅出身,和李咎是好几年的交情。赵县令因为常年经营本地庶务,猜到了李咎有些不寻常之处,却从未对任何人吐露半句,这些年下来,李咎信得过他。

  赵笠和李咎更是只差没拜把子,两家也算通家之好。这娃品格也好,就算科举读不出个功名,担任一方抚民的父母官也绝对不差什么。

  这些年赵笠年纪上来,办事稍见沉稳,也该好好锻炼锻炼。

  除了老赵,还有老黄和老尤。学塾那边仍是仰仗老尤的多,老尤的好处就是他不会对自己不懂的事胡乱插手。学塾里现在教的东西特别杂乱,老尤对生物和儒学之外的事很少干涉,又因为他聪明好学,其他学科他也多少懂一点,很难被人欺骗。现在算来,他仍是最适合守着学塾这个大本营的。

  黄致就更不用说了,李咎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古代书生的最好的模样。品德、人格、学识一点不差,既不古板迂腐,又不偷奸耍滑。

  青山李园的其他产业,除了分红还有李咎的一份,另外各个经营节点都有专门的管事把控,其他的

  事李咎决定退出,由黄致顶上。

  黄致可能会因为受制于时代而不能把青山李园导向更好的未来,可是他的禀赋天性绝不会让青山李园出现不可挽回的危险。

  这三位之后还有尤三郎,还有傅小贵,还有赵笠……人才梯队那是相当的分明,再再往后,李咎可能也管不了。

  二皇子对此是颇为高兴,李咎不守着,他的空间才更大。

  天知道李咎有多难对付,李咎出手大方,可是心细如尘,账本递上去他随便扫扫就能看出来漏洞。

  有这么个人控制着大局,二皇子有图谋也不敢过分,就只好吃吃分红蹭蹭利润这样子。

  只有他走了,二皇子才能得到腾挪的空间。

  不过二皇子也是定于二月份出发去往关西,就比李咎晚十天。十天时间本就短少,李咎刚走时余威犹在,只怕也没什么漏洞可钻。所以他的时间其实也不是很多,且他还要往玉鹤县定波港那里插一手,难免顾此失彼。因而就算是李咎走了,他想做些什么,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成,也只能耐心地等待时机了。

  总之,今年人人都顺心,这个年是相当热闹,二皇子在京中时也没见过这么多花样。

  想来京中人口众多,算每个人头上的钱,却不及青山城的多;算潮流风向,自然也比不了江南;玉鹤县即将开海贸了,青山城的街上多了好些番子夷人,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民俗被大雍的中原文化

  统一到一个框架里,却保留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于是就更显得百花齐放。

  有人嫌弃这种百花齐放太杂乱,太俗,下里巴人的东西和番邦夷狄的东西上不得台面,可是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杂烩更有风味。

  有的人却很喜欢这种杂糅。百花齐放,是让野花杂花也一起开了不假,但是花开了,总比凋谢了好。

  至少城阳公主是这么想的。

  城阳公主又悄悄地来到了青山城过年。

  金陵城的元旦不差,什么是金山银海,什么是豪奢竞夸,什么是争奇斗彩,什么是“罪过可惜”……

  都不如青山城的万众同乐。

  所以城阳公主微服前来青山城过元旦,还带上了刚刚抵达金陵的三弟,也就是安三了。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13270096/553974688.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13270096%2F554088818.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54088818","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jsp?bookid=513270096","ChapterUrl":"","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