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 第46章 赵匡胤的奇特想法
  岳飞好不容易在群里窥视到一个宋朝的优点,他激动啊。</p>

  精忠报国—</p>

  “各位,请都不用岔开话题,让苏曦夸一下宋朝吧。”</p>

  “我最近了解的后世历史都是各种黑的。”</p>

  “我难受啊。”</p>

  正在急行军中休息的岳飞,激动的说道。</p>

  他真的太激动了。</p>

  作为一个宋朝人,即使他是武将,可他生活在宋朝,他也想听别人吹一下宋朝。</p>

  苏曦刚要往下继续开口,结果就看到岳飞激动的刷屏,还对着其他人一阵哀求,希望他们别岔开话题。</p>

  苏曦这才发现,原来岳飞大爷受了这么多气,怪不得平时不怎么见他发言。</p>

  我不会改历史—</p>

  “苏曦,夸一下吧,而且我们也想知道十余万文人军士陪皇帝跳海的具体情况。”</p>

  李世民挺好奇这点的,真的。</p>

  他觉得他就是死了也不会有人自愿给他陪葬。</p>

  更何况是多达十余万。</p>

  蜀国丞相—</p>

  “苏曦,讲一下,我也特别想了解。”</p>

  “我怀疑汉献帝跳海自杀都不会有人跟随,大家更多的选择应该是再次扶持一个刘家血脉。”</p>

  诸葛亮真的被震撼到了。</p>

  十余万人陪葬,这是多大的震撼。</p>

  而且还是一个末代皇帝,还是一个小孩子。</p>

  如果是一个人陪葬他们可以理解。</p>

  就是几百人陪葬也不是不能接受。</p>

  可十余万人一起陪葬,还是什么跳海,这就让人震惊了。</p>

  纨绔子弟—</p>

  “请讲,这到底是何等让人震撼的事情。”</p>

  霍去病刚才听到的时候直接傻眼了。</p>

  他可是见过活人殉葬的,那是疯狂抵抗的行为。</p>

  结果竟然有人自愿殉葬,太恐怖太吓人了。</p>

  蜀国丞相—</p>

  “难道挫宋得人心到如此程度?”</p>

  诸葛亮幽幽的叹道。</p>

  不是一直说宋朝特别怂吗?</p>

  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殉葬,他不理解。</p>

  苏曦往后一趟,带上耳机,幽幽的道:“崖山之战的具体情况我就不讲解了,反正是打败了,我们就说一下其中的精神好了。”</p>

  所有人都搬好小凳子,拿出瓜果饮料,准备听苏曦讲故事。</p>

  “崖山之战战败后,陆秀夫背着小皇帝,带着残兵败将和宋朝最珍贵的,一群真正的大儒来到了海边。”</p>

  “面对凶残的蒙古人,陆秀夫为了保住宋朝皇室最后的尊严,也就小皇帝,直接跳海。”</p>

  “那些真正的大儒,也就是道德品质能力皆有保障的人,他们也随陆秀夫而去。”</p>

  “残兵败将中有一部分选择了继续战斗,临死前也要带走一个蒙古人。”</p>

  “还有一部分失去战斗力的人也选择跳海。”</p>

  “也是这一跳,让璀璨的中原文化损失殆尽。”</p>

  “这一点是后人尊敬也诟病的一点。”</p>

  “但,正是这一跳,陆秀夫保住了宋朝皇室的尊严,保住了汉人的尊严。”</p>

  聊天群内的人都肃然起敬。</p>

  尊严,真的很重要。</p>

  “这一跳,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汉人的骨气。”</p>

  “也是这一跳,让蒙古人吓了一跳,以至于他们没有掩盖,而是真实记录下来。”</p>

  “之后就是另一位宋朝宰相文天祥坚持抵御蒙古人,最后面对蒙古人的千般诱惑,选择赴死的骨气。”</p>

  聊完前言,苏曦喝口水,开始讲解重点。</p>

  “而造成文人愿意赴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宋朝的制度。”</p>

  “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p>

  重点来了,大家都做好记录的准备。</p>

  讲真的,他们真的很好奇,这个制度能让狡猾的文人选择随皇帝赴死?</p>

  真的太好奇了。</p>

  包括朱元璋,他也很好奇,他一直在和文人斗智斗勇。</p>

  苏曦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p>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皇权都没有真正实现过独立,皇帝都是和人共天下的。”</p>

  聊天群内的众人点头认同,没错,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这点。</p>

  “秦朝以前都是皇权和贵族共天下。”</p>

  “汉朝是皇权和世家共天下。”</p>

  “晋朝到唐朝都是皇权和门阀共天下。”</p>

  “而门阀自身就是由前秦贵族,汉朝世家演化而来。”</p>

  众人再次点头,没错,就是这样。</p>

  “而我们华夏向来都是努力学习的人,我们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p>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跟他的老大柴荣,都可以算是唐朝府兵制和均田制的终极体现,关拢贵族的残余势力。”</p>

  “尤其是赵匡胤,他被手下的将士皇袍加身,不得不反。”</p>

  “当了皇帝,赵匡胤开始吸取前朝的经验,反正都要共天下,那就自己选一个得了,反正是不能跟那些门阀共天下,太坑。”</p>

  李世民脸黑,他们唐朝就是和门阀共天下。</p>

  “再加上科举制经过唐朝的发展,再加上造纸术,民间已经有了一批读书人。”</p>

  “最后再加上赵匡胤本身都算是关拢贵族的残余势力,那自然也不会选择关拢贵族。”</p>

  “而不选择关拢贵族,自然就要打压武将,就有了杯酒释兵权。”</p>

  “多疑的赵匡胤也不会选择彻底相信文人,因为文人心眼多。”</p>

  “这样一来,赵匡胤又搞出了冗官制度。”</p>

  赵匡胤真能想。</p>

  这就是大家的想法。</p>

  这个人真有毒。</p>

  “之后在历史车轮之下,赵匡胤联合士大夫,共同打压门阀,把教育权和选官权一起夺回来。”</p>

  “选择了和士大夫共天下后,赵匡胤为了拿回选官权,一度推崇孔子。”</p>

  “主要吹孔子的三千弟子,有教无类。”</p>

  “接下来就大肆开办书院。”</p>

  “再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成熟,门阀就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p>

  狠人。</p>

  这人真狠。</p>

  “再一顿操作猛如虎,赵匡胤把军人地位下降,省的出现军人篡国的情况。”</p>

  “慢慢的就出现了宋朝这种奇葩情况。”</p>

  “为了让士大夫崛起,赵匡胤给了士大夫鞭挞皇权,抨击时政,主政一方可以行驶自己权利的特权等。”</p>

  “一开始的士大夫能力都不错,其中还有很多都是从底层崛起,他们自然就会改革出一些不错的政策。”</p>

  “在赵匡胤的支持下,宋朝的民生迅速发展。”</p>

  我不会改历史—</p>

  “朝代更替的良性循环而已。”</p>

  “换成任何一个势力都会如此。”</p>

  李世民难受,酸溜溜的道。</p>

  他家就是门阀世家之一,听到门阀被扫入历史,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涌上心头。</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