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 安南之变
  莫然三年十一月初,安南国大臣裴伯耆突然出现在中国,说自己有紧急事情向莫然帝禀报。他随即被边疆军官送往京城,一直到莫然四年二月他才到京城,裴伯耆终于以见证人的身份说出了安南事件的真相。

  原来在建文帝时期,安南丞相黎季犛突然发难,杀害了原来的国王以及拥护国王的大臣,此后他改名为叫胡一元,并传位给他的儿子胡汉苍,又设计欺骗大明皇帝,骗取封号。

  裴伯耆实在是一等一的忠臣,不远千里迢迢的跑到京师,说得声泪俱下,还写了一封书信,其中有几句话实在很有文采:“臣不自量,敢效申包胥之忠,哀鸣阙下,伏愿兴吊伐之师,隆继绝之义,荡除奸凶,复立陈氏,臣死且不朽!”

  一个安南人居然汉文那么棒,真是对汉语研究博大精深,可是你汉语再怎么好也没用,仗不是随便打的,从京师调军队太远,从边关调军队太麻烦。最主要要花钱啊,安南那么远,打完这场仗至少得几百万两白银。

  裴伯耆于是就被踢皮球了,莫然给他安排房子,让他好好住下等消息……

  你的事情我知道啦,我需要调集军队,需要筹集军饷,你先歇一会啦……

  莫然和四个内阁大学士对于裴伯耆的事情,都是一个“拖”字决。

  然而莫然四年四月,另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莫然的沉默。

  这个人就是原先安南陈氏国王的弟弟陈天平,他也来到了京城,他说了和裴伯耆一样的说法。

  这下莫然就为难了,如果此二人所说的是真话,那么这就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为了大明的脸面,为了周围小国对大明这个宗主国的看法。四个内阁大学士和莫然都认为,如果是真的,那就必须出兵,可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撒谎呢,万一是他俩串通好的呢。

  现任安南国王是胡一元,他自然会否认陈天平的说法,毕竟他建文三年就上诏书说过陈氏无后,他才顺应着继位的。这真伪如何判定呢!

  而且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莫然和诸位大臣以前并没有见过陈天平,对他们而言,这个所谓的陈天平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他虽然口口声声称呼自己是安南国王的亲弟弟,可又有谁能证明呢。

  万一要是听了他的话,出兵送他回国,最后证实这家伙是假冒的,那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好在这个时候,吴晗已经派人传话,自己七月即将返航,虽然没有遇到卖洋枪洋炮的西洋人,但是爪哇国(今印尼爪哇岛)和渤泥国(今印尼加里曼丹岛)的香料、占城(今越南南部)和真腊(今柬埔寨和老挝交汇处)的香米、阿瓦国和勃固国的翡翠和象牙(此两国基本上都在今天的缅甸境内)、大城王国的珊瑚与玛瑙(今泰国境内)、还有从别的国家采购的亚麻布、紫钱绒、波斯地毯、南海珍珠等等……估计到大明境内贩卖出去,价值不低于一千万两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啊、举国欢庆啊,大明一年国库收入才四千万两。还有莫然的食全食美酒楼加上商业专利税务局才不过多一千万两银子的收入,食全食美酒楼和商业专利税务局,还要养活大批的工作人员,满打满也不过七百万到八百万的收入。

  这个下南洋厉害了,一次搞个一千万两,太猛了,太刺激了,不过莫然喜欢。

  吴晗派的人还说,如今这一千万的财物一旦到大明贩卖开,会导致市场饱和,至少两年才能贩卖第二批货物,不然会搞起市场许多东西降价,好在吴晗采购的都是消耗品,不然要想大明要消化这批货物,起码得五年……

  吴晗派的人还说:“跟他们回来的,还有安南、渤泥、苏禄等国的使臣,毕竟人家出远门一趟不容易,咱们大明给他们送去那么多财富,又有顺风船可以做,他们自然乐意过来拜见一下大明的皇帝,……

  静妃的兄长也已经找到,就在吕宋岛的北端,现在居然是吕宋岛四大势力之一。”

  四个内阁大学士外加莫然一家子,都对吴晗的归期可是日盼夜盼。

  吴晗下南洋带来了巨额财富,是真的很动人,文武百官、四大内阁学士都激动,因为皇上承诺了,这次首次航海贸易,大家都有功劳的,他们都可以分红的,尽管他们没出一分钱,四品以上的六部大臣外加皇上恩宠的臣子,共计一百五十人,到时候都有奖赏发放。

  莫然还和齐泰、杨荣商议,制定了一个计策,等安南使臣到后,让陈天平远远的看着他们,他们要是认得,自然过来打招呼。即便假装不认得,到时候也会慌慌张张的,自会漏出马脚。

  要是真不认得,这个陈天平就是假货。

  还有静妃的哥哥有消息了,这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可是这次却没有跟着吴晗的船队一块来,这是怎么回事啊?

  在诸位大臣和莫然的翘首期盼中,整个七月都过去了,吴晗的船队还是没有出现在长江江面上。

  一直到八月底,五艘大号的出水祥龙海船终于出现在长江入海口,后面跟着五艘铁皮龙船。

  远远的望去,出水祥龙号上面居然有修补的痕迹,有的木板上有被火烧伤的痕迹,有的木板上和另一块木板重复叠加在一块,这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铁皮龙船虽然没有破损,可是已经不是当时出发的那副模样,那铁皮表面明显凸凹不平,那船舱竟然也破损了一点……

  站在十艘海船上巡航的士兵,不少还绑着白布带,面露疲倦之色,这些士兵虽不是大明的皇宫侍卫羽林军,可也是守卫京师的禁卫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