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 平三边之策
  莫然六年十一月末,初冬的寒冷早已经袭卷江南,京师应天府刚刚被一场大雪袭卷,整个应天府处于银装素裹之中。

  今天虽不议朝政,但是莫然还是起来个大早,早早的随着一班大臣抵达高资港,前几天有宋禄行省的书信抵达,说朱允熙在今日会抵达京师。

  莫然刚刚到高资港的时候,朱允熙已经在码头等他,说自己是今早天丑时到达这里的,没想到皇兄会来这么早。

  两个兄弟许久没见,自然是许多话要说的,当朱允熙从吕太后那里问安回来以后,就被莫然拉上了饭桌,一边吃着涮羊肉,一边听朱允熙说着宋禄行省的事情。

  宋禄行省自五月后,台风暴雨不断的肆虐吕宋岛,朱允熙只能在棉兰老岛搞起了窑厂,烧制出大批的条砖,那烧砖的地方,朱允熙就地建立了一座城,叫做“砖城”,在棉兰老岛的西部。

  吕宋岛的北侧、南侧、西侧也同时建立了三座城,同时还在郑和岛建立了一座城。

  不过目前除了棉兰老岛的砖城,还有郑和岛上的“和城”建立完毕外,其他三座城在九月末他回来的时候,都没建好,现在趁着不是吕宋岛的雨季,估计修建速度会大大的提升,过年前肯定能修好。

  莫然感叹:“几十万人的人口,大半年才建五座城,这速度有点慢,还好前段时间只移民十万,不然移民过去,都没地方住人。”

  朱允熙也摇头不好搞,还好吕宋群岛人口少。从你走后,从你走后陆陆续续爆发了十几波土著人民暴乱事件,我来来回回的平叛,有数几十名大明士兵遇害,那些土著人也被我杀了五六千人。

  朱允熙至此还搞不懂,明明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起码能吃饱穿暖,可这些土著人还是要叛乱。

  莫然却说:“毕竟不是一家子人,几十万人在一块,肯定容易起摩擦,还好你只是让他们吃饭劳作,要是吃不饱,叛乱的人口肯定会增加一倍。”

  朱允熙却否认,那些乱民本身就是想作乱的,如今只是刚刚好有个作乱的动机,或者是找到作乱的同谋,才放手干的。

  一般都是上百人,有的甚至上千人,一起动手干的,中间还攻占了好几个农场。只是这群人不会用兵器和战术,只要是碰到大明的二千人的巡逻队,就瞬间被击溃。

  莫然笑笑:“像对你而言都那么困难,高巍是超级不轻松啊。”说完莫然把二个奏折扔给了朱允熙。

  朱允熙看着高巍的奏折,满眼不可思议,这安南太乱了吧,二十万大军捉襟见肘,高巍要再增兵二十万。

  莫然点头道:“安南虽说书写是用的汉字,其实他们的风俗和汉人已经没有相同点了,明军虽然不暴力,可是他们那些降将却心有抵触。

  再加上我颁布了圣旨,实施移民政策,那些安南的小贵族不仅要失去土地,更要失去为他们服务的子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反……”

  “皇兄,为何要这样做,这样的话,大明对安南的统治不是岌岌可危吗!”

  莫然指着墙上的地图,又捧出一个小册子,册子里装的全是各个朝代地图,莫然让朱允熙一一翻阅,问他看出什么了吗?

  半个时辰之后,朱允熙合上这本小册子,朱允熙凭着感觉说,安南自汉朝就纳入中原王朝的领土,只是中原王朝一旦衰落他就会独立,中原王朝强盛后又会把它吞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安南本不属于中原王朝,按理说应该是化外之邦,可中原王朝却喜欢频繁入侵此地,入侵后为什么随着王朝的毁灭,安南又会独立?”莫然问向朱允熙。

  朱允熙瞠目结舌,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莫然看到自己的弟弟认不清问题,毕竟被这个时代所束缚,没能有着超前的看法,莫然只好自己对朱允熙说了心中的想法。

  汉人为什么不能在安南长久的统治,因为安南的国土上没几个汉人,一个国家的君主和臣民不属于一个民族,说好听点叫少数剥削多数,说的不好听就叫奴役百姓。

  一旦没有外力的支援,少数汉人压根就无法在安南站住脚,所以天下一乱安南势必会分出去。安南的地理位置处于南洋的前端,境内红河沿岸都是种稻子的好地方,既可以搞农业,又能做商业用途。

  “皇兄说的是不错,可毕竟安南是化外之地,频繁的战乱,拖住大明几十万士兵,虽然收的税收足够军饷用的,可也收不了多少国税的。”

  所以我就逼他们造反,只要他们敢反,明军就会把他们撕掉,该杀的全杀掉,剩余的全部迁到大明内陆行省,化整为零打入汉人家庭。

  迁移走安南人后,所剩下的土地,将由汉人移民填充,安南国有七百万人口,我们最好移掉四百万,再添五百万汉人进去,哪怕一万一万的填进去,等安南大部分人口都是汉人的时候,安南从此就会和大明成为一体,哪怕以后汉人不管安南,安南的政权始终还会在汉人手里。

  只要有了安南这个地理位置,以后无论下南洋、还是下西洋都会方便的多。。

  我想以后这个政策不仅针对安南,更会针对南洋诸国,以及咱们大明的北方和西方,要么就不去攻打人家。

  灭了人家的国,那只是下策。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国家的子民同化掉,把国家与国家的斗争,变成国内的纠纷。这样无论怎么撕脸打架,都是自己家的事情,不存在侵略,更不存在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