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 郑和要报恩
  这天莫然在在文渊阁里和三个大学士审批公文,最近淮河和长江流域的税收都算上来了,大家一合计,还不算少,足足一千七百万两。

  可是大家又算算要花销的项目,往安南移民已经移了三百多万人,可以暂时停止一下了。

  但是要往蒙古高原移民了,莫然计划的移民是一百万,由直隶行省和河南行省出人口,为了能让百姓积极的参加,做出了以下优惠政策。

  莫然声称:“只要移民蒙古高原,那里将是大明的免税地区,现在去就有房子和田地。如果没有老婆的话,大明可以给你们找个蒙古的婆娘。”

  另一方面莫然没有放弃对燧发枪的改进和生产。斩马刀也是一样,尽管造价昂贵,莫然还是咬着牙继续做。

  尽管大明的铁皮龙船有四百多艘了,莫然还是要做,随着宋禄行省和安南行省大规模的开发,南洋诸多小国也逐渐认识了这个来自北方的庞大的国度,纷纷派遣使者到安南行省和宋禄行省祈求与大明来往交流。

  十艘铁皮龙船为一组的二千人的船队,在南海各处游弋,可以和南海各个小国贸易往来,又可以显示出大明军威。

  可是铁皮龙船常年用来作战和保护海疆的只有二百多艘,因为安南大规模的移民,以及东北三司移民都征用铁皮龙船,只因为铁皮龙船安全性高。

  这样整个东南沿海、琉球群岛、南海诸岛,每个地方才有几十艘铁皮龙船,仅仅只能用来维护内部治安。

  可铁皮龙船造价太大,从南洋诸国交易而来的利益,基本上都投入到铁皮龙船上了,有时候还远远不够,因为铁皮龙船浪费铁矿石太多,还逼得大明不停的去采购私人的铁矿石,私人的铁矿石价钱可是很贵的。

  随着南洋的土特产大批的流入大明,稀缺货的价钱也一路下掉,逼得莫然只能实行限时限量的销售政策。

  莫然所做的东西一样也不想落下,可是每个计划都要有大把的银子来实现,莫然看着一番计划后,手里头也就只有三百万两银子了。

  莫然感叹:“这六千多万两的年收入,压根不够花啊!有没有别的赚钱办法?”

  三个内阁大学士笑了,潇恩第一个说话:“皇上你真是爱说笑话,你又开酒楼、又开集贸市场、又去南洋做生意、又实行平米法改革税收政策,大明在太祖时期最高的时候才四千多万两的年收入,如今被你提高到六千万,你咋还好意思哭穷。”

  “你说集贸市场?我忽然想起来,我的蒙古马还忘记算在计划以内,这样一算,我连三百万两银子都剩不了了。”莫然很悲伤。

  黄观安慰莫然说:“这两年不是在打仗吗!我记得莫然三年末的时候,国库里可是堆的满满的粮食和金银。”

  解缙连忙讨好莫然说:“只要不打仗,国库用不了两年就满了。”

  “可我差钱啊,等七月份我还要支付三百多万的支教费呢!”莫然很无奈。

  “哎,真不晓得皇上浪费那么多钱,汉化那些少民干嘛。”黄观和潇恩两个人抱怨归抱怨,抱怨完以后又老实本分的干活了。

  莫然也做完手中的事,走进御花园里转转,没走几步远,本来跟在自己身后的郑和,忽然跑到自己身前,径直跪了下去。

  莫然不理解郑和这是什么意思,郑和却说自己要报恩。

  “报恩,从何谈起。”莫然问

  “从皇上把少民看的和汉民一样重要的时候谈起,从皇上善待大明每一个士兵谈起,从皇上怜悯大明每一个百姓谈起。

  我不希望皇上因为穷,而放弃本该所希望的。或许别人看皇上汉化少民,费心统治蒙古那片不毛之地,都是犯傻的行为。

  可事实证明,只有大家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血脉、共同的国度,才能避免战争无止境的发生。所以皇上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江山,还为了大明国的各族子民。”

  “你倒是看的挺透。”莫然把郑和拉了起来。

  “常年跟着皇上走南闯北,见识了那么多事情,看着皇上的一举一动,自然知道皇上的心思。”郑和一本正经的说。

  “哦,那你到说说怎么赚钱的,不……,是说说怎么报恩的。”

  “皇上,你知道的,我是回民,我的祖先来自遥远的西方,他们信仰教,而我也信仰教。我们教徒一生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去那里的天方城朝圣,我父亲去过,我祖父去过。

  他们说在那里的一件来自东方的物品,在东方值一个金币,如果带到那里出售的话,至少值一百个金币。”

  “你的意思是要下西洋,到达西洋贩卖货物,来赚取巨额的金钱。”莫然反问

  “对的,毕竟从南洋运回来的货物,价钱只有十倍只差,而从西洋运回来的足足有百倍只差,不指望这些东西能为陛下一直带来丰厚的收入,起码前几次的收入,足够让陛下有充沛的资金来办事情。”

  待郑和一句一句的说完,莫然就问郑和需要什么,要多少船只、多少货物、多少士兵?

  郑和想了一会就说:“二十艘铁皮龙船、六千名士兵和价值十万银两的货物就够了,不过六千名士兵里面,必须有五百名手持斩马刀的,一千名手持燧发枪的。”

  当听到郑和点名要自己的精锐侍卫,别提莫然有多难过,郑和果然是贼精、贼精的。

  不过想想自己的精锐侍卫就算跑到天边还是要回来的。要是郑和交易过来的货物被抢了,就不是自己的了。

  于是莫然大手一挥说:“缺什么你说出来就好,需要什么条件尽管提,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金钱。”

  郑和点点头表示明白,又向莫然推荐一个懂阿拉伯语言的人叫马欢,跑那么远的地方,自然是要带翻译的,不然怎么去交流,怎么做买卖?

  最后郑和要莫然拨款修建两个超大号的宝船,至于做什么,郑和没有告诉莫然,说修建好后,莫然就会知道宝船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