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574章
  正文 第574章

  让邺城的人们享受胜利的喜悦,自然是越多越好。</p>

  不仅是东市的女奴贸易,随后的三天里,邺城还进行了珍奇异货的发卖。</p>

  各种不常见的商品,又一次在在商铺里看到。</p>

  此等盛世,几乎只有当年晋武帝太康年间才有过的景象。</p>

  整个三年的冬天,邺城的人们都是沉浸在喜悦和满足中。</p>

  冬,十一月。</p>

  邺城,南郊。</p>

  数千甲胄齐全的羽林军全都严阵以待。</p>

  已经做好了随时开拔出发的准备。</p>

  一辆异常宽大的马车中,刘预正在进行离开之前的最后叮嘱。</p>

  公孙盛、华琇等人都在尽心的听着。</p>

  刘预马上就要前往长安。</p>

  他将要在那里召见关中及益州的氐羌各部首领。</p>

  在收服了这些氐羌各部之后,刘预就决定进一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p>

  插播一个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a换源神器 huanyuanhenqi。</p>

  在汉朝的时候,中央政权对于他们都是施行非常放任。</p>

  其下的土地人口都是处于很少管理的状态。</p>

  东汉朝廷每一次派驻官员,想要管理氐羌各部的时候,总是会闹出各种的乱子。</p>

  甚至于,整个东汉都是对于氐羌各部战争不断。</p>

  “朕这一次去长安,至少要三个月,到时候有什么军情事务,就全部托付给二位了。”</p>

  刘预最后,又是对公孙盛和华琇二人嘱咐道。</p>

  “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保邺城的平安。”公孙盛立刻说道。</p>

  刘预委任他为监邺城军事,负责整个邺城的防务。</p>

  “陛下,氐羌素来反复无常,此去长安,希望陛下勿要急躁,收服他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p>

  华琇也是出言劝谏道。</p>

  一般来说,作为皇帝很少离开京城。</p>

  因为会导致朝廷无法及时处理一些重大事情。</p>

  但是,刘预的权力怎么可能轻易被束缚在邺城。</p>

  所以华琇等人虽然不愿意刘预去长安,可也没有办法阻止。</p>

  “氐羌各部势力逐渐壮大,苟晞等人虽然带去了宁州数万人,可是大部分还是留在了关中秦州一带。”</p>

  刘预继续说道。</p>

  “若是不能收复他们,这些羌人早晚会重新反复,一旦做回贼寇,可就难有好的机会了。”</p>

  华琇担心皇帝离开,害怕有什么变故。</p>

  毕竟,皇太子年幼,根基不稳。</p>

  一旦有事情,很是麻烦。</p>

  “那臣望陛下达成所愿”</p>

  华琇想了一想,最后还是把内心中的想法压制了下来。</p>

  刘预率领的羽林禁军,总共有一万多人。</p>

  随行的官员也都是习惯了车马。</p>

  所以,队伍的行进速度很快。</p>

  并没有用了多久,就抵达了长安。</p>

  此时,长安城外已经是白雪皑皑。</p>

  因为皇帝的到来,整个城中都是干净整洁异常。</p>

  往日里胡汉商旅往来的街道上,也都是施行了戒严。</p>

  所有人都被要求呆在驿馆里,不得随意上街走动。</p>

  “长安,总算是恢复了一些生气啊。”</p>

  刘预望着整洁的街道,虽然没有什么人,但是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是显示了生机。</p>

  “幸赖陛下,关中百姓流离四处,都已经开始回迁了。”雍州刺史刘演笑着说道。</p>

  “如今光是长安城中,就已经有了三万户人口,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有当年盛世之景了。”</p>

  刘演最后又是一记恭维。</p>

  “哈哈,才三万户人,别说是和当年昭宣盛景时候想比了,就算是和前晋时候想比,也远远不如太康年间的情况。”</p>

  刘预倒是没有被这话唬住。</p>

  偌大的一个长安城,才区区三万户人家。</p>

  而且,这三万户人还有许多都是驻军的府兵户。</p>

  这些府兵的职田,就在长安城外的近郊。</p>

  若是把这些人派出去,那长安人口更少了。</p>

  “陛下英明,肯定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往昔盛景了。”</p>

  司州刺史刘演说道。</p>

  刘预随后又是跟他询问了一些长安城内的杂事。</p>

  一边说着,一边就到了要召见各氐羌部首领的时辰了。</p>

  “陛下,时辰差不多了,是不是传召那些氐羌酋长”</p>

  “嗯,那就开始吧。”</p>

  刘预点点头。</p>

  随着一声声的鼓声。</p>

  早就已经是在行宫外布置好的宫廷乐队,立刻开始了吹拉弹唱。</p>

  这些音乐,可不是随便演奏的。</p>

  而是传承自宗周的周礼雅乐。</p>

  天子召见藩属诸侯,必须要用专门的礼仪和音乐。</p>

  那些胡人夷狄可能不懂,但是在场的士人官吏们,可都是通晓的。</p>

  若是礼数不到的话,不仅要损害天子的威仪,还会损害朝廷的法度。</p>

  随着雅乐的进行。</p>

  上百名穿着汉室冠服的氐羌各部首领,都是一个个鱼贯而入。</p>

  沿着宫门两侧的甬道,来到了大殿的正前方。</p>

  在几百名冷峻威严的羽林卫注视下,这些曾经在西陲边境上桀骜不驯的各部首领。</p>

  全都是紧张了起来。</p>

  如此威严肃穆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是从心底被震慑住了。</p>

  刘预居高临下,把这一切尽收眼底。</p>

  心中不禁感慨万分。</p>

  当年周王朝定礼乐,是多么的英明,多么的务实啊。</p>

  这些礼制、雅乐绝对不是无用的花架子。</p>

  只需要看看眼前的这些氐羌首领,一个个都已经被从心神上震慑住了。,</p>

  就可以想见,当年宗周封疆的时候,其文化上的强势,对于当时的蛮夷是多么的震撼。</p>

  “古人诚不欺我”</p>

  刘预不禁轻声感叹一句。</p>

  经过小半天的礼制下来,所有的氐羌各部首领都是服帖的很。</p>

  哪怕是再豪横的人,也绝对不敢在此等场合造次。</p>

  当礼制的流程结束,剩下的就是要按照刘预的套路走了。</p>

  “朕召你们前来,你们可知道为什么”</p>

  此时,已经是在大殿内进行朝会。</p>

  刘预向下面的各部首领问道。</p>

  “陛下天威,我等西陲野人,哪里能猜测道啊。”</p>

  一名坐在前排的氐人首领答道。</p>

  此人是仇池部的首领杨难敌。</p>

  “杨难敌,你是大族子弟,治下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你可知道”</p>

  刘预一看杨难敌答话,就知道自己安排的托开始配合了。</p>

  他便又问道。</p>

  “臣自然是知道。”杨难敌答道。</p>

  随后,杨难敌就把自己部众土地和丁口的数量数了一遍。</p>

  刘预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问道。</p>

  “那朕问你,将来你老迈了,将会由何人继承部众和土地”</p>

  杨难敌一听,先是换上一副很自豪的表情,然后说道。</p>

  “回陛下,臣有十六个儿子。”</p>

  “一个个都是勇敢强力,不管是谁继承,都是一个好手。”</p>

  很显然,杨难敌并没有直接明确的继承人。</p>

  其余的氐羌各部首领闻言,也都是同样点头。</p>

  很显然,大部分的氐羌首领,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继承人。</p>

  或者说,在场的许多部落首领,根本就决定不了将来由谁继承自己的遗产。</p>

  他们的儿子、兄弟和侄子背后都各有势力。</p>

  一旦身死,总会少不了一番争抢的。</p>

  到那时候,他们都已经嗝屁,又怎么管。</p>

  “哈哈,那朕问你,若让你最中意的儿子,将来继承部众和官职,你觉得可以实现吗”刘预问道。</p>

  “恐怕很难啊。”杨难敌继续说道。</p>

  “臣的几个儿子,都是有才干,不给他们机会施展能力的话,只怕会出乱子啊。”</p>

  氐羌各部争抢首领,几乎就没有不出乱子的。</p>

  “要是朕有办法,让你的意愿得到保证,你觉得怎么样”刘预问道。</p>

  “陛下,真的有办法吗”杨难敌一副惊喜的模样。</p>

  刘预一看,不禁有些皱眉。</p>

  这个杨难敌,演技实在太差</p>

  不仅仅是演技差,表情浮夸。</p>

  甚至于,这话接的过程中,都已经有了遗漏了。</p>

  按照原本的剧本,他还不能说这话的。</p>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刘预只能继续往下说了。</p>

  “那是自然”</p>

  “难道朕的话,你还不相信吗”</p>

  杨难敌闻言,立刻就是离席叩谢。</p>

  “不知道陛下有办法”</p>

  “朕早就听说,你们不仅各部之间有争端,而且部落之内也往往纷争不断。”</p>

  刘预轻咳一声。</p>

  然后继续说道。</p>

  “所谓的根本愿意,无非就是两条。”</p>

  “一个就是各部地盘划分不明确,农田牧场胡乱划分,时间一长,就会有误会。”</p>

  “再一个就是是部落之中长幼尊卑秩序不行”</p>

  底下的一众氐羌首领闻言,都是一个个若有所思。</p>

  有几个聪明人,都已经明白了皇帝话中含义了。</p>

  他们不禁在心中暗暗冷笑。</p>

  这个汉人皇帝,果然还是一样的野心。</p>

  提出所谓的问题,肯定就要是直接管辖他们部众和土地。</p>

  当年的汉魏晋都想做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轻易的答应。</p>

  不过,还是有些没有想明白。</p>

  他们依旧在等着刘预接下来的话。</p>

  “所以,朕此次找你们来,就是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两个问题。”</p>

  “朕打算派出专门的官吏,替你们勘定山川舆图,划分各部的土地,明确界限。”</p>

  “给勘定的部族授予封册铁卷,只要是持铁劵者,全都受到大汉的保护。”</p>

  “不论是征战,还是复仇,都不会允许侵吞土地和部众。”</p>

  此话一出,一些势力弱小的部族首领,立刻就是笑逐颜开起来。</p>

  氐羌各部之间,相互攻杀兼并从没有停止过。</p>

  弱肉强食,在这片土地是最为常见。</p>

  若是能得到这样的土地封册,那就是获得了汉军的保护啊。</p>

  对于小的部族来说,再也不怕大部族的攻击和兼并了。</p>

  就算是遭受了损失,也绝对不会落到被彻底吞并的境地。</p>

  还在找"五胡之血时代"免费有声小说?</p>

  百度直接搜索: "易看小说" 听有声小说很简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