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591章
  正文 第591章

  启动新域名 输入地址:启动新域名m</p>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七八五十六。m.xllgz.。”</p>

  一阵阵的孩童诵读声,从邺城皇宫旁边的一处大院中传了出来。</p>

  传出背诵声的房间非常的大,足足可以容纳上百名蒙学的孩童。</p>

  刘预在几个近臣的陪同下,正在视察这一所邺城公学。</p>

  这个“公学”,可是正经八百的公学。</p>

  因为里面的学生,许多人都是一些王孙公子的孩童。</p>

  一个公侯的子弟,在这个公学里并不算是什么稀奇玩意。</p>

  因为当朝的皇太子刘祗,也就在这个‘公学’里启蒙呢。</p>

  刘预笑呵呵的望着在前方学堂前面背诵乘法表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得意。</p>

  他自己小学时候噩梦一般的九九乘法表,从此以后,就将会成为全天下孩童的噩梦了。</p>

  此等恶趣味,不是亲身体验,是不足以明白其中的奥妙的。</p>

  刚刚到蒙学年纪的皇太子刘祗,此时眉头紧皱,眼神一个劲儿的往斜上方瞅着。</p>

  很显然,并不理解数学的他,背诵这个乘法表是何等的苦难。</p>

  终于,当刘祗背诵完了‘九九八十一’之后。</p>

  整个学堂中的所有人,都是大大松了一口气。</p>

  刘预也是微笑的点点头。</p>

  这时候,旁边的一副师者模样的官员向刘预说道。</p>

  “陛下,太子殿下聪慧绝伦,此等年纪,已经是远超同龄人,将来必定是社稷之福啊。”</p>

  这是一句恭维之语,但是刘预听到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p>

  “朕觉得,还是崔公施教得当,有了良师,才会有好学生啊。”刘预说道。</p>

  “陛下谬赞了,此学宫的一切,都是陛下亲自安排的,臣不过是按部就班罢了。”</p>

  身为公学少卿的崔淸,出身清河崔氏。</p>

  他被刘预选中出任这个新式学校的‘校长’,正是因为身上的优点足够多,才得到提拔的。</p>

  其中最突出的两个优点,一个就是肯拍马屁,无条件遵从刘预的旨意,没有那些寻常名教儒学的扭捏顽固。</p>

  不管是刘预安排教授什么,崔淸总能率领属下十足十的完成。</p>

  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崔淸的出身足够的好。</p>

  清河崔氏,属于‘学阀’性质的高门士族。</p>

  在学问的地位上,清河崔氏的名头一向响亮。</p>

  “这些乘除加减,还有天文地理的口诀,你们也要多多举一些新的,不能总是让朕给你们出教材啊。”</p>

  刘预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暗暗得意。</p>

  这所公学的学生,都是京城权贵或者高门大姓的子弟。</p>

  他们在这里学到刘预授意的知识,将来必定会衍生出一批新的精神追随者。</p>

  这种精神上的渗透,可比讲一讲简单的君臣道义强的多。</p>

  而且,这些孩童都是跟着皇太子刘祗一起学习长大。</p>

  等到将来皇太子刘祗有了理政的机会,这些公学的同窗绝对都是最优先获得提拔的。</p>

  所以,这个稷下公学一开,整个邺城内外前来求学的权贵子弟纷纷都是击破了头。</p>

  特别是皇太子刘祗所在的稚龄蒙学,最是热门中的热门。</p>

  别说是一般仿佛年纪的权贵子弟,就连一些十多岁的少年,都是被各自的父祖以需要‘重修新学’的名义非要塞到稚龄蒙学中。</p>

  让十几岁的孩童与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同窗,虽然不怎么和谐,但是也还说的过去。</p>

  毕竟,大孩子和小孩子都是孩子嘛。</p>

  可是,到了最后,一些勋贵士族家中二三十岁的成年人,都吵着要重新蒙学的时候,刘预就是已经忍不了了。</p>

  刘预下令,把所有的求学者年龄上限卡到了十六岁,下限则是四岁,并且按照年龄的高低,分成了六个等级。</p>

  如此一来。</p>

  这稷下公学,总算是有了几分刘预期许的后世学校的样子。</p>

  为了保证自己的意图传授通达,刘预亲自主持编修了本和教案。</p>

  “陛下学究古今,臣等只要传授学习就好了,哪有什么本事敢在陛下后面拾遗补缺。”</p>

  崔淸小心翼翼的说道。</p>

  “朕可不是什么圣人,怎么可能真的什么都会。”</p>

  刘预撇撇嘴,然后继续说道。</p>

  “更何况,就算是圣人,也总会有遗漏的。”</p>

  “这些孩童,将来都是国家的柱石栋梁,就算是拾遗补缺是一二分,那也是有利的。”</p>

  在刘预的一再要求下,崔淸终于表示,自己能力不够,可能不一定完成,但是一定会想尽办法,招揽天下饱学之士来稷下公学效命的。</p>

  有了崔淸的这句表态,刘预也基本算是满意了。</p>

  与清河崔氏结交的健绝对不是一般人。</p>

  若是这些人统统都进入了自己知识体系中,那将来的传播,可就比自己单纯的政令传达好多了。</p>

  “好了,这蒙学就看到这里吧。”</p>

  刘预又是听了一会儿孩童背诵后,就已经失去了兴趣。</p>

  这些东西,都是强迫这些学龄前儿童学习的。</p>

  填鸭式的传授知识,总是有些乏味的。</p>

  “朕记得,今日有骑射的课程?”</p>

  崔淸连忙说道,“陛下说的没错,今日有骑射,乃是少二学龄的学生。”</p>

  没错。</p>

  刘预设立的这个学校,可不是简单的教授学问的。</p>

  还有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排兵布阵,操船弄帆等等。</p>

  其实,这就是一个半军事化的少年军校。</p>

  “好,朕就去看看!”</p>

  刘预立刻让崔淸前方带路。</p>

  众人很快就是径自来到了远处的一处校场。</p>

  刚刚进入校场,刘预就看到了一群骑着矮马的少年正在骑马射箭。</p>

  这些孩童基本都是不超过十岁的样子。</p>

  他们骑乘的马匹,也都是一些特意挑选的矮小温顺的矮马。</p>

  但是,饶是这样。</p>

  这些小小的少年们,依旧是操练的有模有样。</p>

  其中,一个年级越八九岁的瘦高少年,最是表现的优秀。</p>

  只见他骑在矮马上,手持一张小弓。</p>

  乘着飞驰过程中的短暂平稳时机,嗖嗖的连射两箭。</p>

  两支羽箭而且也都是命中标靶。</p>

  按照这个年纪来说,已经是十分难得了。</p>

  “好!”</p>

  刘预也是忍不住称赞。</p>

  “朕听说,当年匈奴人称霸草原的时候,都是让孩童三岁学着骑羊,七岁开始骑马,到了十多岁的时候,匈奴少年就已经是骑射高手了。”</p>

  “就因为这样,区区一个人丁稀少的草原上,才有了三十万控弦之士。”</p>

  刘预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一指。</p>

  “此等少年,我看丝毫不弱于当年的匈奴少年。”</p>

  “别说是有三十万了,就算是有十万此等身手的少年,等到十年以后,整个草原上谁还敢不尊王化?”</p>

  此话一出,崔淸为首的公学官吏们都是脸上大为高兴。</p>

  获得了皇帝的赞许,实在是令人激动。</p>

  这可不是简单的赞许那个学生,而且也都是对于他们的肯定啊。</p>

  “那个少年,叫什么名字。”刘预问道。</p>

  崔淸伸长了脖子望去,却没有记起来。</p>

  “陛下稍等,臣问一下。”</p>

  崔淸连忙向身旁的人询问。</p>

  很快,崔淸就得到了答复。</p>

  他连忙回来禀报。</p>

  “陛下,臣知道了,那个少年乃是谯郡桓氏的子弟,叫做桓温。”</p>

  刘预一听这个名字,立刻就是眼神一闪精光。</p>

  “叫什么?”</p>

  “回陛下,他叫做桓温。”崔淸说道。</p>

  “桓温?”</p>

  刘预不禁有些纳闷。</p>

  历史上要‘遗臭万年’的桓温,怎么到了自己的眼皮底下了呢?</p>

  旁边的崔淸,已经刘预不知道‘桓温’的来历。</p>

  他立刻就是现学现卖,把刚刚打听到的信息说道。</p>

  “这谯郡桓氏,原本也是郡中望族,可惜因为当年曹爽被牵连,收了很大的影响,这才慢慢衰落了。”</p>

  “不过,这少年桓温的父亲桓彝,非常的有才干,之前追随江东司马睿,算是重振了几分家门。”</p>

  刘预听到这里,眉头一皱,立刻问道。</p>

  “既然是追随司马睿,怎么跑到邺城了?”</p>

  “回禀陛下,要是说起此事,那还得都怨刘隗和刁协了。”崔淸说道。</p>

  “难道是因为前年的变故?”</p>

  刘预记起来了,前年的时候,刘隗和刁协在江东鼓动司马睿父子削弱王敦,引发王敦率军东进。</p>

  不仅仅是刁协死于乱兵,刘隗奔逃北朝,还有许多的官员名士都是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p>

  “是的,那桓彝就是受到了牵连,害怕受到王敦报复,这才北上来投的。”</p>

  “可惜啊,朕都不记得这个事情了。”刘预说道。</p>

  他要是早知道这样,一定早一些见见‘搞笑性枭雄’桓温。</p>

  “现在可能还不愿意学,不过,朕打算把这些西域传来的教义稍加修改,然后再传下去。”</p>

  现在的释教,与后世的释教有着许多的差距,许多的玄学之能还没有被胡僧们融会贯通。</p>

  不过,如今这些释教让人们逆来顺受的看家本领还是有的。</p>

  “等到真正的释教大行其道,那就是边塞之福了。”</p>

  刘预对于此法的前景还是非常有信心的。</p>

  只要鲜卑各部崇尚释教,那刘预就多了一个渠道去控制这些游牧民,或者说是多了一个渠道直接了解鲜卑各部的动向。</p>

  毕竟,这些去传教的释教徒,可都是刘预派去的,那还不是刘预想让他们教什么,那他们就必须要学什么。</p>

  “而且,这些释教还会强化鲜卑各部对于西域的了解和向往,等到将来草原有难,他们还可以通过一路辗转,去西域抢掠或者定居。”</p>

  随后,刘预又是大大讲述了一番自己对于给草原各部散播释教的好处。</p>

  这些好处若是真如刘预所言,那可就是一本万利的划算买卖了。</p>

  =·=·=·=·=·</p>

  幽州,上谷郡。</p>

  在长城北侧的草原上,一片片的营帐就如同是云朵般散落在草原上。</p>

  远远的望去,煞是壮观!</p>

  《五胡之血时代》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p>

  喜欢五胡之血时代请大家收藏:()五胡之血时代更新速度最快。;和!,,。,</p>

  五胡之血时代 htmlbook68816index.html</p>

  还在找"五胡之血时代"免费有声小说?</p>

  百度直接搜索: "易看小说" 听有声小说很简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