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重回九零做厂妹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多看新闻
  “这帮霓虹人这么不要脸,竟然还带着安德鲁去风俗店?”贺一鸣大为震惊,“这种事你怎么知道的?”

  眼看着桌子上围着的年轻人都看着自己,贺一鸣十分的不自在,急忙催促王秋雨快点说。

  “我是问的翻译,安德鲁带的翻译也是一位女性,和我一样被霓虹人劝住了,不让我们去。说是风俗街只能男的进去,女的不行。”王秋雨也是生气,“这个安德鲁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位艺伎回来,把这个翻译气坏了,当天晚上跑到我房间里骂人,我可不就知道了。”

  “这个翻译是不是?”众人八卦的问道。

  “好像是那么回事,我也打听过了,安德鲁和这位女翻译是有婚约的,不过那都是家族定下来的,安德鲁本人并不希望和这位海伦娜女士结婚。”

  王秋雨也是八卦,但是她说的都是很有用的信息。

  虽然她不是专业的间谍,但是商场如战场,她多多少少也会打听到一些对锦华一机有利的信息。

  比如说女翻译海伦娜和安德鲁的关系匪浅。

  再比如说,左间公司因为房地产的问题,现在急需要一笔资金,所以安德鲁这笔订单他们是很需要的,否则不会这么重视。

  甚至渡边的一些小道消息,王秋雨也打听到了。

  “这个渡边的技术水平一般,他有个老搭档,和他经常一起出差国外做生意,也在楼市里面进行了投资。据说是去年年初,霓虹国的楼市开始跳水,他的这位搭档就跳楼自杀了。”王秋雨说起来,就像是鬼故事一样,很快就将所有人代入进去,“现在这个渡边带的人技术水平都一般,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还有就是安德鲁是不打算购买咱们的设备的,不过有个前提,就是霓虹那边是否降价。”

  “现在左间公司需要这笔钱,怎么降价?”苏绵绵听出了话外之音,“我们的价格要比霓虹的便宜一半,问题是质量,还有售后问题。”

  “如果是大批量采购的话,咱们可以在售后上给予一些特殊政策,比如说七天内到现场进行维修,不过我们的签证是个问题,可能并不是所有师傅都能有出去的资格。”

  “那我们需要在海外有一个维修公司。”苏绵绵提议,“这个公司可以设置在帝国,也可以设置在香江,还要培训一些售后服务人员。”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王秋雨一下子有了归属感,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被锦华一机淘汰,没想到还能和这些朋友一起探讨锦华一机的业务。

  第二天,锦华一机才带着安德鲁查看新设备,这套设备外观美观,厚重大方,生产噪音极低,因为是工人师傅们手工打造的,质量特别好。

  可以说,在质量上和运行状态上,并不比霓虹国的差,甚至还要更好。

  “这真是你们锦华设计制造的?”渡边冷哼道,“外观上看,和三棱公司生产的化肥设备很像啊。”

  “这种大设备,外观上差不多很正常,毕竟都是大桶嘛。里面可就不一样了,我们锦华是有国际专利的,不信的话你们可以去查看文件。”负责洽谈的李刚谈笑风生,用日语说道,“我听说左间公司的技术是三棱授权的?你们可以近距离的看一下。”

  “为了生产安全,这种设备都是不能近距离靠近的,尤其是在高速运行状态下。”渡边先生认真的说道。

  仿佛李刚是想要害死他似的,目光中充满了防备心。

  “那是设备不稳定,我们的设备采用的新型的专利技术,要知道我们的这批工程师为了完成这个设计试验,失败了很多次,耗时五年才成功研发出来,肯定和你们学来的老技术不一样。”李刚这次又换成了英语。

  渡边虽然能听懂,但是作为霓虹人,他的英文带有非常浓重的口音,想要用英文反驳那可就费劲了。

  于是只听到安德鲁哈哈笑道:“也就是说,这个设备非常的安全,可靠?”

  “那是当然。”李刚说完,几名工人站到了设备一旁,完全一副轻松的样子,“我想我们可以过去合个影。”

  有李刚带着,安德鲁也不是什么胆小怕事的人,只有渡边一行人唯唯诺诺的靠了过去,仿佛想要证明这台设备有什么危险似的。

  然而实际上,这台设备毫无危险,众人在设备下面非常从容的合照,安德鲁对这套设备非常满意。

  “我想我是应该换一换想法了。”安德鲁看着渡边说道,“你们的设备并不能实现这种可靠度。”

  “但是我们的质量更好,要知道,我们的钢材都是用的最好的。”渡边恭谨的说道,“因为我们的冶炼和制造技术都在华国之上。”

  在翻译过之后,工人们嗤之以鼻,有的人竟然笑出了声。

  李刚更是说道:“渡边先生,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也不能不说一些实话,难道你没看半个月之前的报纸吗?还是说霓虹国的报纸只报喜不报忧?”

  “什么意思?”渡边先生不解的说道。

  “那你回去问问你们公司在日耳曼的业务,那边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的。”李刚笑着说道,“我想安德鲁先生是不是也不知道?毕竟那时候你们还在和霓虹国的人探讨购买的事宜,他们可不会说实话。”

  安德鲁其实已经在昨天晚上的时候知道发生什么了,这帮华国人用的是阳谋,直接在他的报刊架上放了这方面的报纸。

  理由是安德鲁是外国人,他应该阅读外国的报纸,所以报刊架上放的都是外文报纸。

  报道左间公司的报纸,被放在了最上面,一伸手就能拿到。

  这份报纸不是什么大报纸,而是日耳曼地区的一家民间小报,上面用强烈质疑的语气,说出左间公司偷工减料的事情。

  不止如此,下面码放的一些报纸,也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问题。

  要说两个月前的报纸了,不应该出现在锦华,而且还是外国的。

  可是锦华就是提供了,理由是国外报纸运送过来就是这个时间,这些报纸都是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