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重回九零做厂妹 >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愿意就算了
  第二天,洋源重机上班的人似乎多了不少。

  而且从老远看,这群人就嗡嗡嗡的,知道的是在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的设备响了呢。

  整个门口都是在交流沟通的人,三五一群的,两两一对的,到处都是。

  大家彼此之间交流着信息,在看到领导们走过来之后,也有扒拉着不放的。

  “你们愿意认股就认股,不愿意就算了。反正我告诉你们,厂领导的认股就有四万多,咱们也有空厂房,让本厂做设备也不难,到时候认股的人少,就优先让有困难的员工先入职。认股的人多,大家就都跟着一起赚钱吃饭。”这个厂的名义厂长付松大咧咧的说道,“你们愿意相信就信,不愿意就算了,我是不强求。我就说一点,厂务会上,人家外厂的苏纪纲就认股了一万块,这笔钱我可是已经收到了。”

  洋源重机没几个人不知道苏纪纲是谁,他太有名了。

  锦华一机给洋源输出的几个人当中,就属苏纪纲最有名。

  董福明虽然也很强,但是那和厂子里的职工关系还算比较遥远的,很多厂领导决定的东西,大家不会都放在董福明一个人身上,会觉得是整个领导班底的问题。

  再说,董福明来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总共就做了一件大事儿,就是把财务部给整改了。

  这并不能让员工们多发出工资,反而还将发工资的日期延后了几天,让很多厂子里的员工不满。

  而苏纪纲就不一样了,他是给厂子里的员工带来工资的人,甚至有几个迷妹,每天都在数苏纪纲又给厂子里带来了多少业务。

  尽管洋源重机的业务也跟苏纪纲一样,开始努力起来,但是和苏纪纲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大家还是就认苏纪纲的好。

  最最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苏纪纲本身还很有钱,算是个款爷。

  竟然能在洋源投资,开了一家大饭店。

  一上来就解决了五十多人的就业问题。

  不止如此,他的小弟也解决了十来人的就业,这就让厂子里的员工刮目相看了。

  谁家没有个孩子,没有一些适龄,但是没有工作的人呢?

  赶到南方,是个主意,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这个苦?

  万一出点什么事儿怎么办?

  于是听说大救星都出钱了,大家也跟着议论纷纷,原本那些心动的人,就跟着更心动了一些。

  这时候,付松身边来了个年轻人,问道:“付经理,那这个厂是可以让外人投资的是吗?”

  付松眼皮一跳,认出了这个说话的年轻人,“至少要和咱们厂有关系,你不能是个人就来投资,要是个外国人怎么办?这个厂主要投资人还得是咱们厂的员工,要不然大家说了都不算,怎么能成?”

  “也就是说,这个厂有咱们厂的股份?”

  “这不是废话么?在咱们厂开,用咱们厂地,厂房和设备都是咱们厂的,当然有咱们厂的股份了。”付松接着对这人说道,“那些不怀好意的,就别指望投资了,这是为了让咱们厂员工赚钱的,不是为了让人吸血的。”

  付松这么一说,大家又都犹豫了。

  想想看,这个厂子是厂领导主要投资的,到时候赔了,也是这些厂领导的问题。

  人家苏纪纲有钱,根本就不在乎。

  厂子里员工呢,投的钱如果赔了,那也不会给的,反正这种事儿厂子里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那外面的人投资要是赔了,肯定是得还的,要不然人家外面的人凭什么给你投钱呢?

  一群刚刚做好心里在建设的人,现在又开始打退堂鼓。

  付松暗道不好,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也不能现在改口。

  更不要说,那小子一张嘴,他就知道要坏事。

  这肯定是有人打算掺进来一脚。

  “我还是那句话,愿意投就投,不愿意就算了,反正厂子这么搞,是肯定不会让它赔了的。而且人家锦华有先进模式,人家都能养活厂外的人了,咱们投一个还能养活不了厂子里这点人了?”

  众人仍旧议论纷纷,付松却知道自己不能多说了,揣着包就往办公室走。

  这时候,办公室外面已经有员工在打探消息了。

  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给他们解释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抱着钱包的郑育良正站在门口打听消息。

  “老郑?”付松站在门口就看到个子相对来说比较高大的郑育良,走过去说道,“你要投资咱们的新厂?”

  “是这个意思,但是……”郑育良撇了一眼前面的员工,“她不收。”

  “小李,怎么回事,有员工过来投资,你怎么不收呢?”付松黑着脸说道。

  “那我总得告诉对方投资有风险,再说,您自己才投了几个钱?也就一千块,人家老郑这是把儿子娶媳妇的钱都拿出来了,足足三千块呢,我哪儿能让他亏了啊!”小李是位女同志,今年其实已经四十岁了,只是相比起付松来说还算年轻。

  付松黑着脸说道:“你这话,到时候其他员工来投,是不是也要说一遍?”

  “说一遍怎么了?”小李还真不怕付松,“付经理,别怪我多嘴,这要是赔钱了,员工们不得跟你拼命?这可都是厂子里职工的血汗钱,你都拿走了,到时候出了问题,怎么办?”

  “咱们不是有风控措施吗?是有风险红线的,真出了问题,也能够将员工的钱及时归还,这不是都说好的吗?”付松还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所以是有风险红线的,但是底下的人他却没有科普好这个问题。

  小李还是不服气,但是当着付松的面,不能多说什么,只是还用眼神劝说着郑育良。

  “我下定决心了,就是要投这么多,虽然多,但是也都是我最近这几个月攒的。其中一千块钱也是我自己个人的奖金,和我家里没关系。”郑育良说道,“我只有一个想法,我想让我儿子进去当销售,你们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