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封疆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松山会战(十 七)
  随着魏渊的一声令下,刚刚进驻墩台山的明军各营,立刻按照事先的谋划开始了行动。

  李定国统率的骑兵营,800精骑由整化零,以墩台山为中心,在方圆五里的范围内进行巡视,魏渊这一举动的目的有二,一是阻碍敌军的斥候侦查,保证行动的绝对保密;二是为了迷惑敌军,让他们无法立刻判断出明军真正的意图所在。

  莫笑尘任镇抚使的步兵四营,负责墩台山外围的警戒任务。步兵四营的将士多是过去辽东战场上的老兵,这些人对杏山城附近的地形地势早已是烂熟于心,山间小路,密道奇径这些防御时容易出现的死角,都被他们牢牢的监控起来,由步兵四营担任警戒任务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步兵一营、步兵二营、步兵三营的将士们,按照魏渊的部署,开始了今夜军事行动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筑城。士兵们打开背上背着的大袋子,从里面取出了工兵铲、拒马桩等修造防御工事所需的物品。

  传统明军军械配置中并没有工兵铲这东西,这是魏渊军中的特色。魏渊参照后世工兵铲的特点,有意制造了这种锹把很短的铲子。起初魏渊军中开始配备之时,士卒人纷纷调侃自己是“扛着锄头上战场的农夫,锄头还是半截。”

  但熟悉后世历史的魏渊心里清楚,工兵铲虽说其貌不扬,但在战场之上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忽略。经过随军先生的讲解和魏渊所做的全军推广,渐渐地,士兵们认识到了这种短小精干工具的价值所在。

  墩台山上随处可见挥舞着工兵铲劳作的士卒,由于军令严禁点燃火把,整个作业都是借助着天空中微弱的星光进行的。

  步兵二营一处三司五队的一名士卒边抹着头上不断冒出的汗珠边小声的向身边人问道:

  “上头军令说咱们的任务是筑城,可就靠这新挖出来的泥土怎么筑啊?”

  他身旁的军士摸了摸面前的矮墙,这面矮墙位于刚刚挖好的壕沟内侧,壕沟外齐刷刷的摆放着拒马桩,被削尖的木桩犹如刺猬的刺般夸张的向外侧伸展着。

  “这土堆出的墙倒是够高了,可这硬度嘛...”

  士兵用手指戳了戳刚刚堆砌好的土墙,一枚指印随即留在了上面。

  两人正小声的嘀咕着,右肩佩戴着红色金鹰袖标的五队队长一脚踹在了一人的屁股上,小声的呵斥道:

  “你们两个熊兵,叨咕什么呐,还不赶紧干活!”

  这边众人正挖的起劲,不远处的人群中传来了一阵兴奋的骚动。但随即这种与墩台上上格格不入的喧嚣立刻又归于了沉寂。铁马营镇抚使刘文秀满脸的泥土,兴冲冲的来到正在挖沟的魏渊面前说道:

  “启禀大人!挖的那口井出水了!”

  魏渊闻言长长舒了口气,看来莫笑尘提供的信息很准确。墩台山地下水丰富、水位潜,有了这口井,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微微还在冒着些许热气的地下水被士兵们一桶一桶的打捞上来,抬到了刚刚修筑好的矮墙旁边。负责抬水的军士摸了摸桶内的水温,说:

  “可以浇水了。”

  站在桶旁的士卒们于是纷纷取瓢向着矮墙之上浇水,构成矮墙的泥土原本松软,水流流过之处由于天气严寒,短时间内就结冰凝冻。

  不多时,毫无硬度可言的矮墙转眼间就变的堪比铁石了。

  那些用泥土砌墙的将士们也没闲着,纷纷使用手中的工兵铲,趁着墙体还未冻结实,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射孔,以便于火枪射击。筑城进度比较快的部队,矮墙早已修筑完毕,已经开始利用浇水结冻之法修筑主体城墙了。

  主体城墙也是由泥土堆砌而成,高一丈有余(大概3-4米左右),虽说是临时筑建的简易城墙,可雉堞、瓮城这种城墙防御必备的构件却是一样都不少。

  墩台山上的墩台高度约在5丈左右(大概13米),墩台为一座上窄下宽的梯形建筑,主体是用青砖砌成的,基座的修筑材料则为坚硬的花岗岩石。

  这座大致呈正方形的墩台底边长在6丈左右(15米),顶部边长约为4丈(11米),墩台的顶部四周也筑有雉堞以用来防御射击。此刻,司川正统领着火炮营的将士,忙着修葺破败不堪的墩台。

  修筑墩台的不只有火炮营的将士。按照魏渊的命令,整个军队中所有擅长砌砖垒墙的军士都被拨给了司川,用于对墩台的改造。

  众人以原有的墩台为基础,使用泥土和木头在原有的墩台两侧临时搭建起了两处高台轮廓,而后用水浇筑使其冰冻凝结。

  接下来便到了这些“泥瓦匠”们大显身手的时刻了。原来魏渊手下将士背后的大袋子里,除了工兵铲与木桩之外,剩余装的都是从松山堡携带来的青砖。

  此刻“泥瓦匠”们正使用这些从松山堡携带而来的青砖,围绕着临时搭建起来的两座高台外围砌出了一圈石墙。与敦台山上的原有的那座墩台连接在一起。

  随后“泥瓦匠”们又在墩台原址的上方加盖了一处城楼顶,远远望去。原本光秃秃的墩台硬生生的被装饰成了一座小城堡。大功告成之后,司川又命人在这座“小城”之上遍插红旗,旌旗招展之下,令人顿生出眼前便是塞外雄关之感。

  就在“泥瓦匠”们忙碌之时,其余火炮营的将士也没闲着。他们分成南北两队,挥舞着手中的工兵铲,分别在墩台山的南北两侧高地处修造炮台。南北两处炮台呈“新月形”分布,魏渊将战船上携带着的138门火炮系数拉到了敦台山上。

  墩台上南侧,面对杏山城方向的炮台上仅仅布置了18门火炮。其余120门火炮魏渊全部安置在了北侧防御小凌河北侧的清军。

  除了这138门老式的红衣大炮,魏渊还有二十八门欧洲最新式的舰载加农炮。这也是火炮营的根本所在,二十八门加农炮被装载在了马车之上,构成了恐怖的移动火力群。这二十八门加农炮是魏渊为杏山城内的清军准备的大礼。

  传统红衣大炮的射程,极限在3至4里左右,墩台山距离杏山城的直线距离在5里上下,因此不论是城内孔有德的火炮,还是炮台之上魏渊的传统火炮,都无法对彼此造成实际意义的伤害。

  然而魏渊手中的王牌——二十八门新式加农炮的射程则至少能够达到8里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墩台山会成为魏渊眼中决定战事走向的关键所在。

  只要控制住了墩台山,并且建立起有效的防御工事。在射程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加农炮就可以对杏山城内的清军展开地毯式的火力打击。而老式红衣火炮与新式加农炮的组合无疑能够组成覆盖面更广的火力打击网络。

  夜色中李定国驱马向前,在他身后紧紧跟随着十余名亲兵卫士。

  夜风阵阵,除了战马偶尔发出的喘息声,这支十余人的骑兵小分队无声的巡视着墩台山北侧区域。

  正在行进中的队伍随着李定国高高扬起的手臂骤然放慢了速度,李定国对声旁的一名亲兵低声吩咐道:

  “前方好像有马蹄声,你去侦察一下。”

  士兵得令之后不敢怠慢,立刻策马向前。士兵的身影尚未消失于李定国的实现,突然身躯一震,一头从战马上栽了下去。李定国见状立刻抽出了马背上悬挂的弓箭,冷静的下令说:

  “弟兄们!准备应敌。”

  他身后的十余名军卒或抽出腰间的佩刀或弯弓搭箭,进入了战备状态。虽说是只有十余人的骑兵小队,但行动起来却仍是章法得当。队伍呈雁翅形散开,弓骑手位于队伍的两侧,中间的骑兵则横刀严阵以待。

  李定国凝神望向前方,马蹄声愈发显得清晰起来。当夜幕下一片朦胧的黑影出现在李定国的视野中时,李定国毫不犹豫的拉弓放箭,同时高声喊道:

  “散开!”

  黑影中发出一声闷响,紧跟着是战马的嘶鸣声,随之而来的是“呜呜”的怪叫声以及倾泻的箭雨。

  夜色之下,不期而遇的两队骑兵都没有燃起火把,他们不知道对手的人数,看不清对手的相貌,甚至不知道对手是谁。可即便如此,黑暗之下,两队人马还是重重的冲撞在一起,开始了搏命的厮杀。

  一交手李定国便发现本方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眼前这支的游骑兵,人数至少在50人以上,而且各个马术精湛,刀法凌厉。厮杀过一阵之后,李定国身边的人已经是越打越少了。

  一名亲兵奋力挥刀砍杀了面前哇哇怪叫的敌人,转过脸来冲着李定国喊道:

  “将军!敌人太多了,放信号—”

  话音未落,一枚弓箭挂着呼哨射向士兵的脑门,“嘡啷”一声金属的撞击声令他有些目眩。士兵正在庆幸头盔救了自己,夺命的寒光已然出现在了眼前。一名手持大号马刀的正红旗摆牙喇手起刀落,挂着风声将士兵的头颅扫出数丈有余。

  李定国心里清楚,放信号炮的话,方圆几里之内的明军自然会过来相救。可如此做的话,无疑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弄不好魏渊的整个计划都会受到冲击。

  拿定主意的李定国决心血战到底,凭借着足以与敌人媲美的骑射之术。李定国几乎每放出一箭便能将一名敌人射翻在地,手中的长刀更是上下翻飞,血光四溅。

  半晌鏖战,李定国已经亲手斩杀了不下十余名的敌人,尽管他个人十分的勇武,可身边的士卒却是越打越少。最后,除了李定国之外的明军系数阵亡,而他自己也被二十余名敌人团团围困在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