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人在大唐本想低调 > 第一百九十章 战报传来,满朝惊恐,演绎独角戏
  神都城。  朝会。  议论完政务,武则天蹙了蹙凤眉,沉声道:  “河北战况如何?”  狄仁杰持象笏出列:“陛下,政事堂暂时没有收到消息。”  “没战报就是好兆头,凭王孝杰的领兵才能,大概早已将边境几州收复。”  李昭德旋即补充道。  “不错。”另一个宰相张柬之轻轻颔首:  “按照臣的预估,损失惨重的突厥蛮子恐怕逃回草原王庭。”  “陛下!”武三思板着脸,神情非常严肃:  “突厥擅长忍气吞声,养精蓄锐,朝廷此战虽胜,但边防不能松懈。”  满朝文武见诸公胸有成竹,于是纷纷出声刷存在感。  “陛下,战后的重建、安抚等事宜,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多派几个大臣。”  “不错,此人不仅要有治政之才,还得手腕够硬,方能坐镇河北。”  “陛下,臣举荐监察御史茂颇,他为官清正廉明,在河北享有极高的美誉。”  “……”  大殿嘈杂声四起,群臣都在议论战后安抚工作。  在他们看来,当初四国大战,敌军联盟数十万兵力,咱大周兵锋所至,正面横推!  现在区区十万蛮子,何足道哉?就像碾死一只蝼蚁般轻而易举。  武则天紧拧的眉头慢慢舒展。  信心是可以传染的,她此时也长松一口气。  “陛下!”  一个魁梧的武将出列,瓮声瓮气道:  “还得注意西南,吐蕃蠢蠢欲动,兴许会趁火打劫。”  “提醒的好!”  武则天投去一个颇为赞赏的目光,威声道:  “传朕旨意,对待吐蕃不能放松警惕,安西大都护府增派防兵!”  “陛下英明。”  群臣齐声高喊。  话音刚罢。  “陛下,有急报。”  一个内侍趋行入殿。  群臣面面相觑,而后露出轻微笑意。  应该是捷报!  待会该如何拍出圆润丝滑的马屁,才能让陛下更高兴?  “传!”  武则天从御座上起身,动作显得迫不及待。  几息后。  一个憔悴疲惫的士兵被带进来,他跪在地上颤声道:  “陛下,大事不好,前线传来急报,王孝杰将军溃败。”  轰!  轰!  晴朗无云的天空,仿佛有一道九天惊雷,轰炸在朝殿。  庄严隆重的大殿陷入诡异的气氛。  所有人都呆滞,一丝声音都没有,寂静得如同阴森森的墓窖。  如果战报是“僵持”二字,那推测朝廷兵马处于劣势。  可溃败?  这么极端的词语,只能说明什么。  朝廷败得非常惨!  武则天整个人僵在了那里,骇然的表情中瞬间涌起无限的惊怖。  士卒说的话如铁锤一般,在她的心头重重一击。  “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武三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吼道。  那士卒本就疲惫不堪,被这一吼,差点当场吓死。  他哭丧着脸,从腰间拿出羽檄递给身旁的内侍。  迅速传递的紧急军事文书就称为羽檄。  内侍刚要呈上来。  武则天双手艰难撑着御案,沙哑着嗓音问道:  “直接念。”  群臣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一句话。  内侍颤着手展开密封纸张,确认上面的大总管章印之后,字正腔圆念道:  “突厥十八万骑来势汹涌,且裹挟河北百姓……”  “半个月十几场大战,我军败多胜少,歼敌三万折损七万余。”  “……”  “臣自去边,在汾州布严防,遮虏南下肆掠京畿重地,乞陛下援河北。”  话音落下,朝堂寂静。  鸦雀无声!  宛若无人绝域!  这一连串的噩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瞬间将武则天震得全身僵固。  朝廷兵马败得如一条丧家犬!  皇帝尚且如此,群臣就更不用说了,震惊得惶惶难安。  突厥有十八万骑兵!  整整十八万铁骑啊!!  王孝杰败逃,只能转攻为守,防止突厥入侵河南道。  也就说——  放弃河北了!  许多河北籍官员痛哭流涕,淳朴的百姓正遭遇着铁骑的践踏,呜呼哀哉!  群臣神情有些悲痛,一向富庶安稳的大周竟让人有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感。  “陛下!”  尖锐的声音响起,李昭德出列,怒发冲冠道:“王孝杰乃罪魁祸首,该诛九族!”  张柬之立即附和道:“丢失河北之罪,十几万大军兵败之罪,没有朝廷旨意擅自退兵之罪,臣恳请陛下将其斩首。”  “让他去河北露脸,他倒好,把屁股露出来了。”武三思低声讥讽。  群臣垂头不语,心里则在冷笑。  屎盆子往王将军头上扣,让人家背黑锅,真恶毒!  真论罪名,也只是兵败之罪,可要考虑突厥有十八万骑兵,数量悬殊的情况下,突厥又据城而守。  战败是情理之中。  是你们政事堂诸公没有预估兵力,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导致朝廷以寡敌众。  更何况王孝杰如果不撤退,真要把这些兵马全部丢在河北?  这未免也太愚蠢了!  狄仁杰神情肃重,反驳道:“此言谬也,王孝杰是保存精锐力量,蓄势反扑。”  李昭德针锋相对,“还靠他反扑?经历这次战役,士气低迷是可想而知……”  “给朕闭嘴!”  御座上,传来愤怒的咆哮声,好似酝酿已久的火山突然爆发。  武则天心口剧烈起伏,她语调清冷,一字一句道:  “快传召子唯。”  内侍领旨,慌不择路跑出朝殿。  原本喧哗的大殿又安静下来了,满朝文武这才露出骇然之色。  他们后知后觉。  张巨蟒,实在太神了!  每一次都是精准预测!  简直可怕到极致!  倘若听他的建议陈兵都督府,就算突厥南下,只要在草原上拦截蛮子,那就有足够的时间于河北布置防线。  可惜包括陛下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这推测是个笑话。  第二次,三十万大军!  掐得分毫不差!  突厥十八万骑兵,加上裹挟的百姓和降兵,以及占据城池有了源源不断补给。  这种条件下,朝廷唯有靠三十万兵马才能将突厥蛮子驱逐出河北!  但是。  就算有八成胜算,陛下也不敢赌!  如今河北边州沦陷,朝廷还是得派三十万兵马前去,绝不能做出割地这种丧权辱国之事!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下一次,朝廷能赢么?  经过这次惨败,恐怕都募兵都艰难!  有大臣愈发悲观,脑海里浮现一个成语。  亡国之兆!  强盛一时,统领万邦的大周帝国显露盛极必衰之象!  此刻,但凡有爱国之心的官员,都在反复念叨一句话——悔不该不听张巨蟒之言啊!  鉴于此獠以往的办事能力,他总能把事情解决,不管是通过暴力还是其他极端手段……  眼下,此獠能不能扶大厦之将倾?  骤然。  “陛下。”一个御史台官员犹豫半晌,弱弱道:  “您曾有旨意,张易之不准参见朝会。”  群臣愕然,一道道目光落在他身上,就像看傻子一样。  分不清状况?  此一时彼一时啊!  此君估计要见阎王了。  武则天目光森寒,迸射出犹如实质性的杀机,冷叱:  “拖出去,杖毙!”  伴着凄厉的惨叫喊冤声,时间缓缓流逝。  朝殿气氛依旧沉闷,可几个宰相却露出迥异的神色。  李昭德眼底的喜意掩藏不住。  武三思表情僵硬,笼罩着一层化不去的寒霜。  张柬之跟狄仁杰对视一眼,目中意味不明。  御座上。  纵然肠子都悔青了,但武则天强制让自己冷静下来,思绪不能乱,待会要谈论一件涉及国本的大事!  严峻的形势下,夺回河北是底线,她强烈的自尊心不容许割地!  但要想夺回河北,首先必须斩断突厥“反周复唐”的旗帜。  唯有立太子!  ……  半刻钟后。  一袭精致白袍缓缓走进大殿,他的表情云淡风轻,波澜不惊的深邃视线望向御座。  “臣参见陛下。”  他低醇的声音,内敛又稳重。  群臣竟生出一股荒谬的感觉,好似有此獠在,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武则天喉咙轻微翻滚了一下,低声道:  “是朕之过错,当初若是采纳子唯的建议,那该多好。”  群臣瞬间错愕。  让这个冷血无情的皇帝道歉,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她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张巨蟒致歉!  张易之稍默,便有内侍递来前线战报。  他面无表情看完后,旋即感慨道:  “誓扫突厥不顾身,九万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沉痛而富有情致的语调,大殿顿时有股悲哀气氛。  诗情凄楚,听来便潸然泪下。  从幽州穿过定州这条无定河,埋葬了多少大周男儿的枯骨?  一些感性的大臣眼眶湿润,将士的妻子能承受丧夫之痛么?  或许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吧。  群臣百般滋味涌上心头,朝殿笼罩着一片萧瑟惨淡。  其实所有人都很清楚,张巨蟒在庄严的朝会吟诗,其实就是在暗讽!  讽刺文武百官尸位素餐,甚至嘲讽陛下的决策导致数万男儿丧命!  群臣只能假装悲伤,从而掩饰恼怒和尴尬。  但不得不说,此獠才华真是厉害,随手又是一首传世之作。  许久。  张易之平复情绪,沉声道:  “陛下,河北绝不能丢,否则站在这里的每个人,皆无颜面见天下百姓,死后愧对列祖列宗!”  武则天神情肃然,“朕准备募兵三十万,再赴河北,你有何战略?”  群臣皆颔首。  河北绝不能丢,这是共识!  张易之略琢磨,谨慎措辞:“眼下,默啜以反周复唐名义侵占河北,投降归附者不数。”  “但时间一长,草原蛮子的本性就会彻底暴露,到时候内部自乱。”  顿了顿,他表情变得坚决,朗声道:  “所以朝廷必须打倒突厥旗帜,臣请立皇太子!”  哗!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绝大部分官员都一脸震撼。  储位之争要落下帷幕么?  阴差阳错,竟然是因为突厥入侵!  只片刻时间,他们都想通了,张巨蟒的提议的确是破局之法。  许多官员早有预谋,其实张巨蟒不说,他们也会提及立太子。  李昭德眯着眼睛死死盯着武三思,目光有一丝戏谑。  既然要打倒反周复唐的旗帜,太子只能姓李!  武则天与张易之对视几秒,她神色有几分难看。  吃了一场败仗,被突厥逼入绝境。  没得选了。  “传召宗室!”  武则天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桌面一样沙哑。  可落在李唐旧臣耳朵里,低沉舒缓之中还带点空灵悠远的感觉。  天籁之音!  成功了!  得来全不费工夫!  只要李氏成为太子,那以后的江山社稷就将重回李唐!  刹那间,兴奋激动的气氛弥漫整个朝殿,也驱散了些许悲哀绝望。  绝望的自然是武三思及其党羽。  毫无征兆,就这样输了!  关键还不敢去争取,他姓武。  真要破坏李氏太子之位,那河北沦陷的责任就得由他武三思来担!  该死的突厥蛮子!  入侵就入侵,偏要打着反周复唐的名义!  殿内悲喜两重天,御座上的武则天也是面色阴沉。  不过一个疑惑盘踞在众人脑海里。  张巨蟒他图什么?  来不及多思考,殿内陆续进来一些郡王。  最后就是庐陵王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  三个人的表情也十分有趣,大概在路上就已经了解始末。  太平竭力克制难看的神色,可眉眼依旧有股肃杀之气。  李显装出一副平静的模样,但轻微抽搐的嘴角暴露他的心情。  而李旦似乎有些紧张,又有些茫然,以及期待。  朝殿人越来越多,气氛却更加寂静。  寂静得有些诡异。  所有人都清楚,待会极为关键!  储位全凭陛下抉择,她会选择庐陵王还是相王?  当然,太平殿下充其量是凑数,她是绝无可能。  时间缓缓流逝,宫婢更换了好几次檀香,殿内依然没人开口。  都在等那个率先沉不住气的。  武则天放在御座扶手上的手背青筋暴起,她眸底暗芒冷肃,环视着大殿。  气氛几乎凝固之际。  一道声音响起。  “庐陵王性格宽厚仁慈,臣觉得他最适合太子之位。”  听着熟悉的语调,群臣脑海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不敢置信,循声望去再次确认。  真的是张巨蟒!  轰!  轰!  轰!  犹如五雷轰顶,让所有人都头皮发麻。  这句话不啻于九级大地震!  所有人都被震傻了!  多么荒谬绝伦啊,可它的确发生了。  在彻底得罪李唐的情况下,张巨蟒举荐庐陵王。  还是第一个!  这第一的意义太大了!  说明什么?  此獠或许早就投靠了庐陵王!  恐怕还是死心塌地的效忠。  现在要图穷匕见!  武则天心中的震惊程度,不亚于河北兵败!  后背传来刺冷的凉意,她太阳穴突然突突跳了几下,险些气得昏厥过去。  太平玉颊骇然,她的心脏被这句话冲击得破碎稀烂。  眼眶骤然泛红,眸子透过人群,死死盯着张易之。  背叛!  遭到背叛了!  那些话全是假的!  如果不是朝殿,太平恐怕也会瘫倒在地。  满腔的悲痛无法抑制,她指甲深深嵌入手掌,留下刺目的猩红。  而这时候,群臣忽略了所有人,瞩目凝望的对象便是李显。  在一开始的震惊以后,李显克制不住喜悦之情。  竟然绷不住笑容,嘴角弯起一抹明显的弧度。  群臣没有看到惊愕神色,仅仅看到庐陵王脸上的笑容。  联系张巨蟒第一个举荐,看来两人早已暗中结盟。  群臣恍惚之间,突然想起来了。  张巨蟒跟相王府有死仇,跟李唐有不共戴天之仇。  可仅从私人角度,此獠跟庐陵王府真没起冲突。  更何况,安乐郡主还是陛下拟定的未婚妻。  嚯!  细思极恐!  张巨蟒跟庐陵王竟然隐藏得这么深!  眼下河北即将沦陷,时局瞬息万变,谁能掌握先机,谁便可这朝堂中立足。  看来张巨蟒觉得大周江山不稳,迫不及待找后路了。  不止是普通官员,连宰相们都陷入懵逼状态。  御座上,武则天眸子流露着几分诡绝的杀气。  她目光在张易之和李显之间来回移动,她突然有一股错觉。  只见那两人望着她的眼神几乎如出一辙,倒像是同仇敌忾!  武则天此时此刻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描述。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被兄长赶出武府,流落街头的那种悲哀凄凉。  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帝,有谁能做到自己这样?这么信任一个臣子?  无数次纵容,给予无节制的权力。  得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难道他心里一直装着李唐江山?  巴不得赶紧朕退位?  谁都可以叛朕!  可朕真的害怕那个人是你!  冗长的安静。  群臣生怕发出声音,甚至都不敢呼吸。  他们理解陛下的心情,换位思考,谁能不悲痛愤怒呢?  陛下对此獠,真比对亲儿子还亲啊!  无数道目光落在那道身影上,只见其表情平静,似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简直是十足的政客,心真狠啊!  人间已经容不得此獠,要上天去了。  “呵呵…”  毛骨悚然的笑声从上方从来,武则天整个人气场暗潮汹涌,凌厉的如同来自地狱的罗刹恶鬼。  她表情漠然,阴森森道:  “突厥蛮子杀戮朕的子民,侵占大周疆土,朕还要继续妥协?”  “痴心妄想!就算蛮子扛着反周复唐的旗帜,朕也绝不妥协!”  “昭昭有周,天俾万国!蛮子要战,朕便战!”  “谁敢再言立太子,朕将他碎尸万段!”  最后一句咆哮,近乎要掀破整座大殿。  噗通!  群臣整齐划一跪在地上,齐声道:“请陛下息怒。”  不可能立太子了。  陛下心绪彻底乱了!  是啊,外敌侵占河北,内部神皇司司长、在京师颇有民心的张巨蟒竟然投靠李唐?  这种形势下,陛下真敢立太子,突厥只要冲出河北南下,天下混乱,神都城极有可能发生政变。  张巨蟒破釜沉舟的一击,看来失败了。  眼下此獠彻底暴露,陛下虽然找不到借口杀他,但绝对会收走一切权力。  武则天面色恢复平静,很淡然开口:  “传朕旨意,神皇司司长、福利库负责人张易之……”  “卸职”两个字还没说出口,  她陡然如被醍醐灌顶般脑中霎时通透,睁大了眼看向张易之……正好与张易之四目相接。  望着张易之眼底的澄明幽沉,她呆滞住了。  望着陛下愣住的模样,几个宰相骤然一惊,如闪电劈在头顶。  算计!  一切都是张易之的算计!  他似乎早就预料到立太子,且断定极有可能是庐陵王!  此人得罪了李唐,他才是最不愿意立太子!!!  于是导演这一出好戏。  第一个开口举荐庐陵王。  算准了庐陵王城府浅,果然庐陵王这种时候竟然控制不住窃喜。  落在大家眼里,真的好像两人早已结盟。  陛下岂能容忍?  还是在江山不稳固的情况下,最信任的大臣投靠李唐?  于是勃然大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旨谁言立太子谁死。  相当于把话说绝了!  武三思眼底闪过惊恐,此獠心机未免太恐怖了!  而李昭德则是满脸愤怒,几乎想上去将张易之撕碎!  最佳的机会被此獠破坏了!  狄仁杰暗叹一声,心里感慨:“深谙权术,把准了陛下的脉。”  能做官的都是精英,越来越多大臣反应过来。  那真叫一个震惊!  什么叫心机!  此獠将权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把庐陵王和陛下的性格算计得死死的,就这样轻飘飘的几句话。  这不仅需要心机,更需要胆量和魄力,拿前途和满门性命在赌博!  够狠,够恐怖。  恐怖如斯啊!  太平肿成桃红的眼睛闭了闭,睁开后狠狠剜了张易之一眼,不过唇畔却勾起弧度。  武则天情绪慢慢平复,竟然有种站在悬崖边重新找回依靠的感觉。  不过她又恼怒,又觉得此獠着实可恨,最后化成一句话:  “退朝,张易之随朕来御书房。”  话音落下,沉寂了几息。  群臣有气无力道:“恭送陛下!”  虽然结果很糟糕,但不得不说,这场戏真的很精彩。  望着那道白袍随御驾渐渐走远,群臣都有些恍惚迷茫。  可怕的恶獠!  ……  御道上。  一辆马车里。  韦玉紧紧攥着手帕,一颗心七上八下,听到声响后赶紧掀开车帘,迎李显上车。  “怎样?”韦玉声音带着颤抖。  李显好像经历了岁月轮回,满脸沧桑,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喟然道:  “本王真的误会子唯了。”  “子唯是谁?”韦玉十分讶异。  整天叫张巨蟒,谁还记得子唯。  李显横眉冷视:“张易之啊,他原来一直支持着本王。”  嚯!  张巨蟒?  怎么可能?  韦玉大惊失色,忙道:“具体说说。”  李显组织语言,将朝会那一幕绘声绘色的描述。  只见韦玉的脸色愈发难看,像死了爹妈一样。  手帕被拧成麻花状,娇躯都在颤抖,她冷冷截住李显的话:  “糊涂透顶啊!此獠哪里在支持你,分明在拆台,在算计你啊,实在是可恨至极!!!”  “此话怎讲?”这回轮到李显迷惑。  韦玉内心陷入深深的绝望,这位夫君真的愚蠢木讷,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她悲愤绝望的只觉呼吸困难,狼狈地瘫倒在榻上,哀声道:  “全天下任何人都可以举荐你,唯独他不行。”  “陛下对待此獠,比对你个亲儿子还亲,她会允许此獠投靠李唐?”  “如果此獠不开口坏事,你恐怕已经是太子了。”  “……”  断断续续夹杂着哭腔的几段话,李显终于听明白了。  他一双眼冒着火,拳头攥的咯咯直响,一拳轰在车壁,嘶吼道:  “欺本王太甚!”  韦氏恨意滔天,咬碎牙龈:“你当时为什么要笑?”  “本王一开始也是震惊的表情。”李显嘴唇嗫喏。  韦玉哑着嗓子问:“一闪而逝对吧?”  李显低着头不答。  “君子喜不形于色,何况那是大朝会,还是决定储位的关键时刻,你竟然笑得出来……”  韦玉想骂的话都堵在嗓子眼里,她叹了一声,不再说话。  ……  ps:一章抵三章,求读者老爷的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