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洪荒:朕玉帝,绝不做傀儡! > 第145章 内圣外王不可说
  老子教导申公豹后,让其自行离去。

  他则开始游走各国传道,将道家真意告诉世人。

  每到一处,下有百姓,上有国君,送来精铁,以示老子之道,坚如精铁,堪比黄金贵不可言。

  老子最后一处来到秦国。

  秦国上下也如先前那般,送来精铁赠与老子。

  老子决定在函谷关讲道三日。

  关令尹喜得知后,觉得亲自在老子身边左右,每日问老子之音,让他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三日讲道完毕,老子决定出关,前往胡人所在,为其开化明智。

  尹喜见此,大为震惊,忙着阻止道:

  “老子乃贵胄,怎可以身犯险?”

  老子道:“我如水如风,何险之有?”

  尹喜知道说不过老子,计上心来,道:“先生只言道,却未留下只言片语,乃是人族不幸,还请老先生落笔之后,我才肯放先生离去。”

  老子见尹喜执着,笑道:“也罢,吾便为尔等留下一丝造化,助其日后修行。”

  尹喜大喜,连忙让人为老子准备东西。

  老子坐在竹简之前,迟迟不肯动笔,反而将各国百姓君主送来的精铁,拿在手中。

  笑道:“此乃天下之意,我不能辜之。”

  尹喜不解,却见老子手中突然生出一股炙炎,将一地的精铁化成铁水。

  在空中一滴滴地合在一起,转而化成比铁硬的钢镯。

  大为惊奇,连忙跪在地上,道:“老先生,真乃仙人也。”

  老子此时才心思通明,拿起笔来,缓缓落下。

  “道可道,非常道!”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老子将一切写完后。

  尹喜爱不释手,跪在地上道:“还请先生,为其取名。”

  老子笑笑:“此经分为道与德,便叫他道德经!”

  尹喜道:“多谢老先生。”

  老子摆摆手,骑上青牛走出函谷关。

  身后紫气延绵三万里,祥瑞金花落满天。

  尹喜道答道:“圣人出函谷,我大秦要兴亦。”

  老子将手中的金刚镯,抛向空中。

  此镯无风自转。

  紫气、功德入其内。

  原本光滑无物的镯身,竟出现天道纹路,赫然就是老子先前所写的道德经。

  老子哈哈大笑:

  “功德无量也。”

  多宝道人早在此处等待多时。

  见到老子出现,恭敬道:“多宝见过大师伯。”

  老子道:“让你久等了。”

  多宝道人摇头:“能为师伯分忧,多宝自当竭尽全力。”

  老子点了点头道:“想必你已经想得清楚了?”

  多宝道人点头道:“师侄明白,欲要成圣需经千万磨难。”

  老子点点头:“呵呵,有此觉悟便好!”

  说完一挥手,将多宝投入迦毗罗皇宫内,摩耶夫人的肚中。

  正在此时,须弥山嗡嗡作响。

  山体震动,正是气运不稳之相。

  接引、与准提两位圣人。

  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仿佛要失去最为重要之物,内心空旷。

  圣人心动,必有大事发生。

  接引与准提掐手推算,二人脸色同时冷如寒霜。

  接引道:“大师兄真是好算计啊!”

  准提怒而站起,道:“如此欺我,我怎么忍下这口恶气?”

  说着,便要动身前往,迦毗罗皇宫出点刚刚投胎的多宝道人。

  接引连忙阻止道:“莫要冲动,否则只会落得个颜面扫地之相。”

  准提怒道:“那该如何,就任由师兄是为?”

  接引道:“先等等。”

  摩耶夫人怀胎十月,正是寒冬腊月。

  所过之处树林变绿,百花自开,正是清净殊胜。

  她抬手去抚摸绿叶时,肚中之子,竟毫无声息地从她的右肋生出。

  摩耶夫人想要去抱起孩子。

  忽见他背后生出各种异相。

  孩子绕过母亲,向前走了七步。

  步步脚踏清莲,不染半丝浊物。

  低头沉思,好似在探索天地之理,自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此言一出,瞬间撼动九天十地。

  众仙皆有所思。

  昊天只是冷笑一声。

  老子微微皱眉。

  准提道:“此子好的心气!”

  接引则沉思不语。

  又见天空出现两头白龙,一口温水,一口吐凉水,为他沐浴。

  为其沐浴。

  摩耶夫人为其取名释迦摩尼。

  释迦九岁寻道,被一名为佛教的小教收入门下。

  接引、准提却对这佛教来历,没有半点了解。

  接引问道:“小乘佛教是怎么回事?”

  准提道:“我也不清楚,此教自成立以来,挂靠在我教之下,讲经传法,也多是我教教义。”

  接引问道:“你可知他们教主是谁?”

  准提愣了一下,摇头道:“不知!”

  接引顿感事情不妙,双眼发出智慧法光,看向佛教。

  见一身穿袈裟的和尚向他二人施礼:

  “燃灯见过两位师伯!”

  咔嚓!

  准提前方的地砖,裂开一道缝隙。

  心中怒火再也无法控制:

  “昊天!你过了!”

  接引正待开口劝时。

  忽闻。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二圣大惊,互视一眼,看向声音源头。

  正是来自与老子谈话的孔丘。

  众仙见到。

  孔丘双手背后仰面朝天,仁爱之气息缭绕弥漫天地。

  直达天庭!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每字每句铿锵有力。

  他每说一句,便向天走上一步。

  一步一步,坚定而又沉稳。

  胸中之气,恢弘博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专注于自身,脑中别无他物。

  他在悟,悟道,言道。

  他的道,老子的道,天下的道。

  君主之道,万民之道,自然之道。

  他在想,他心中的道。

  “我的道仁、义、礼。”

  “我的心智、仁、勇。”

  他每走一步,心中更加清明。

  天下功德,降的不是紫气,而是正气。

  众仙大惊,这还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

  接引、准提大惊失色:“人族又要出圣人了!”

  孔丘缓缓而行,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南天门前。

  突然停下步伐,道了一句:

  “我明白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之成道之法在于内圣..”

  轰隆,天地颤动,好似天机又被叫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