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皇姑奶奶要嫁人 > 第047章 她名字起得好
  太史公呕心沥血所著史书,千百年来在莘莘学子心中,地位巍然,到她小丫头嘴里,倒一无用处了?

  哪怕你是皇室女,身份再尊贵,也不该说出如此狂妄的话来。

  裴松不由拧眉,抬眸瞧了眼詹大学士。

  果然,詹大学士脸上神色有变,隐隐蕴了怒气。

  他沉目望着小翘儿,黯然问道:“大长公主如此高见,詹某倒想细听详解。”

  说实话,小翘儿自己也是心虚。

  她本跟裴松赌气,逆着他给的提示来说,不成想捅了马蜂窝,好像惹怒了詹大学士和一众夫子。

  可是到这时候,也没有退路可走,她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硬掰。

  小翘儿深吸一口气,在心里思量了会儿,谨慎开口道:“呃,我的意思是,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人不会重生,那么已经发生的事儿也不会重演。既然如此,我们学史,去抠一些细碎的东西,自然也是无用的。”

  “此话怎讲?”詹大学士皱眉追问。

  “我觉得,照猫画虎,照本宣科,乃是读史大忌。但是我的本意并非否定太史公他老人家,也并非否定《太史公书》这部著作。能让后人穿越时光,看到前朝发生的事儿,不做睁眼瞎,凭此一点,太史公就当名垂青史;《太史公书》自然也应当流芳百世。如何解读其中的伟大之处,全看我们自己的领会。”

  詹大学士眉毛拧到一块,她说得有点牵强,但好像又有那么点道理。

  见詹大学士不言声,小翘儿心中窃喜,大约她一顿胡乱掰扯,把学问大家也给唬住了。

  不管如何,先搪塞过去再说,回头他要是找出破绽,小翘儿再认输也不迟。

  她这边胡乱思量,一抬眼,正对上詹大学士笑眯眯的目光。

  “昶宁公主果真聪慧,见解独到,不容反驳。老夫教学授课,从来不搞一言堂,大家畅所欲言,各有领会,方才是真的学到了知识。只是,老夫也有一件事儿想提醒你。”

  “什么事?您说。”

  “读书重在博学众长,取旁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方为要领。大长公主聪慧如此,日后若懂得取长补短,自然最好了。”

  詹大学士说得委婉,既全了彼此的面子,又让小翘儿没那么难堪,果真是天下第一流的帝师。

  小翘儿脸上闪过一丝羞窘,轻声道:“大学士所言极是,昶宁知道了。”

  他笑笑,冲她摆手,示意她重新坐好。

  至此时,众人再看小翘儿,不由也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太子都扭过头来,冲她暗暗挑了下大拇哥。

  裴松心中思绪翻涌。

  他刚才明明给了提示,照着答了,必然是挑不出错处的。可她偏偏唱反调,走了一条险径,虽最后被圆了回来,却也是漏洞百出,不容详细推敲的。

  她是没看到?还是故意跟他唱反调?

  裴松好奇,忍不住扭头看了小翘儿一眼。

  他瞧得不够坦荡,眼神从窗外绿树上扫过,继而才假装无意移到小翘儿的脸上。

  小翘儿却拒绝得坦荡,两人视线甫一交汇,她便气哼哼扭头看向一旁。

  原本含笑温柔的小脸儿,瞬间挂上了冰霜。

  却原来,她真的还在记仇呢。

  裴松觉得这个皇姑奶奶实在可笑,要记仇也该是他记仇才对。

  昨儿明明是她先挑起来的,话里话外笑话他花拳绣腿,不堪一击。

  花拳绣腿?

  绣花枕头?

  不就是说他裴松是草包吗?

  裴松自认文武双全,不说才华盖世,也绝不可能沦落到花拳绣腿、沽名钓誉那一类人里边。

  要论生气,也该是他裴松先生气才对。

  可是,他都不气了,她还这样记仇,分明就是小心眼。

  姑娘果真就是麻烦,哪怕辈分再大,脑子再聪明,心眼也像针鼻儿那么大点,小的只能够穿针引线,既装不下山河,更枉论天地。

  裴松心里想着,不由多看了小翘儿几眼。

  她梗着脖子偏着头,根本当他不存在。

  秋日艳阳高照,窗口倾泻进来的光影,把她的侧脸,照出一个明暗分明的剪影。

  眉眼神情统统看不真切,唯独那个挺翘秀气的小鼻头,透出几分俏皮来。

  如果没记错的话,她的小名好像叫做“小翘儿”,早些年在慈宁宫时,听太后这么叫过她。

  后来长大了,太后便以“昶宁”相称,再没叫过她的小名。

  可现在看来,“小翘儿”这个名字,还真是挺衬她的。

  裴松兀自想着,思路被一声咳嗽声打断,王谏嗒了两下嘴巴,咳了一声,调转个方向,继续睡去。

  裴松有一种被人窥探了心事的错觉,心头猛跳了几下,赶快扭身过去,认真听詹大学士授课。

  ****

  文华殿每月有三天休沐,每旬最后一天便是。

  除了文华殿,各宫的太监、宫女,如果京中有家人,也可在这一日告假出宫探望。

  所以,八月初十这日一大早,紫禁城各处宫门便人流如织,跟集市上一般热闹。

  众宫女、太监,背着小包袱,笑盈盈跟值守的侍卫们打过招呼,查验腰牌,再检查了包袱里的东西,无误之后,便可出宫。

  下半晌,日头奔了西,出宫的人比进宫的人少了很多。

  值守的侍卫远远地瞧见了韦福海,他身后跟了一名小太监,一前一后急匆匆正往宫门处走来。

  “韦公公,您老人家这是又出宫做什么去呀?”

  有人跟韦福海打招呼,语气十分熟络。

  韦福海是寿安宫的掌事太监,常替昶宁大长公主办差事,值守宫门的侍卫都知道他。

  寿安宫的老祖宗虽然权利不大,但辈分儿搁那摆着,连万岁爷这个正经主子都对她毕恭毕敬的,旁人自然也不敢小瞧她,因此对韦福海也都是客气有礼。

  旁人对他客气,韦福海也是一副豪爽的脾气,每次从宫外回来,总是带上一坛酒,拎上一只烤鸡、烧鸭什么的,美其名曰侍卫们把守城门责任重大,很是辛苦,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男人间的友谊,大多靠酒肉维系。

  更何况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众守门侍卫对韦福海便也都毕恭毕敬的。

  往日里结下的情分,此时便见了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