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的系统超级苟 > 第82章 工业进程的开端
  虽然不知道刘贤拉了自己来匠器营有什么事,但是荀沮二人还是从刘贤阴沉的脸上感觉出好像有重要的事发生。

  但刘贤接下来的话让二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主公,府上就有尺子,何必来匠器营找?”

  荀彧问道。

  刘贤摇了摇头,示意二人少安毋躁。

  不多时,匠器营中所有的木匠都被集合起来了,拿着他们惯用的尺子。

  “二位先生请看。”

  刘贤面沉似水,沉声道。

  面对地上整齐摆着的尺子,荀沮二人也发现了问题。

  “怎么同样的尺子,长度不太一样?!”

  “是啊,为什么不一样?”

  刘贤出声道。

  “府君啊,我家三辈儿都是木匠,我这把尺子也是祖传的,肯定最准!”

  人群中闪出一个老汉,正是信都城曾经接受刘贤指派制作农具的木匠,齐老三。

  此言一出,众多木匠脸色各异,但大都不忿。

  “启禀刘府君,小老儿家的木匠的手艺已经传了七代了,小老儿所用的尺子乃是祖传,最合历法,若说准么,自然最准。”

  这个清瘦的老头儿叫杨衡,是甄家送来的,原叫做甄衡,脱去奴籍,改回了原姓。

  木匠世家,在甄家也有不小的声望。

  虽然甄家送来的木匠每家的尺子也不尽相同,但如果定这个老头儿的尺子为标准,相信还是能服众的,至少能服甄家那一派。

  至于安平派的木匠,脸色便都不好看了。

  “哼,祖传的也不一定准。百黍为尺,取黍来测一测不就行了么!”

  安平派一个木匠提议道。

  “测就测,谁怕谁!”

  一时间,众人乱乱哄哄起来。

  刘贤几人对视一眼,纷纷大皱眉头。

  如果连个尺子长度都定不好,还谈什么流水作业!

  “好了!都不要吵了!”

  刘贤怒喝一声。

  众人见刘贤发怒,全都噤若寒蝉,不敢再乱。

  “既然每个人的尺子都不尽相同,那便用尔等众人的尺子取个均数做成一把准尺,从此后,所有人不得再用原尺!

  以后太守府委托尔等打造的器物,若是不合准尺,重罚!情节严重的,再不得操此业!”

  刘贤黑着脸道。

  众木匠相互之间瞅了瞅,都是一脸惊恐。但处在安平的地盘上,自己一个平头百姓,如何能与太守抗争?

  取平均数做新尺子,在场众人都是行家,当下原甄家派系便推了杨衡出来,安平派系便推了齐老三出来。

  这把尺子给谁做?!

  面对齐老三热切的眼神,杨衡略带忐忑的目光,刘贤冷哼一声,道:

  “请烧陶的老柳头,打铁的老马来!二位只管算出精准长度来,某要烧一个瓷尺放在太守府,打一个铁的放在匠器营,以后每个月大家都要校准一下手中的尺子合不合准,若是出了差错,可别怪某家不留情面!”

  众人都是心中一凛。

  “二位先生,度量衡之事,虽然微末,却关系深远,便如某所说的分工组装之事,若没有统一的标准,到时候长短不一高矮不平,怎么组装的好?!”

  等候那二人的空闲,刘贤转身对荀沮二人道。

  荀沮二人也是一脸严肃,点头认可,同时提议:

  “主公,尺子之事如此,只怕量斛、权重也是不一,此事若要将民间所涉及事务全部替换,只怕很难……”

  刘贤点头,道:

  “走一步算一步,先把‘度’这个问题解决了,再说衡量的事!况且衡量之事,我已有初步想法了。”

  交税的斛与百姓家里的斛一样么?定好了一斛的容量与重量,演变起来,问题也就不大了。

  至少影响不到目前的轻工业发展。

  齐老三与杨衡的手艺都是木匠里面拔尖儿的,量个数算个均数之事都是不难,很快便得出答案。

  杨衡老头儿算的是一尺零八分,齐老三算的是一尺零二分。

  都是以各自的尺子算出的数。

  结果一比划,二人得出的长度其实相同。

  “只看你们二人,都是传承数代的老木匠,手中吃饭的家伙都不一样长,可想而知,若太守府有何委派,只怕你二人做出的东西必然不会相同!”

  刘贤颇为语重心长。

  二人无言,心内也觉得这是个问题。

  等到老马和老柳头来到,刘贤说了要求,又将算好的长度画出来交给二人,嘱咐二人务必精益求精,一定要打造出完美的一件准尺。

  二人自然不敢怠慢,烧瓷器的准尺必然慢,造铁器的却快,下午时分,铁的准尺便成型了。

  再由老杨、老齐测量了一下,又平又直,因此刘贤非常高兴,特别准许老马能在准尺上刻名!

  雷厉风行的安排下去,所有的木匠应用新尺,并做好开始工作的准备。

  下午时分,刘贤将新式织布机每一个部件都做好编号,然后画出图纸,各个木匠家区别送一部分,中间掺杂着活字印刷模块、帘床纸模等零件,定好了采购单价,流水线分工组装的第一步,到此时这才算初步的告一段落……

  每个零件都是相对简单的物事,实际上对于这些木匠老手来说都属于闭着眼都能干的活儿,但每一个人都很认真,分毫不敢出错。

  所以,当刘贤派人将各家的加工件运到横水边上的厂房后,很容易便组装了起来。

  织布机有了,原料有了,织布不就简单了?!

  这个时代如果不会两手女红,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跟邻居老太太去聊天儿!

  所以,听说有工钱拿,冬天农闲的农家妇女们便积极参与,“横水织布厂”便正式开工了!

  麻料的布匹下脚料送到隔壁破碎用来制作纸张,晒好的纸张再送到隔壁用来刊印书籍,小小的“横水工业园”便正式进入轻工业生产圈!

  荀彧、沮授二位先生整天泡在工业园区,亲自盯着各个厂房的产出,一边感受震惊,一边感叹刘贤的智慧……

  所以,到了中平二年年底,当一批批货物堆满仓库时,荀、沮二人拖着既劳累又兴奋的身体,详细的回禀了不到三个月的劳动成果。

  “主公,区区数座厂房,便抵得上数千户一冬之功,从此,再无衣不蔽体之忧!”

  刘贤矜持的一笑,略有几分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