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1990:大国之芯 > 128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下午的时候,胡宗耀等人来到了星环科技的实验室生产线,此时谭小松等人正带着技术研发人员在验证这种立体晶体管的工艺流程。

  “胡部长,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种立体MOS晶体管的制备工艺,现在正在验证三栅极晶体管的制备工艺……”

  谭小松一脸激动地向胡宗耀介绍着实验生产线正在研发的多种立体晶体管。

  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是没有电感、电阻这些容易产生热量的器件,并且晶体管种类比较多,谭小松等人按照周晓东设计的立体晶体管种类研发编制具体的制备工艺,这些工艺都是按照周晓东之前亲自编制的那套工艺进行了改动。

  此时谭小松还电子显微镜设备将一颗试制中的内部芯片结构图像向胡耀宗等人进行了展示。

  胡耀宗看到图像当中密密麻麻造型奇特的晶体管样子后也是两眼放光:“这些晶体管的制程工艺现在你们能做到多少微米了?”

  谭小松开口说道:“现在我们研发的是都是零点三五微米工艺,差不多到今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处理器芯片内部微电路需要的晶体管种类都做完,这些立体晶体管制备的工艺就会固化下来,也意味着我们掌握了零点三五微米的数字逻辑器件制程工艺。”

  “好呀好呀!”

  胡宗耀高兴地说道:“我们国内自己终于快掌握先进的制程工艺技术了!”

  此时他看了周晓东一眼,说道:“你不是说你们找到了那种顺利实现制程工艺升级的方法吗?我怎么没看到?”

  “那套装置现在正在组装当中,是在另外一个实验室里面。”

  周晓东笑着说道。

  “快带我去看看!”

  胡宗耀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不一会儿,胡宗耀等人来到了一间实验室里面。

  此时实验室里面的技术人员此时正在几名中年男人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组装一台体积比较大的工件台装置。

  此时见到胡宗耀和周晓东等人过来,其中一名中年男人随后迎上来。

  “张董,周董……”

  负责设计开发工件台和浸没装置的副总工程师赵东亚此时打着招呼。

  “胡部长跟市里面的领*导过来视察了解我们设备研发的情况,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张振宇笑着开口说道。

  “是,张董。”

  “这个就是你们设计研制的光刻机工件台?”

  胡宗耀此时惊喜地看着眼前正在装配当中的复杂装置问道。

  “是的,这是一台融合了浸没头和精密运动平台的工件台装置,我们上个月才将这套装置的设计图纸完成,现在正在进行装配。”

  赵东亚回答道。

  胡宗耀此时来到这台大型的工件台旁边仔细地进行察看,眼中满是惊喜,回头看了赵东亚和周晓东一眼,“这套装置研发设计起来相当困难?”

  “确实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周董要求这套工件台运动精度误差要控制在五纳米以内,如何实现这种精度的定位需要超高精密的定位技术和超高精密的运动控制技术,这些技术国内没有,我们只能是自己动手研发。”

  赵亚东此时看了一眼周晓东,“不过周董是个技术天才,他在我们研发这些技术当中的时候提出了超精密纳米级别的定位编码器系统技术,并且亲自编写了多种控制算法,我们正在组织人手按照这种算法来编写程序和开发这套系统。”

  “另外因为我们从海外买不到超高精度的光栅尺,我们也在开发超高精度的光栅尺,按照周董的技术设计,我们可以还是能够将定位精度在三纳米的光栅尺给做出来的。”

  赵东亚一脸自信地说道。

  “……”

  胡宗耀此时目瞪口呆地看着周晓东,“你到底是采用了什么技术做到的?”

  周晓东笑了笑:“其实光栅尺的原理并不是特别复杂,我在仔细研究过这种装置细分盒的电路设计算法原理后自己重新写了一个算法,然后按照这种算法设计了一套可以放大细分电子信号两百倍的电路系统,进行了技术研制测试,电子细分系统的误差非常小,证明这套电路系统是行得通的。”

  他前世的时候并没有研究过光栅尺方面的技术,不过像他这样的技术狂人要想研究一个什么东西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能将这个技术领域背后的算法原理给搞清楚,并且有本事自己重新写算法。

  像这种超高精度的光栅尺国外是禁止向国内出口的,这样的产品技术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有着极高的难度,但是这样的技术是绝对难不倒周晓东的,国外最高端的光栅尺细分盒能放大到一百倍,他直接设计了一个放大细分两百倍的电路系统!

  在电子技术上还真没有能够难倒周晓东的事情!

  也是因为周晓东搞定了光栅尺最核心关键的技术之一,所以赵亚东对于搞出超高精度光栅尺那是信心满满的。

  当然,光栅尺除了电子细分系统技术外还是不行的,还需要攻克光学透镜方面的技术,如果光学透镜打磨精度不够的话,也是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差。

  研制这种超高精度的光学透镜器件现在是由玄思科技公司那边的技术团队在设计试制的,周晓东通过张振宇的关系从北方精密光机挖来了高级工程师负责设计,并且挖来了几名有着几十年打磨光学镜片技术经验的高级技师来打磨这种透镜。

  而星环科技公司这边则是在利用实验室生产线已经将光栅尺里面的玻璃用光刻机和刻蚀工艺将玻璃上的光栅给刻出来了。

  赵亚东随后将星环科技公司自己制作出来的光栅玻璃尺向胡宗耀进行了展示,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玻璃尺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光栅条,光栅条上的栅距非常小。

  “这么说的话,你们已经是可以制造出超高精密的光栅尺了?”

  胡宗耀极为高兴地问道。

  “问题不大。”

  周晓东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