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1990:大国之芯 > 251章 争气项目!
  “他就是李俊山呀?”

  坐在周晓东旁边的唐嫣此时也是忍不住看了李俊山一眼,后者她是第一次见到真人。

  周晓东在开会的时候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背地里针对自己男人和公司的中年男人,后者跟这些海外的公司沆瀣一气,委实可恶。

  “这个家伙心甘情愿充当海外跨国巨头公司在国内的代理人,在国内呼风唤雨,狐假虎威,不过他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今后我有的是机会慢慢修理他的。”

  周晓东开口说道。

  像李俊山这样的人在国内能量还不小,他知道想一下子就掐死李俊山不现实的,只能慢慢来。

  说到底,现在还是国内的实体制造业整体实力上比海外国家弱,弄不出更多先进的产品设备和服务能够给为自己销售代理商带来最大利益,造成外国产业大举进军,形成了像李俊山之流。

  像李俊山这些人既然选择了充当这些海外跨国公司的代理人,就说明他们不是具有独立自主高端创新能力的人群,这一点他们自己也是非常清楚的。

  周晓东并没有陷入到对于李俊山的个人仇恨的狭隘情绪当中,他现在要做的是直接要跟李俊山背后的这些国外公司博弈,在斗争中分化削弱这些跨国公司影响力,壮大自身的同时中间顺带打击削弱李俊山和他旗下的胜天集团,慢慢地玩死他。

  竣工仪式后,杨力持此时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下对这座晶圆厂厂房内部进行参观。

  周晓东没有要凑到前面的人群当中的意思,不过杨力持此时停下脚步,左右看了下,最后在他的脸上停下来,随后招招手。

  见到一众官员朝自己看过来,他笑了笑,随后快步上前走到了杨力持的面前。

  “领*导,您找我有事?”

  “你是这个技术领域的天才,你来给我介绍一下。”

  杨力持笑着说道。

  “好的,领*导。”

  周晓东笑着说道。

  落在后面的李俊山等人此时见到周晓东直接被杨力持给叫过去,然后陪着杨力持往里面走去,眼中流露出颇为嫉妒的眼神。

  在进入出入口的时候,李俊山和霓虹电气集团的代表却是被晶圆厂方面的安保人员给拦住了,不让他们进入。

  “这是霓虹电气集团公司的藤野先生,为什么拦着他和我们不让参观?”

  李俊山此时鼻子都气歪了,怒声道。

  “李先生,按照我们公司的技术保密管理规定,我们没有接到通知可以让你们进入参观的通知。”

  “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吗,把张振宇给我叫出来,我要当面问问他我能不能进去!”

  李俊山此时见到前面的人已经进入了里面不见了,而且这些安保人员采取了人盯人的措施,像防贼一般警惕地盯着他们,他下意识地想到这件事肯定是那个周晓东在搞鬼,心中愈发恼恨。

  在晶圆厂生产线里面,周晓东特意向杨力持介绍了在光刻区正在运行当中的这种沉浸式步进光刻机设备。

  “首长,目前星环科技公司公司研制的这套以汞灯作为光源的光刻机设备已经可以使用了。”

  周晓东此时向杨力持介绍着这几台光刻机设备。

  他旗下的多家公司承担了研制光刻机关键系统部件的研制项目,有专门的技术部门,不断地对光刻机关键系统部件进行技术攻关,星环科技公司公司也是不断地进行各种系统部件的技术升级改进,不断地解决掉自家光刻机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故障问题,基本上几个月的时间就会对设备进行一次小幅度的升级改进,现在眼前的光刻机设备差不多已经进行了两次升级,使用起来已经变得顺手了。

  周晓东对于光刻机的研制中强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持续进行小幅度的升级改造,在自身已经掌握的技术基础上稳步地在各种子系统部件上导入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工艺,最主要的是设备用起来顺手,能满足晶圆厂生产线自身的实际需求。

  这座新晶圆厂目前只少量采购了几台康尼精机的光刻机设备来搭配自家的光刻机设备来使用,以自家的光刻机设备为主。

  “好呀!”

  杨力持此时看着眼前这几台光刻机设备大喜道。

  能在晶圆生产线当中见到国内的光刻机设备参与到生产过程,确实让杨力持心中大为高兴。

  他的眼光在周晓东和张振宇以及姚同文脸上扫过,开口说道:“我听说这条生产线建设没有花多少钱?”

  周晓东笑着说道:“这条生产线设备不少是我们买回来的二手设备,技术团队对这些设备进行了修复部分的升级改造,把部分六英寸的设备改造成了八英寸的设备,这些设备改造后还能用上个很多年。”

  “另外我们自己也针对自身掌握的工艺技术重新设计了一些工序环节需要的设备,节省了相当大的一笔开支。”

  周晓东此时看了姚同文和梁运来等人一眼,笑着说道:“这座晶圆厂得到了来自国内上上下下的大力支持,我们用最少的钱建成了一座国内最先进的晶圆生产线。”

  “好,很好!”

  杨力持高兴地点头道:“你们为国内的晶圆厂建设树立起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呀,就应该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地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你们不靠国外技术同样建设起了这么一条晶圆生产线,为我们国内的半导体产业争了一口气!”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张振宇和鹏城市以及省里的这些官员都是满脸喜色。

  这座晶圆生产线可以说是按照周晓东的一些想法建立起来的,自主性非常高,并且实现了国内零点二五微米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并且是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芯片工艺技术,代表着目前国内最高的半导体工艺技术。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芯片制程工艺也就是零点二五微米,这座新落成的晶圆厂让国内的制程工艺连追几代,并且实现了小批量量产。

  杨力持对此那自然是相当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