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阿琅 > 119,中毒
  大雨骤然而停,无论宫中,还是城外避难的百姓,对于这样大的动静无不心中存有怨怼。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指不定想做什么呢。”

  这是淑妃第二次这样说了。

  见到雨停,顿时站起身来,要出了布架子,“好了,好了,没有雨了,可以回宫了?”

  七皇子立刻拉住她,“母妃,父皇没有令下,咱们还是呆在这里为好。”

  淑妃冷哼一声,刚要说话。

  七皇子面色一僵,往外四下张望,“好像有什么声音……”

  淑妃把他的手一甩,更是心头生恼,一双凤眼往上一挑,唇角也衔着一抹冷笑,

  “你的心是好的,想要讨你父皇的欢心,只是……”

  淑妃的话没说话,就听扑棱扑棱的,是鸟雀扇着翅膀,惊飞向天际。

  城外百姓避难之处感受更强烈些。

  草木鸣响,前俯后仰,大地震撼摇荡,更有声如雷,叫人悚然惊心。

  百姓们哭哭嚎嚎,声音尽数淹没在一片轰隆声中。

  这一刻,他们明白,会和官府会将百姓们转移到这空旷的郊外。

  这是地龙翻身啊!

  百姓心中是一片庆幸。

  也就是顷刻间的事,转眼就是风停树静,只留下一片狼藉和惊呼不定的呼叫。

  再看四周,断枝碎叶飞得空中到处都是,地上是站不稳当,歪歪斜斜躺了一地的人,一个抵着一个,一个叠着一个,好不狼狈。

  惊慌过后,却多是有着避开天灾安然无恙的幸运。

  城中百姓的住宅如何还不知道,宫中的屋舍牢固,也有很多的地方屋瓦被震塌。

  皇帝怕再出什么事,不得已把商议朝政的地方诺到外面,改为露天办公。

  前有韩贼的事情,今日参与宴请的大臣并未放出宫,就连女眷,如今也是被分开安置在布架子下。

  大臣们正说得是热闹,你一言我一语的,各个面红耳赤,激动不已。

  能不激动吗?

  大周建朝以来,几百年间,地龙翻身之事时有发生。

  唯独上次和这次,百姓均是避开了。

  虽说屋舍该塌还是会塌,可没人没事儿啊。

  这会负责统计伤亡查探情况的官员已经布置下去。

  这会倒是对御林军挨家砸门赶人的事情,有了个交代。

  就连在场的大臣们,这会也忘记了之前被御林军砸门生出的怨怼和私下的嘀咕。

  齐齐跪在地上,高声大呼陛下英名。

  皇帝懒得听他们拍马屁,冷哼一声,

  “都给朕闭嘴,现在是叫你们说这个的?道路疏通,屋舍重建,安抚百姓,样样都迫在眉睫。”

  “你们居然还有闲心在朕跟前溜须拍马,真是好一群不知所谓的狗官。”

  狗官们……

  皇帝这还是骂的清的,有时候骂得更狠。

  有那跟着皇帝一起,见过布架子下相拥的两个人,心头庆幸,更是感激。

  清河郡王看起来不近人情,可真是用自身来保全他们呢。

  皇帝扫了眼下头,目光凌厉,满含警告,

  “行了,该商量的商量完了,领了任务的都给朕把脑子带上,动作干脆利落些,谁若是在这个关键点搞出什么乱子来。”

  “刑部大牢的空屋子还很多。”

  下头大臣立刻收起心中的庆幸,正了正神色,恭声应喏,各自散去安排诸多事宜。

  阿琅在布架子里的床上躺着,萧珩被叫走了,宝珠郡主和萧令昕两人摸了进来。

  把刚刚外头的事情说了一遍给阿琅听,

  “外头好些个布架子都倒了,没压着什么人,你这个,珩哥走前不放心,让人在外头压着呢。”

  又把陛下对韩家,还有韩明珠等的事说了一遍,

  “韩明珠被你踢了那一脚,人醒来后,虚弱的爬都爬不起来,被陛下关到大牢里去了。”

  “秋后问斩,朱红批下,再不更改。”

  “韩贼是死了,不过韩家会怎么倒霉现在陛下没空理他们,韩明珠反正就是个死字。”

  宝珠郡主点点头,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阿琅,突然哼笑一声,

  “好你个琅琅,和珩哥什么时候有一腿的?”

  萧令昕原本觉得宝珠郡主说的也忒难听了,什么叫有一腿。

  这坏太容易让人想歪了。

  阿琅觉得有些犯难,这‘什么时候’委实难以回答,若说两个人的渊源那可就久远了。

  自己什么时候动的心思?萧珩又是什么时候动了心思?嗯,回头可以好好问问他。

  看阿琅脸上挂着笑,不知在琢磨什么,宝珠郡主催她,“说呀,说呀。”

  阿琅清清喉咙,“情这东西,实在是很难说起于何时,等人发现,早已入心蚀骨。”

  宝珠郡主和萧令昕对看一眼,又纷纷嫌弃地朝对方翻了个白眼。

  两人从前不对付,不过是在阿琅面前消停些罢了。

  不过,这会两个人心头都是同一个念头,咦,没想到阿琅这样一个人,竟也是如此的……额,有点味道……

  看两人这个样子,阿琅忍俊不禁。

  萧珩和阿琅那一抱,宝珠郡主和萧令昕能够仗着和阿琅的情谊,这样当面的问出来。

  还有许多人,比如皇帝,皇后,裕王妃,陈夫人他们,碍着天灾和韩贼这个人祸,不好在这个档口揪着两人到跟前问话。

  私底下,还是免不了嘀咕。

  “不错不错,我一直在想,琅琅也不知道哪家孩子能够配得上,将来也好去见阿雪。”

  “那时还想要是阿珩和琅琅做夫妻必然是极好的,毕竟阿珩都已经二十多了。”

  “您啊,就放宽心。”裕王妃宽慰皇后,“这两孩子都是好孩子,阿珩那脾气,不近人情,只怕咱们一插手,反而坏了事,这事得耐心。”

  “是啊,是啊。”陈夫人在一边道,“娘娘,您想想,这事儿,阿珩什么时候这样关心一个人过。”

  “这就快了,别急,这事儿千万不能急,跟当初咱们在战场一样,要耐得住,得等他掉进来,把套儿踩实了。”

  皇后有些迟疑,这套儿,要下得等皇上去下,她是不要做这样的事情的。

  没得在阿珩面前没了好形象。

  反正陛下也没少做这样的事儿。

  当年之南和阿雪不就是陛下撮合在一处,阿雪起先还不乐意呢,后来和之南也是好得和一个人似的。

  她长叹了口气,这可真不是个好时候,地龙翻身,韩家的事,还有宫外,那韩贼布置的棋子,还没找到……

  若真是水源被下了毒,上京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哎!好!这事儿先放着,索性琅琅还要养一段时间的伤。”

  裕王妃和陈夫人想到如今宫外的情况,也是长长叹了口气。

  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的记忆。

  只盼着一切灾厄都快些过去才好。

  议政殿外,皇帝坐在椅子上,“外头可有新消息来?”

  “地动已经停止,好在损毁房屋不多,但伤亡有几人,这会人都还在城外,约莫下晌会回城。”

  “吏部已经抽调人员细查真实的伤亡人数,以及派发米粮。”

  萧珩递上折子。

  皇帝看完说道,“户部那边让可靠的人去,吏部的话,你再找几个人等朕斟酌。”

  根据韩贼死前录下的单子,各个衙门大大小小被拢在一起的官员不在少数。

  现在暂时还腾不出手来收拾这些人,又不能光看着不给干活。

  于是只能挑一些可靠的去做重大的事情。

  “这当口旁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的去信任,倘若有个谎报虚报,回头那烂摊子还得朕来收拾。”

  “此外朕会下旨意,免去上京百姓三年赋税。”

  萧珩领了旨,又道,“原本今年秋是要加开恩科的事,不知陛下考虑的如何。”

  “让礼部和国子监去办。”皇帝伸了伸腿,想了想,“就按照从前秋闱的日子。”

  两人一来一往,说着朝堂的事。

  说完朝堂的事,君臣俩说到南疆的事儿。

  原本南疆王是要借着皇后的生辰宴对大周发难,但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则是自己帮着大周找到了一直隐匿朝堂的蛀虫。

  更何况,南疆使者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南疆王心里比谁都清楚。

  没有证据就上去质问,那就等于等着被打脸。

  事实也确实脸被打的啪啪响。

  大周上京发生这样的事情,很是让南疆王遗憾。

  他遗憾的可和大家想的不一样,若是此刻他不是在这里,而是在边境,趁着这个机会攻打大周。

  说不定大周自顾不暇时,已经被他连下数城。

  只是,等了半日,没听到外头有什么大动乱,他就知道大势已去,还是老老实实的和谈。

  马价文书还没签订,就是因为他不想压价。

  这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他就更加不会压价了。

  皇帝和阿珩正在商讨时,南疆王不请自来。

  他拿着契约书,马价是不可能再降了,就算带不走韩明珠,至少可以讹上大周一大笔银子。

  总算不亏。

  而且此番他们带来的人手,光是这些人在上京的开销都不是小数。

  再者经过之前一系列的事情,大周肯定不希望他们继续耗下去,以免再生事故。

  所以南疆王觉得还是有底气跟大周讨价还价的。

  萧珩听他说完就道,

  “马价不但要降,还要大降,否则,这契约就不能签订了。”

  “倘若王爷一定要让我们大周接受这条件,那么至少也得改改,改到让我们心服口服,心甘情愿掏银子才成。”

  “而且大人若是执意不从,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马你们当初怎么带来,就怎么带回去。”

  “那我就只好继续留在上京等商议好再离去了。”南疆王深深地望了萧珩一样,遗憾地对皇帝摊摊手。

  皇帝默而不语,萧珩则是轻笑一声,

  “哦?王爷不会以为整个北地草原只有你们有马卖?”

  南疆王变色,“怎么,清河郡王这是要代表大周同我们南疆绝交吗?”

  他转头去看皇帝,“陛下,是这样吗?”

  “我们的人死在贵国,都还没给出个结论,你们就这样和谈的吗?”

  “大周泱泱大国,虽然我们是战败了,可这样就有些不好看了。”

  皇帝仿佛木偶人,继续默而不语。

  萧珩原本靠在椅子上的二婶子,坐直,望着对面,

  “王爷觉得拿捏我们大周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他轻轻击了下桌面,从边上的围栏后有侍卫押着几个人过来。

  南疆王脸色聚变,身子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除去那个马狱卒,还有花魁红线,以及从南街十三巷抓到的魁梧大汉。

  几个人被捆着,站在一处,到了皇帝御案不远处,被侍卫踹着膝盖跪了下去。

  萧珩道,“这个,当初曾经被贵国俘虏过的军士,这是怜香楼鼎鼎有名的花魁娘子,这是首饰铺的掌柜,这是……”

  萧珩一一的介绍过后,“王爷不问问为何他们几个会在我们手里吗?”

  南疆王咬牙望着他,“你什么意思?这是公然瞧不起我们南疆吗?”

  “先别忙着激动。”萧珩站起身,“你说是瞧不起吗?那就姑且当我瞧不起。”

  “不过是给王爷介绍几个人,怎么就瞧不起了?还是说,王爷对这些人的身份是心知肚明。”

  “因为这就是王爷安插在我大周的暗探,你指使他们在我朝窃取机密。”

  “如今,人被我们抓个正着。”

  “不知道王爷是哪里看出来我们是瞧不起你们的?”

  南疆王震惊,“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我指使他们的?”

  “那王爷又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没有窃取机密?”

  萧珩斜睨着他。他摆出几张按过指印的纸送到他的面前,

  “这是红线,马狱卒对于他们受你指使前往上京窃密的供词,王爷过过目?”

  “挺详细的,比你那马价的契约可还要详细的多呢,王爷不看可惜了。”

  萧珩慢条斯理地指着最上面那张供词。

  南疆王额上有了细密汗珠,他望着萧珩,忽然觉得面前的这个男子,不愧是少年成名的沙场大统领。

  竟然如此的不好对付。

  “你们这是捏造逼供!”南疆王怒道。

  撑在桌案上的萧珩回头去看他,

  “是么?不如咱们把这些东西都公布出去,看看其他各国的反应,再看看到底谁丢的脸更大。”

  南疆王看了看几个被抓住的暗探。

  花魁红线和马狱卒原本是一对有情人,因为马狱卒家中情形不好,而花魁红线家中富得很,家中的长辈自然是不愿意他们在一起的。

  马狱卒愤然之下,进入军中从军。被俘后,南疆王花了好大的力气才让他同意回到大周后收集消息传回南疆。

  红线一直未曾嫁人,一心想要找到的就是马狱卒。因缘巧合下,被土匪给捉了,又被齐掌柜给救下。

  上上京地广人多,说不定就有哪个人曾是军中的,见过马狱卒呢?

  于是她心甘情愿地跟着齐掌柜上京,用自己的魅力做了花魁娘子,把一个暗门子做成上京男人大多数都想去花钱的销金窟。

  更是她心心念念想要找的人给找到了。

  此后,红线用她的优势,帮着马狱卒收集了许多的情报,并送到南疆去。

  萧珩的话把南疆王给问得哑口无言,好像个孙子一样。

  他是不敢再说马价的事情了,

  “南疆王,贵国战败,想要和谈,我们大周有风度,有礼仪,并未对此乘胜追击。”

  “没想到你们竟然如此的阴奉阳违,言而无信,意图不轨,我们大周并不欢迎你们这样的人。”

  皇帝终于开口,缓缓地说道。

  南疆王瘫坐在椅子上,就听皇帝继续说道,

  “南疆王,还请你好自为之。”

  皇帝的这句话,基本就猜出了一些端倪。

  让南疆王私底下不要再做小动作。

  同时又下旨兵部,着增加西北辽东驻兵,同样严查进出关的南疆人。

  这次,南疆可谓是吃了个哑巴亏了。

  阿琅在宫里养伤,宝珠郡主和萧令昕就每日进宫来陪伴她。

  这日,宝珠郡主就兴奋地告诉阿琅这些事情。

  同时兴奋地和阿琅比划,“明日他们就要滚出上京,陛下看样子是一刻也不想让他们再呆下去了。”

  阿琅听了自然也是高兴的很。

  这个样子,大周对上南疆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之后几日不断有新的消息。

  南疆王一行定于明日一早离京,马价以朝廷提出的价格合理签署。

  至于失去的那个南疆使者,南疆王是问也都不敢问了。

  走的时候,是礼部官员去送的,自然也还有朝廷派遣的侍卫随行。

  基本上没有什么动静传过来,以至于阿琅想起这件事时已经是翌日下午。

  韩贼布下的棋子还没找到究竟落在哪里。

  人还在四处暗查,韩贼的事情被封锁起来,所有人的注意力仿佛都关注在地动这件事上。

  暗处,一点也没放松,四处查探。

  而阿琅还想找到顾婉妤。

  是的了,顾婉妤还活着,运气简直逆天,那样的境地,还有人救。

  会不会这个棋子就是顾婉妤本身。

  毕竟,会制毒的也只有她了。

  上京只差已经被掀了个底朝天,就连功勋王侯府上都已经查过。

  韩贼会把她安置在何处呢?

  这日,阿琅正在吃药,青柠走进来,一脸的惊慌,

  “郡主,不得了了,听说城内有百姓无缘无故地死去,七窍流血……”

  这是中毒啊,难道说韩贼伏诛的事情传出去了?